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古代玉器蟠螭纹的演变

时间:2022-08-15 05:24:16

浅论古代玉器蟠螭纹的演变

[摘要]蟠螭纹自战国时代出现,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中延续了2000多年。不同历史时期,蟠螭纹在玉器中表现出不同的形象构图和纹饰变化,反映出2000多年来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发展和变化。所以,研究和探讨古代玉器蟠螭纹的演变,在今天仍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古代玉器;蟠螭纹;审美观念

[中图分类号]K87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4-0020-03

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龙生九子之一。《说文・虫部》有释:“螭,若龙而黄,北方为之地蝼……无角曰螭。”其形盘曲而伏者,称蟠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图腾,中华民族也被世人称之为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精神和文化早已经深深渗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

在6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华文明的曙光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先民们就无不对龙顶礼膜拜。在出土的文物资料中,有8000年前辽宁阜新查海的玉猪龙、河南濮阳出土6500年前的蚌壳龙等。自此之后,龙的形象无论是在陶器、青铜器、玉器上都无处不在。

作为龙家族的一员,螭是龙生九子中最小的小弟(老大囚牛、老二睚眦、老三嘲风、老四蒲牢、老五狻猊、老六、老七狴犴、老八负、老九螭吻),它的形象出现在龙之后,应该是在龙山文化与夏之间。虽然说龙和螭为同一家族,且都是以蛇身为基调而成形,但二者的头部却截然不同,实际上螭的形象更像壁虎,所以,也常常被称为“螭虎”;又因身体盘曲似蛇,所以也有称其为“螭龙”的。据目前的资料,迄今所知,最早在玉器上出现蟠螭纹的时代是战国。汉代是蟠螭纹在玉器上发展的最鼎盛时期,蟠螭纹也是在汉代才基本得到定型。自此之后,蟠螭纹在玉器上历朝历代都有所表现和发展。

一、战国玉器上的蟠螭纹

战国时期的蟠螭纹(见图1、图2)尚未完全定型,属于早期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蟠螭的形象较为多变,但基本都是以蛇身为基型,有一首双身形、身饰鳞纹形、身饰绞丝纹形,有三足者,也有四足者等。但无论是哪一形式,其躯体基本都呈盘曲状。较为共同的特点是头部多为桃形,类似猫头,眼睛大,多呈椭圆形,眼角上挑,眼尾梢有细长阴刻线,以极细的双阴刻线表现眼眉。粗颈,尖嘴,大鼻子,大多数耳朵似猫耳,呈方圆形。尾部与身体连成一体,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身上的纹饰装饰都是用细阴刻线来表现。最为典型的一个特征是在螭身上常常有以细阴刻线装饰的茄形水滴,再配以绞丝状尾巴,使得蟠螭纹的形象更为活泼灵动。

二、汉代玉器上的蟠螭纹

汉代是玉器上的蟠螭纹发展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蟠螭纹大量出现,工艺水平日渐提高,蟠螭的形象也更趋完美和成熟。

汉代蟠螭纹的头部基本保留了战国时的轮廓,但是其身躯却摆脱了蛇的形状,而更接近于虎,更似凶猛的神兽。在中国古代也常以此来形容勇猛的将士的雄姿,东汉班固在《燕然山铭序》中说:“鹰扬之校,螭虎之士……骁骑十万。”汉代蟠螭纹常被装饰在玉具剑等兵器上,也体现了猛士配神器的意思(见图3、图4、图5、图6)。由此也说明蟠螭纹到了汉代不仅在形象上有所变化,而且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也产生了新的意义。

汉代蟠螭纹称其为螭虎更为恰当,它从形象上更接近于虎。其头部由桃形渐渐变方,由图3可以看到,高浮雕的螭虎圆睁双目,颈部粗壮,双肩丰满,四肢粗短,刚劲有力,塌腰翘臀,身躯昂然,双肩隆起,自双肩起一条倒“人”字形脊线贯穿于臀部,更增强了蟠螭纹的肌肉感和力量感。

汉代蟠螭纹的面部略呈方形,窄平嘴,有的眼睛加以方形眼眶,凸现了眼神的威严,耳朵多是圆形直立,偶有尖耳或方形耳。胸部突出挺起,双肩高耸呈倒“人”字形,有时前肢会省略掉一只足,但并不影响螭纹的盎然生机。螭纹的尾巴一般较长,多饰绞丝纹,呈卷云状翻起。另外,汉代螭虎头部或带一角,角的造型各异,有独角也有分叉的歧角。

汉代是玉雕蟠螭纹的成熟时期,蟠螭形象的健壮豪放和激情四射在此时基本定型,这个大轮廓影响了汉以后直至明清时期的蟠螭形象。

三、汉代以后玉器上的蟠螭纹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经济凋零,玉器业衰落。此时期,玉器上的蟠螭纹在继承汉代风格的基础上没有大的发展。从杭州鲜于枢墓出土的玉剑(见图7)来看,其主要风格仍保留汉代遗风,但已没有了汉代蟠螭的盎然生机和灵动。头部略呈方形,上宽下窄,耳朵有东汉特征,相对较高,大眼睛,圆而无神,头后拖一长角,下垂无力。螭身盘曲,四肢圆润,没有了汉代蟠螭那种勇猛、刚劲的神韵。

