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渴望率先走进台湾

时间:2022-09-21 05:26:21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家大陆的金融机构能够在台湾开设分支,但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这个局面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改观。率团赴台访问的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不久前就明确表示,中行希望成为第一家在台设立分支的大陆银行。本刊特约记者也就此对李礼辉进行了专访。

记者:目前还没有一家大陆银行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此前多方渠道反馈信息,中国银行会成为第一家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您对此有何看法?

李礼辉:近几年,两岸经贸往来发展迅速。到去年底,两岸贸易额累计达到8500多亿美元,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7000多亿美元,大陆向台湾出口1500多亿美元。但迄今为止,两岸银行业之间的合作还不是太多。目前,台湾有7家银行在大陆设立了代表处。大陆的银行及其在海外的分支机构也曾探讨过在台湾设立机构的问题,但一直没有获得批准。最近,台湾开放了大陆对台投资的一些领域,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大陆企业到台湾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呼唤台湾的银行到大陆设立分支机构,而不仅仅是成立代表处,也呼唤大陆的银行到台湾设立分支机构,这是大势所趋。中国银行在大陆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目前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分支机构800多个,具有丰富的海外发展经验。我们希望成为第一家或第一批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的大陆银行,并在总体战略和具体筹备上做了认真充分的准备。

记者:中行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的总体战略考虑是什么?

李礼辉:第一,为台资企业、台商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2008年,中行对台商企业的融资达到450多亿元人民币,但相对于众多的台资企业,这个融资数量并不是太大。原因一是在于大部分在大陆的台商企业规模比较小,二是由于无法和台商企业总部建立直接联系,中行难以充分掌握台商企业的资信情况。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台资企业,希望两岸金融合作协议能够尽快签署。这样一来,两岸的金融机构就可以开展抵押担保等业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能向大陆台商提供更大范围、更大融资金额的服务,支持台商企业在大陆更好地发展。

第二,为大陆企业和居民到台湾提供延伸服务。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陆居民到台湾去旅游、探亲,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他们需要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服务可以由台湾的银行承担,但也有一些金融业务,如果由大陆银行与台湾的银行共同提供服务,将会更加便利。

记者:中行如果在台湾设立机构,首先会选择哪个城市?机构的级别怎样?首设机构的负责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李礼辉:台北是台湾的经济中心。中行如果获准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我们会首选台北。中行在台湾设立的分支机构应有较高的级别,相当于直属分行,以便他们更好地开展业务。一开始,这个机构不会太大,我们将坚持“小而精、服务优、管理细”的原则,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目前,人员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我们要求台湾首家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既是银行业务方面的专家,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国际金融实践经验,同时又了解台湾当地的风俗文化,要能讲闽南话、台湾话,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客户建立起密切的关系。

记者:您觉得中行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还有没有其他的障碍?

李礼辉:从中行自身的准备工作来说,不存在任何障碍。在以往大陆银行与台湾同业的金融合作方面,中行始终走在前面。比如,新台币兑换业务、向台商企业提供融资、对台商企业开办国际结算业务、受理台湾的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等等,中行都是第一家。中行向台商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在大陆所有银行中也是最多的。在台商比较集中的上海、福建、江苏等地,80%以上的台商都是中行的客户。目前,我们在产品、技术、人员、服务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已经比较充分,具备了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件,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的签署,这是大陆银行到台湾设立机构的前提和基础。另外,按照台湾地区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设立分支机构还要履行一些必要的手续,今年9月,我会带领中行的代表团去台湾,主要目的是与台湾金融同业探讨双方的合作,也希望有机会与台湾金融管理部门沟通,以进一步了解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的程序和法律法规。

记者: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作为世界500强排名靠前并且颇具实力的一家大银行到台湾发展,台湾的金融界会不会感到压力?中行有没有收购当地银行的考虑?

李礼辉:到目前为止,中行没有并购台湾当地银行的计划。我们会在设立分支机构的基础上,对台湾市场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在台湾这样相对成熟的市场上,经营银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我们分析一下这几年台湾的银行业的经营业绩,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资本回报是很平滑的,正常年景下保持在5%-10%,少数银行会做到11%左右的水平。中行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后,不会特别多地介入当地银行业务,与当地同业竞争。我们的主要目的还是与台湾的企业总部建立更加直接的联系,以便在大陆为台资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我不认为中行进驻台湾会与当地银行形成激烈的竞争,会有竞争,同时会有更大范围的合作。如果中行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就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台湾银行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周到的金融服务。

记者:信用卡是和民众最贴近的一个金融产品。中行目前采取的服务措施有哪些?

