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曹植墓形制初探

时间:2022-09-21 09:09:42

[摘要]东阿鱼山风水极佳,是曹植晚年寄情之地。东阿曹植墓与同期墓葬相比,规模较小,形制似不符其王侯身份,这与曹魏时期普遍实行薄葬、防盗及曹植后期经济状况较差有关,也与墓葬曾遭毁损不无关系。东阿曹植墓应为真实曹植之墓。

[关键词]东阿鱼山;曹植墓;魏晋墓葬

[中图分类号]K928.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4-0028-02

曹植(192~232),字子建,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他“生乎乱,长乎军”,从小就聪颖不群,学识渊博,文采绝伦。但他任性而行,饮酒不节,使其争太子失败,后半生迁徙流离,愤懑不已,虽七步成诗,然“抱利器而无所用”。232年,曹植去世,谥号“思”,意为追悔前过,世称陈思王。第二年,其子曹志遵父遗嘱归葬其于东阿鱼山。千百年来,曹植墓吸引众多文人学士凭吊,留下许多名篇。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墓前大明弘治八年(1495)山东按察司洽阳九皋子用章草狂书的一首七律碑刻,诗曰:“人才三国数谁良,子建于曹独有光。七步诗成名盖世,千年冢陷骨闻香。鱼山西麓斜阳老,胶水东阿衰草荒。今日我来寻掩处,精灵安妥花徨。”近来,随着曹操墓真假的辩论,曹植墓真假之争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一、曹植墓现状

鱼山,为泰岱余脉,海拔82米,占地1000余亩。曹植墓依山营穴,封土为冢。1951年6月,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发掘。1981年、1986年,地方两次对曹植墓进行维修、恢复。1996年11月,由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曹植墓墓室为砖结构,大致成东西向,平面呈“中”字形,由外甬道、前室、后室组成,被列为魏晋时期青齐、兖、徐地区的典型墓葬。该墓全长11.40米,前室最宽为4.35米。甬道长2.20米,宽1.47米,高2.24米,券顶、甬道口用砖平砌封堵。前室呈方形,边长4.35米,高4.80米,大跨度拱券顶。后室长2.20米,宽1.78米,高3.31米,券顶坍塌,无后壁。棺木放置于前室中部,已腐朽,从椁迹上观察,应为单棺。棺内铺垫三层,下层为厚约3厘米的木炭灰。中层为豆粒大的朱砂,上层为剪成日、月、星形的云母片。尸体安置在云母片上,已腐朽,仅存部分骨骼。随葬器物摆置在棺木左右两侧,左侧是陶井、陶车和陶鸡、鸭、鹅、狗等家畜家禽俑;右侧则是灶具和餐具,如陶灶、陶案、陶壶、陶罐、陶盆、陶耳杯等,另外,还有玛瑙坠珠、玉璜、石圭、石璧和铜铺首等共有132件。1977年3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又在该墓室前门道高约3米处的墓壁发现一刻铭砖。该砖三面刻有铭文,曰:“太和七年三月一日壬戌朔十五日丙午兖州刺史侯昶遣士朱周等二百人作毕陈王陵各赐休二百日别督郎中王纳主者司徒从掾位张顺。”“太和”为魏明帝曹睿的年号,“陈王”为曹植生前最后封爵。砖铭称“太和七年”, 盖因本年二月明帝始改元“青龙”,曹植墓穴三月方竣工,造墓者不晓而延称太和年号。

二、曹植墓真假之辨

现在有记载的曹植墓共有三处。一处是河南淮阳城南三里之“思陵冢”。 232年二月,曹植“以陈四县被封陈王,食邑三千五百户”。当年十一月,卒于此,留“思陵冢。”根据文献记载,曹植死后由此迁葬到东阿,此处留下的是衣冠冢。另一处即河南通许县七步村曹植墓。该墓存在众多疑点,发现时代晚,最早发现在明成化年间,墓侧有一很长隧道。具体墓葬形制、陪葬物都没有记载,更多的文献是讲修了曹植祠。这种墓葬结构不符合汉魏时期墓葬特点,之所以在七步村出现,笔者认为原因是魏晋后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在文学史上地位突出,受到更多人的敬仰,加之其七步成诗的故事家喻户晓,曹氏后人(七步村居民多数姓曹)为便于祭祀而修建衣冠冢,甚至仅仅是曹氏家族祠堂而已,所谓的墓葬可能仅是附会,与曹植没有关系。

与以上两者相比,学界公认东阿的鱼山墓为其真正的墓冢。其原因在于:

第一,文献记载确切。《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载:“初,植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 晋代地理著作《述征记》载:“鱼山临清河,旧属东阿。东阿王曹植每升此山,有终焉之志。植之所游,池沼沟渠悉存。既葬于山西,有二石柱犹存也。”墓区内隋代的《曹植墓神道碑铭》载,北齐皇建年间(560~561),曹植的第十一世孙曹永洛奏请孝昭帝恩准,在鱼山“复兴灵庙”、“雕镂真容”。以上都属于早期文献,对曹植墓的记载应该是客观真实的。

第二,出土的文物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在该墓发掘出土的铭文砖,是曹植墓毋庸置疑的证据。该墓随葬器物、葬俗也符合当时的特点。曹魏时期,墓葬习俗基本沿袭汉末但有所简化。曹植墓依山营穴,出土的器物主要是一些实用器皿和冥器,这些陶器都属于典型器物。

