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金流量信息为核心进行财务分析

时间:2022-09-21 05:54:10

以现金流量信息为核心进行财务分析

【摘要】折现现金流量估价法是对企业价值进行估价的最为恰当的方法。现代企业管理者进行财务分析时也应从以利润利息为中心转向以现金流量信息为中心,以避免权责发生制下人为调节利润而带来的利润虚假性。

【关键词】财务管理;现金流量;财务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目标也会发生变化,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已从“利润最大化”转向“企业价值最大化”。值得注意的是,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置,必须要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能正确协调企业与各契约方的关系。

一、以现金流量信息进行财务分析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企业价值最大化正是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在企业价值增值中满足以股东为首的各契约方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模式。所谓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权衡风险与报酬,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求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需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现金流量最大化,因此,笔者认为,现代企业管理者进行财务分析时应从以利润利息为中心转向以现金流量信息为中心。

二、用现金流量信息进行具体的财务分析

(一)支付能力分析

支付能力分析主要是将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特别是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流入)与各项现金支出进行比较,以分析企业的支付能力。我们知道,股东的分红、股民的股利、职工的工资、管理者的奖金、政府的税收、债务的本息等都要求企业在盈利的同时,必须有足够的现金支付,所以企业实现的利润中是否含有足够的现金流量备受企业内外各方面的关注,唯有在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能力条件下,各契约方才能正确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具体来说,如果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净增加额”为正数,就说明企业本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了,企业的支付能力就强,反之则较差。但如果现金净增加额太大,则说明企业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致使资金过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项目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1.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经营现金净流量,这一指标反映本期支付的现金股利在经营现金净流量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越低,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

2.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流入总额/(经营现金流出量+偿还债务本息付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应满足强制性的支付需求,即用于经营活动的支出和偿还债务。这一指标能反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到期债务、支付经营费用等。该指标越大,其现金支付能力越强。

(二)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通过举债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但是举债是以能偿还债务为前提条件的,如果企业到期不能还本付息,企业的生产经营就会陷入困境,从而危及企业生存。企业若在债务到期前不能取得足够的净现金流入,则往往只能以出售资产等其它方式来清偿债务,这大都会对企业获利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因此尽管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方式有多种,但以现金偿还仍是主要的方式。因此,对投资者来说,通过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可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其进行决策。对债权人来说,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他们作出贷款决策的基本依据和决定性条件。将现金流量与债务进行比较,可以较好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相比,这一指标更能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2.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本期到期的债务是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票据,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独立的到期债务偿还能力,根据该指标的大小可直接判断公司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3.现金债务总额比。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它是评价企业中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预测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同企业的偿债能力成正比。该指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反之,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弱。

(三)再投资能力分析

1.现金流量满足率。现金流量满足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满足投资活动资金需求的能力。该项指标大于或等于1,说明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能满足投资活动中的现金需求,该项指标小于1,则说明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不能满足投资活动中的现金需求 ,企业需要另筹资金。

2.固定资产再投资率。固定资产再投资率=购置固定资产支出总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该指标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能有多大比例再投资于企业的固定资产。该项指标大于1,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支出超过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还需要通过其他渠道筹集一定数额的资金。

(四)获利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是指借款人获取利润的能力。在进行获利能力分析时,不仅要分析利润的数量,还要评价利润的质量。评价利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该指标值越大,表示企业利润质量越差。企业的获利能力最终体现为取得现金收入,现金流量仍是获利能力分析的核心。

(五)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所反映出来的资产运用效率,但营运能力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企业资产效率越高,意味着企业的资产创造或转换为现金的速度越快,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越强。可见,营运能力分析与现金流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六)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分析反映了企业的成长性,即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在传统的财务分析中,企业销售收入或资本积累率的大幅度增长似乎意味着企业拥有强劲的发展潜力。但是,销售收入的增加也许伴随着企业应收账款的迅速膨胀,积累的资本可能由没有现金净流入作保证的利润结转而来。企业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现金的投入,只有在企业的现金流入能充分满足现金流出需要的前提下,企业才能有多余的现金净流量来扩大自身规模,把自身做强做大,所以说,发展能力也必须高度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上一篇: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企业 下一篇:企业绩效评价的新指标――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