李礼辉:从今年8月起,台湾有更多商户受理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范围还会继续扩大。据我了解,大陆游客去的比较多的地方已有500多个商户可以接受银联卡支付消费,这一步走得非常好。随着大陆去台湾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希望受理银联卡的商户在台湾越来越广泛。中行目前发行的信用卡大部分都带有银联标识,同时我们也发行带有VISA、万事达、JCB标识的其它信用卡。

我们计划发行更多在台湾可以使用的信用卡、银行卡,也希望与台湾的银行和当地商户共同推出银行卡支付消费方面的优惠活动,以鼓励大陆持卡人在台湾多消费、多用卡。如果中行获准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待条件成熟时,中行也将在台湾发行自己的信用卡、银行卡,以充分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

记者:除了服务台商的总部经济,对很多加工基地、制造基地、生产基地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企业,中国银行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李礼辉:中行现在对台商的金融服务,包括信贷审查标准等,与对大陆企业是基本一样的,某些情况下甚至会更优惠。在台商企业面临较大困难的时候,中行会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支持他们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的需求,支持产业链重点客户上下游台资企业的需求,支持有海外市场的台商企业的发展需求,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适应大部分台商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的特点,中行引进了一种全新的中小企业服务模式。通过“信贷工厂”式的服务流程,中行为台商企业提供效率更高、融资更方便、价格更优惠的服务,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很好进展。

今年4月份,中行宣布采取几项措施,以支持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企业发展。这些措施包括:第一,根据台资企业特点,选取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纺织、化纤、机械、水泥、钢铁、有色10大行业为银企合作重点,并从中选出50家台资企业,列为重点客户或目标客户,积极提供信贷支持。第二,将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列为与台资企业业务合作的三大重点地区,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第三,采取“差异化”客户服务政策,灵活满足台资企业的不同需求。因客授权,扩大分行信贷审批权限,同时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决策效率。第四,对于资信记录优良、财务实力强、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销路正常、还款来源有保证的台资企业,优化授信流程,加强授信支持。第五,加强台资企业贸易融资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研究和推广,主动为企业提供具有避险功能的“融信达”与“福费廷”贸易融资产品,帮助企业规避收汇及汇率风险。第六,在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中小台资企业聚集地区,设计全流程的服务模式,解决台资企业抵押少、担保难的融资问题。

记者:有报道称,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是中行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您对此有何评论?

李礼辉:我们希望,到2012年,中国银行成立100年的时候,中行的主要财务指标、经营管理标准能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准;到2020年,进入国际一流银行的行列。

2008年,中行的主要财务指标超过了国际上一些知名的银行。这主要得益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冲击相对小一些,并不表明包括中行在内的中国银行业已真正达到国际一流银行的水准。我们愿意再花10年左右时间,把中国银行办成真正的国际一流银行。这是我们未来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本土业务与内地业务仍然是中行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这么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成长最好、盈利最高的市场,给银行业带来了很多业务机会。未来至少8-10年,甚至15-20年,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好的一个区域。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本土机会,加快业务发展。

中国银行要做大做强做好,就必须要具有特定优势。国际化和多元化是中行的最大优势。刚才我说过,中行在香港、澳门及2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800多个分支机构,外币资产份额居大陆同业首位,中行相当一部分盈利来自外币资产、来自境外。此外,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中行还拥有投资银行、直接投资、证券、飞机租赁、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基金等广泛的业务平台,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中行将继续强化国际化、多元化特色,不断提高本土业务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快海外特别是亚洲地区的业务发展,海外发展战略日益清晰,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正是中行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记者:2012年,中行将迎来100岁的生日。您对今后一段时期两岸经贸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

李礼辉:第一,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大陆银行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希望台湾的银行能在大陆更好、更快地发展。第二,希望两岸贸易人民币计价、清算、结算和人民币融资等方面的 试点和合作能够早日推进。大陆是台资企业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台资企业在大陆的大部分收入是人民币。希望在两岸经贸往来中,在两岸民众往来中,人民币能够尽快成为清算货币和支付货币。第三,希望两岸金融监管当局能够进一步加强沟通,促进两岸银行业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务品质,增强产品功能,促进金融创新,把两岸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上一篇:黄圣依:张扬个性是一种智慧 下一篇:陈发树捐出巨额财富就是真慈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