第三,东阿乃曹植晚年寄情之地。曹植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但受到了其兄曹丕的防范、排斥和打击,多次被贬,甚至险些丧命。黄初四年到太和三年(223~229),曹植被封到河南雍丘(今杞县)、浚仪(今开封县)。期间,曹丕去世,曹睿即位,曹植认为能够改变自己状况了,提出了不少治国之道,要求为国家做点贡献,因曹睿猜忌之心过重而作罢。皇帝换了,曹魏王朝控制诸王仍十分严厉。封国小,地方穷,户口少,所谓“子弟王空虚之地,君有不使之民”。由于曹魏王朝控制诸王如此之严,因此,曹植一直生活在郁闷之中,对前途感到“怅然绝望”。

太和三年到太和六年(229~232),曹植被封为东阿王。关于被封为东阿王的原因,曹植在其《转封东阿王谢表》中写道:“太皇太后念雍丘下湿少桑,欲转东阿。”而当时的东阿“田则一州之膏腴,桑则天下之甲第”,比较富裕,因此,转封东阿算是很大的照顾。

虽然生活状况有所改观,但这时的曹植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期间,太和四年(230)六月母亲卞太后的去世,对他精神刺激甚重。曹植之所以能苟延残喘,全赖卞太后的庇护,最亲近之人离开让曹植痛不欲生。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在政治与生活上遭受种种挫折和失意,身体状况也与日俱衰。《太平御览》卷376摘引《魏略》记载:“陈思王精意著作,食饮损减,得反胃病。”在诸多不幸面前,曹植已经不再有施展政治抱负的幻想,转入了对神佛思想的迷恋。在任东阿王期间,他写了大量的游仙诗,诗中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使他的人生烦恼得到了暂时的解脱。曹植还曾研修佛教,《三国志补注》引《异苑》中载:“陈思王尝登鱼山,临东阿,忽闻岩岫有诵经声,清遒清亮,远谷流响,肃然有灵气,不觉敛衿礼敬,便有终焉之志,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植依拟所造。”可以说,经过多次迁徙之苦,在东阿期间的曹植已经感到身心憔悴,日薄西山,加之鱼山风水极佳,因此,“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可没想到的是,太和六年(232)二月他又被迁封到河南陈县,十一月去世,年仅41岁。

三、曹植墓形制初探

曹植墓与同期墓葬相比,因其墓园规模较小,形制不符王侯的身份,不少人对其真伪仍存有疑议。多数人认为其形制简单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曹魏时期流行薄葬。东汉末年,战乱频繁,国力空虚,薄葬渐渐兴起,至曹魏建国,遂将薄葬作为国策施行。《三国志・魏书》记载,曹操生前曾下令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死前又遗嘱“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曹丕子承父制,丧事亦从俭,其所作《终制》说:“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圆邑,通神道。”明帝亦遵奉之。因此,曹植也应礼遵薄葬。

第二,曹植后期经济状况比较差。曹植在其《迁都赋序》中说:“余初封平原,转出临淄,中命鄄城,遂徙雍丘,改邑浚仪,而末将适于东阿。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可见,当时曹植不仅政治上受到压制,经济上也很潦倒。由于经济窘迫,墓葬形制只能从简,因此,这一规模是合理的。

笔者认为,以上说法并不能完全解除对该墓真实性的疑虑。其一,曹魏流行薄葬原因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东汉末期盗墓盛行,一定程度上有防盗因素考虑。因此,薄葬主要体现在不封不树、不葬贵重品、不设地上建筑,“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 曹魏对汉代厚葬之风的变革,简单地说是对汉墓的简化,但这种简化并不意味着简陋,仍然要遵循一定的礼制。从发现的安徽亳州曹氏家族墓群以及魏晋时期诸城等地出土墓葬看,多为砖石结构的多室墓,一般具有前室、后室,有些有耳室。

其二,曹植墓的建设与其经济状况关联不大。从出土的铭文记载看,该墓称“陈王陵”而不是“陈王墓”,修筑工程由兖州刺史派人修建,属于官方出资建设,应该遵照当时的礼制规定。再者,200人参与修墓15天,并且工程完毕后赐休200日,说明工程规模应该不小。

从以上分析来看,曹植墓的结构确实不符规制。但仔细观察,发现有迹可循。一是前室中部棺木摆放不合情理,按照“前堂后室”的葬俗,棺木一般放置在后室,而不是前室;前室前要有斜坡墓道。二是现有后室无后壁,不合情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有可能是遭到了破坏。隋代的《曹植墓神道碑铭》载,由于时代久远,该墓“兆茔崩沦,茂响英声,远而不绝”,说明该墓很早就遭到损毁。笔者认为,曹植墓现存只是墓葬部分结构,实际不是坐东朝西,应是坐西朝东,参考同期墓葬形制,应呈双“中”字,现存前室应该是墓的后室,前甬道应是耳室(或龛),后室应为连接前后室的甬道,真正的前室和墓门遭损缺失。这样,曹植墓形制结构就完全合乎规制了。

[参考文献]

[1]刘玉新.山东省东阿县曹植墓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9,(1).

[2]李梅田.魏晋南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社,2009.

[3]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殷立森.聊城文化遗产大观[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论古代玉器蟠螭纹的演变 下一篇:系统操作远离恶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