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为孙女写下30万字“成长日记”

时间:2022-09-21 05:55:25

两年为孙女写下30万字“成长日记”

她叫朱素玲,曾经是单位领导干部,为真实记录小孙女儿的成长过程,年过六旬的她坚持天天写日记。小孙女才两岁零1个月,她已经写了30多万字的“成长日记”。100页一本的16开稿纸,她竟然写了18本。

喜得孙女送礼就送“记日记”

朱素玲家住河南洛阳,翻开两年前的日记,她这样写道:

“2004年9月26日,星期日,晴。上午8时16分,我的小孙女儿出世了,6斤2两。我把小孙女儿揽在怀里,激动极了。捧在手里就像捧着一条小泥鳅,滑溜溜的……我心中无限感叹:我的小孙女儿呀,终于把你盼来了。我忍不住上去亲了一口。”

这是朱素玲为孙女儿写的第一篇日记。她当时就有一个单纯的想法:她要记下孙女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等她长大后,算是送给她的一件礼物。

朱素玲工作了几十年,只会写工作报告和总结,没有写过日记。为了改动方便,最初她用铅笔写日记。写作对她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为了尽量把小孙女的成长过程描述得生动形象,哪怕小孙女的一个细小动作,她也常在脑子里一遍遍回想,一字字揣摩,以便写得准确到位。

“2004年9月27日,小孙女儿出生两天了,看上去她似乎比昨天大了一点儿,浑身毛茸茸的,两只眼睛紧闭着,嘴唇抿得严严实实,不吃不喝,只顾呼呼大睡……”

“一转眼,小孙女已经出生一周,该给她起名字了……今天,全家人为给孩子起名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会上,老伴儿提交了长达两页的‘报告’老伴儿是高级工程师,学问高着呢! ‘报告’上拟有四五十个名字,经过大家表决,几经筛选,剩下两个备选名字:张Z轩和张瑾轩。最后我拍板:就叫张瑾轩,昵称‘瑾瑾’。”

最初朱素玲只是想把孙女的成长过程简单记下来,所以,就当作任务硬着头皮写。渐渐地,手越写越顺,她对孙女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

婆媳之间的“泄密事件”

朱素玲的日记都是在每晚睡觉前完成,写完后就压在自己的枕头下。刚开始家人并没有注意到她在写日记。

一个多月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儿,朱素玲的秘密被儿媳发现了。

朱素玲是书法家,在洛阳书画界小有名气,儿媳每次见到婆婆的字,都要欣赏一番。这一次,儿媳未及欣赏,便无意中瞟见了“小孙女儿”的字样。再一仔细看,竟是写给瑾瑾的“成长日记”。

怀着好奇和感激,儿媳翻看得酣畅过瘾。她发现,在婆婆的日记中,记下了小瑾瑾许许多多的人生第一一次:第一声啼哭,第一次吃奶,第一次打防疫针……日记里有瑾瑾每一天的变化,甚至有些细节连她都没发现,她既感动又羞愧。更可贵的是,婆婆一直坚持下来,从没有间断。

当晚,儿媳把这一重大发现告诉了丈夫。儿子、儿媳对朱素玲充满了感激,他们劝她不要太劳累,甚至提出用摄像机记下瑾瑾的成长过程。但朱素玲坚持写日记,她说要记到孙女18岁时,作为礼物送给她。

记下每个“历史时刻”

秘密被儿媳发现后,朱素玲写日记从“地下”转为“公开”。有时她不在瑾瑾身边,儿子、儿媳还主动给她提供“素材”。

退休前,朱素玲几乎没有时间管过孩子,现在整天与小孙女在一起,真正体会到了天伦之乐。看着小孙女儿一点点长大,她满怀欣喜。

小瑾瑾会叫妈妈了,8个月大的孩子会叫妈了!朱素玲和儿媳都非常惊喜。那天在日记里朱素玲用大篇幅描述了小孙女的“人生第一声”。

转眼,瑾瑾一周岁了。这天的日记,朱素玲写下了瑾瑾365个日日夜夜中的变化:

“2005年9月26日,到今天,瑾瑾整整一岁了。回想起去年的今日,瑾瑾的变化太大了。刚出生时,瑾瑾像刚出壳儿的小鸟儿,全身红红的,眼睛常常闭着,除了吃,就是哭和睡,今天的瑾瑾已经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她知道自己叫张瑾轩,当别人喊她名字时,她立即‘嗯’一声,声音清脆悦耳。那时的小瑾瑾只会吃奶,而今会吃鸡蛋、鱼汤、饺子、青菜、面条。那时的小瑾瑾穿衣服用绳子捆,如今会伸着胳膊配合穿衣……这一年,全家都付出了不少心血,特别是瑾瑾的妈妈、我的儿媳。但愿心血的浇灌能使瑾瑾茁壮成长。”

如今,小瑾瑾才两岁零1个月,朱素玲已经写了30万字的成长日记。这些美丽的文字不光是家庭的历史记载,也大大丰富了她的退休生活,还锻炼提高了写作水平,一举多得。

(责编/曹阳)

上一篇:慈母出击,救活女儿濒死的婚姻 下一篇:我和草原有个约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