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代病”

时间:2022-09-21 11:27:39

直击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代病”

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进行了好几个年头,课改实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改变了以往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几个误区,即出现了所谓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现代病”。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现代病;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140-01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虚化

新课程来了,教学的理念变了。由于个人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对新的教学理念所作出的解说和诠释也不同。在教学目标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有人认为,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既然是生成的,就不能再有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往往会演绎类似如下案例的教学行为:

【案例1】《诺曼底号遇难记》(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1.观看《泰坦尼克号》电影片段,教师让学生描述影片的场景并问学生,假如处于这种场景,你的心灵感受如何。

2.教师要求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然后连问十几个问题,让学生找出有关情节、人物的句子和词语。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又问了十几个问题,找出表现船长“镇定自若”的词语和句子,并分析船长的高大形象和精神,完成板书。

4.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全体起立读描写船长以身殉职的最后4个小节,然后每人对船长说一句话。

5.教师声情并茂的结束语。

这堂课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成了一堆无序的朗读活动简单连接和叠加,表面上非常热闹,实际上学生无须动脑,造成了学习内容乱,学习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在教学目标上陷入行为误区的,不仅仅是教学目标的缺失,起码还有两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且看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2】《叫三声夸克》(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1.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和总特征;

2.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4.体会本文朴实、准确的语言特点。

这里的问题是目标单一,只偏重于认知领域。但即便是认知领域,定位也不准确,直接导致在课堂教学中用说明文的知识来职介课文,同时也失之过泛,几乎什么说明文都可套用,没能明示出本篇课文的特有的学习目标,在陈述上则笼统模糊,学生不知学什么、怎样学。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课程专家崔允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一,教师缺乏目标意识,不知道课为什么要“活”,只有当过程的“活”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时,这种“活”才有意义,否则只是一种“课堂秀”,而不是课堂教学,其结果只能是“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头脑空空”。其二,错把学习方式的变化当作课改的唯一目标。尽管变革学习方式本身有时就是目的,如研究性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方式都是目的,方式本质上还是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其三,教师在培养与训练阶段学习最多的是内容分析,而不是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研究。因此,在还没有弄清“为什么教”或者“教之后,学生到底得到什么”之前,就把全部精力放在所谓的内容分析活者活动设计上,在教学中自然很容易走偏方向。

二、热衷于烦琐分析,人为地将易于理解的教材艰涩化

这些年,中学语文教学颇为崇尚对文章的层次分析,直至对原来无深意的字句硬是挖掘出微言大义,把本不难理解的教材分析成“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麻。似乎非如此则不见功夫。这里试举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一段为例。该段有一句“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由于这段话很平实、明白,没有生字,教师只需让学生明白开花让他有兴奋的感觉,然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惊喜传达出来即可,不必作过多的分析。但若照时下繁琐分析的套路,这句话分析至少得分四个步骤进行:一曰:“浓缩”,即要求学生把这句话的主要词语“浓缩”出来。二曰:“类比、逆向思考”,即要求学生“类比”出“笑”和“嚷”的区别,并据此作莫名的“逆向思考”。三曰:“剖切”,及要求学生将这句话“剖切”成上半句和下半句。四曰:“聚敛”,即要求学生对已经被“剖切”的两部分再找“闪光点”,如还有哪些行为表现能体现这种心情,并以此为所谓的“闪光窗口”,“辐射”开去,从而在心中“泛起”所谓的“一波涟漪”。据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繁琐分析是怎样认为地把平实的语句变成艰涩。这样的分析,咋看起来教法是“创新”的,课堂十分热闹,但仔细审视,就不难发现其华而不实。“逆向”、“闪光”、“辐射”,不仅无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会把学生的思路搞乱,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有使学生望文生畏。脱离实际的“创新”,人为地制造深奥,这不是教法的改革,而是浮躁的表现。

三、认为多媒体教学就等同于现代化教学

有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喜欢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以为这才是现代化教育,这才是新的语文课程改革。有些人上语文课,往往把有关作家的简介、写作背景等文字资料制成幻灯片,放映到屏幕上。一般说来,这些资料文字比较多,密密麻麻,坐在后面的学生往往看不清楚;有的把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可如果音量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有的教师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在许多“观摩课”上,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却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有的只是“绣花枕头稻草芯”,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有的教师授课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如果这样,则同样是满堂灌,是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落后的语文教学。

四、由知识的“满堂灌”走向形式上的“满堂问”

在课改实验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存在,遗憾的是,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的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做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

这种“满堂问”教学,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设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是一方强引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是与新课程中阅读对话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博大而精深,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去实践,寻找出能够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语文教学方法。

上一篇:中考名著阅读命题趋势及复习策略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