易被忽视的儿童泌尿道感染

时间:2022-09-21 11:36:51

易被忽视的儿童泌尿道感染

儿童泌尿道感染是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炎的儿科常见疾病。泌尿系感染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因其症状常不明显,家长很难察觉,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转成肾炎,甚至肾功能衰竭。

1岁以前男宝宝比较容易患此病,其感染率约为女宝宝的3~4倍;

1岁以后,因为女宝宝的尿道较短、离口较近,女宝宝的感染率会大大提升,是男宝宝的10倍。

分龄对症自查

儿童以急性尿路感染为多见,其表现不像成人典型,其症状变化多端,不同年龄有不同表现:

新生儿宝宝患病时,轻者可无任何症状,仅在尿培养时有细菌生长;重者可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面色灰白、易激惹或嗜睡,还可表现为黄疸、惊厥或消化道症状等。

幼儿患病时,全身症状明显,表现有发热、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精神差、尿频、尿急、小便时哭闹等症状。

年长儿患病时与成人表现差不多,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等。

预防7法则

如果家长们在照顾宝宝时多注意细节,就可让宝宝免受泌尿系感染的困扰。预防儿童泌尿系感染,爸爸妈妈要做到以下几点:

法则一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平时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改善机体的防御功能,消除各种诱发因素,预防和治疗各种肠道疾病和传染病,彻底治疗绕虫病。

法则二 选用棉质尿布

婴儿尿布应选择柔软透气性好的棉质尿布,勤换干净尿布,便后要清洗臀部,保持会清洁干燥。

法则三 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

给宝宝洗澡时应先从干净部位开始,最后洗脏的部位;女宝宝不宜盆浴,以免污水侵入尿道,引起感染;小宝宝与大人衣物应分开清洗,宝宝用的毛巾、脸盆也应和成人分开使用;对年龄稍大的女宝宝,可教她在小便后使用手纸,抹试或清洗时应从前向后擦洗。

法则四 清洁私密女有别

给女宝宝清洗私密部位时,应先从中间向两边清洗,再从前向后清洗,一定要将清洗干净,大便中的细菌最容易在褶皱部分积存;给男宝宝清洗是,应将包皮翻开清洗干净,以免污垢藏在包皮下而引发逆行性感染。

法则五 培养生活好习惯

平时应让宝宝多喝开水,勤排尿,冲洗尿路;有尿意时,告诉宝宝不憋尿,养成及时排尿的好习惯;每晚临睡前排空膀胱,防止尿液在膀胱里滞留过长时间,引发细菌繁殖;饮食宜清淡,少辛辣刺激。

法则六 不穿开裆裤

宝宝在不用纸尿片或在1岁后,便可以开始穿小内裤。宝宝们喜欢席地而坐,如穿着开裆裤,就会给细菌、霉菌及滴虫等侵入造成可乘之机,从而引起感染。

宝宝穿上小内裤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外伤。男孩可以防止拉链伤或意外损伤,小女孩可以防止阴道异物。有的宝宝因为好奇,很有可能将一些异物如花生米、小石头、筷子等塞进阴道里而引起阴道损伤,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喜欢探索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手指、脚趾、肚脐等,宝宝同样也会对他的生殖器官感到好奇。穿封裆裤可以防止宝宝用手触摸自己的生殖器,避免感染。

法则七 为宝宝挑选健康舒适的内裤

大小――小内裤需宽大舒适,不能选择太紧的内裤,尤其是女宝宝的内裤更不能太紧了。如内裤穿得太紧,易与私密部位产生频繁的磨擦,使这一区域污垢如、阴道分泌物中的病菌进入阴道或尿道,而引起泌尿系统或生殖系统的感染。

颜色――最好给女宝宝选择浅色内裤,便于家长观察异常情况:如内裤上出现了发黄的结痂或是干的小块等分泌物时,都说明是有感染或有过早发育的可能。小便的遗迹往往只是一片均匀的黄色,其他如外阴阴道炎、阴道异物等阴道疾病,也比较容易通过观察内裤上的分泌物来及时发现。

款式――可为女宝宝选择三角裤,便于着装;为男宝宝选择四角裤,因为男孩的运动量较大,穿四角裤不会摩擦腹股沟而引起不适。另外,男孩的小内裤前面应有开口。

上一篇:速递易难解的结 下一篇:起居 饮食 锻炼 按摩4招降服“秋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