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时间:2022-09-21 08:39:55

在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对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进而对人力资源如何管理提出了创新举措。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和特点 存在问题 创新举措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组织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从而采用管理手段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可分为宏观的企业人力资源和微观人力资源二部分,宏观企业人力管理是政府的一项职能,指社会人力资源管理; 微观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指企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

(1)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具有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这就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

(2)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就是指人力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受到生物学意义上的时间限制。只有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后,才能成为具有实际劳动能力的人力资源。

(3)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第一,人力资源的各种素质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在社会及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形成劳动价值观念; 第二,人力资源是在社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4)人力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是以劳动人口的繁衍为基础的。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培训等途径开发现有人力资源的素质潜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者的劳动能量。

二、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1)用人制度僵化、缺乏竞争机制。目前大多企业以劳动合同形式把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明确下来,随着市场化的推进,这种制度表现缺乏竞争性、公开性、公平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方式很难得到进一步推行。因人设岗现象十分严重,形成了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并存、人才闲置与用人不当并存的现象。

(2)分配制度缺乏新的突破。经营者职位消费缺乏定量控制,存在灰色收入、隐性收入问题;福利性待遇没有全部转成经营性待遇。

(二)吸引人才方面的问题

(1)重学历轻能力。当前许多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工作能力强, 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学历或文凭, 因而一直无法得到提拔和重用。

(2)重能力, 轻修养。也有的企业只重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而忽视人才的道德修养, 造成企业经营管理的混乱以致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三)激励机制方面存在问题

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是企业常用的两种不同的激励手段。一般来讲,物质需求是较低层次上的需求;精神需求才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俗话说所谓留人留心, 就是满足员工精神上的需求, 激发员工的全部工作热情。一定要满足员工其自我发展需要, 在这方面, 精神鼓励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更容易被员工所接受。

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措施

(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企业要树立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要重视与员工之间、与消费者之间、与合作伙伴之间、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宽道短距的沟通渠道。要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作为人力资源的动力,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更加注重的是如何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2)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待进行进一步改革。传统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是注重员工的工资发放、考勤情况等,管理是比较封闭、静态的。现代的人力资源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其职能,让每个员工都可以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职务,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优化配置和使用。

(二)要帮助员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机制,制定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要想留住人才,最关键的是应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实施计划,让员工在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也实现个人的目标,让员工所从事的事业来留住人才。对企业自身而言要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规划,这是当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一定要制定一套将人才培养、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组织创新的途径、管理方法等都融入进来的方案。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激励方式

由于人的需求具有层次性,人在物质需求满足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精神层面的需求。需要的激励方式也形式多样,如:

(1)语言激励:通过赞美员工或批评员工两种语言方式激励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批评员工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切忌打消员工的积极性。

(2)情感激励:建立良好的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感情沟通环境,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和谐,让员工感到企业的人文关怀,员工们每天工作并快乐着,就一定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目标激励:给员工制定明确的、量化的目标,使其明白努力的方向,激励人才不断进取。

(4)学习激励:企业要定期举办培训班;对优秀人才要进行脱产培训;树立“培训投资效益”观念。同时为得到培训的优秀员工提供一定的职位晋升空间。

(5)需求激励:即访贫问苦,解决员工的生活困难等,如住房问题、子女上学等。让员工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四)建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沟通,使人心情愉快;亲和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凝聚人心,培养团队精神和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形成并被全体职工普遍认同和遵守的, 是形成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思想基础, 要求企业内部要具备统一明确的思想、意识、精神、信仰以及价值观。

(五)建立人才储备机制

建立良好的人才储备机制既能保证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也能使员工队伍始终充满生机。除了从内部选拔现有优秀人才之外,同时从外部引进高级人才,丰富企业的人力储备。建立终身培训机制,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根据不同员工的潜能,对管理人员进行领导艺术和管理技能培训,使之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融入国际社会,企业应转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完善用人机制, 建立有效的人才培训、激励以及约束机制, 推陈出新、把握时代脉搏、抓住人才开发创新的契机,我国就一定会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之路,也必将会策马扬鞭推动改革巨轮滚滚向前。

上一篇:走向心灵的高职德育:积极人格教育模式的建构研... 下一篇: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素质的培养在现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