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封建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然而,唐代也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之后,玉雕工艺朝着写实方向发展,走向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玉器上的纹饰主要是表现大自然中的花、鸟、虫、蝶、飞禽、走兽等,而很少有商、周、秦、汉时期那种显示威严等级和神秘色彩的东西了,盛极一时的蟠螭纹基本见不到了。

宋代,蟠螭纹又逐渐多了起来。如杭州法云弄出土的仿汉青玉三螭拱璧(见图8),其中两螭形态大体类似,四肢分明,长尾飘逸,末端分叉,并且均有一后腿强劲后蹬。而另一只螭虎却只雕琢出了两前肢,自肩以下象在水中游动的鱼儿,没有了两下肢,除了头部以外,更像是自然界中的大鲵。三只螭虎的头部又各有不同,一个是短角上冲,一个是长发代角,而像大鲵的那只又无发无角。三只螭虎的面部也浑然各异,饰短角的那只,倒梯形的脸形,两眼圆睁,无鼻无嘴,两卷云纹耳朵直立,额头两道短粗阴刻线。以发代角的那只,面部更像猫,杏核眼,猫鼻子,两椭圆形猫耳朵直立。无发无角的那只,其脸形极像狐狸,尖嘴宽额,鼻眼不清,两只大而尖的耳朵直立。这三只螭虎的共同点:一是背部都有一条长阴刻线,自肩至尾贯穿下来;二是四肢关节部都饰有阴刻卷云纹。三只形态各异的螭虎游走在玉璧上,相互追逐又警觉提防,显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宋代螭虎整体来讲,头部特征形态各异:一是头部近似方形,前端较窄,尖耳,耳外侧向内卷成螺旋形;二是头略圆,耳尖;三是头部偏长,鼻眼集中于头部前端;四是头部相似于汉代,上宽下窄;五是出现以发代角的情况。蟠螭纹的躯体形态是:肩部呈倒“人”字形,自肩至尾有一道长阴刻线,长尾分叉向两侧翻卷,四肢呈爬行状,蟠螭的小腿上往往装饰有短浅的细阴刻线,背部浑圆,体型较为修长,但已没有了汉代蟠螭纹刚劲的神韵。

元代,玉器上的蟠螭纹也较为盛行,如杭州历史博物馆藏的两件浮雕蟠螭纹带钩(见图9、图10、图11),整体造型多为爬行状,五官集中于头的前部,头形接近于三角形,嘴尖,额头宽,眉、眼、鼻、口集中于面部前端,仅占面部的1/3;脑后多有毛发,呈一绺形飘浮状;耳朵的形状有圆饼形耳、小圆耳,而中部有凹坑;尖耳,耳尖向前边缘翻卷;肩部,有呈“人” 字形耸肩,或者在肩部饰有螺旋纹、及阴刻的火焰纹装饰;自肩至臀有一道长阴刻线,以此长阴刻线为轴心,向两侧阴刻出单线或双线的篦状纹,以示为肋骨;四肢转弯的关节处,装饰有螺旋状的卷云纹;足趾为长爪形,多三趾;尾巴为卷云状,长尾分叉,一长一短,左右分开,并向上翻卷。

明代是蟠螭纹的繁荣时期,从明初到明末,蟠螭纹出现的越来越多,在玉器上几乎到了无处不见的地步。但是自明代开始,在当时人们的思维意识中,蟠螭纹已经失去了其自身神圣的原始含义,不再具有过去那种象征图腾、崇拜以及威武的将士的意义了,而已经变成了较为单纯的吉祥物和装饰物,此种含义一直持续到清代以后。

明代蟠螭纹在玉璧、璧形配饰以及带钩上较为常见(见图12、图13),大多是在玉璧的一面琢以乳钉纹,另一面则浮雕一只爬行状的蟠螭。此时蟠螭的样式也多种多样,以螭头为例,常见的有方斗形、虎头形、兽面形等。此时蟠螭纹的五官多集中于面部的前方,与元代近似。额头多刻有两道月牙形刻痕,脑后有一缕长发呈飘浮状,还有长发上冲的和左右分叉的等情况,有的头顶有角。细身盘曲为爬行状,肩、肘、臀部有阴刻细涡纹。蟠螭的眼睛也是多种多样,有仿汉代的加方框的圆眼、圆圈眼、橄榄眼、长梢形眼、虾米眼等,但多是有眼无神,而绝没有了汉代蟠螭气势威猛的神韵。

从明代直到清前期,还常能见到蟠螭纹装饰的耳杯,多是以向上攀援的螭虎为杯柄,螭虎张口衔着杯沿,螭尾则盘绕至杯底,杯身高浮雕或镂空雕琢各类花枝,也有两三条小蟠螭盘绕于杯身者。

清代的蟠螭纹较为混杂,规律性较少,大体上继承明代风格较多,只是在琢磨工艺方面相对更加细致圆润。蟠螭纹基本上成为一种纯粹的装饰性图案,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整体图案的和谐和平衡。所以,即使是仿汉或是仿战国,也都是只有其形而无其神。

总体来看,蟠螭纹在中国古代玉器上的轨迹延续了2000多年,它从战国、两汉时期倍受人们崇拜的神坛,到唐代以后直至明清逐渐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它即目睹了2000多年来中国古代玉器制作业的兴衰,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2000多年来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发展和变化。因此,蟠螭虽是一种古代神话传说,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实际上也是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研究和探讨蟠螭纹在古代玉器上的演变,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上一篇:妙手治疗Windows 7系统不适之症 下一篇:东阿曹植墓形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