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International CES

时间:2022-09-21 04:41:49

当地时间1月8日早10点,15万人齐聚美国拉斯维加斯,等待参观一年一度的美国消费电子展(以下简称CES)。这些人中,并不包括BuzzFeed网站的编辑Matt Buchanan,也不包括微软公司的市场人员。其中,前者已经连续6年报道CES,而后者则在过去的14年中一直要为如何在展会上吸引全场的注意而绞尽脑汁。

“CES不再重要了。”“CES仍至关重要。”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在2013年初并未发生激烈的交锋。声称CES不再重要的人表示CES已经无法像过去一样代表最先进的科技、最优秀的产品,但仍不否认这最大的展会汇聚的超过3000家厂商中,或许会隐藏着不少惊喜。而表示CES仍至关重要的人们也承认,现在的CES虽然依旧人气鼎沸,但没有苹果、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的CES越来越缺少能让人兴奋到尖叫的产品了。

其实,CES的变化和市场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近两年,消费电子产业正在悄无声息地进行一场革命,对一些企业来说,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英特尔与ARM阵营的交锋已经白热化,微软正在通过Surface悄然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传统厂商的领地被新兴的计算厂商不断侵袭,领导者的权柄在各大厂商中不断转移。

没人可以否认,CES是全球关注度最高的展会,大大小小的媒体都会对这一展会进行报道。但同时,CES上有太多吸引人的产品,这无形中稀释了单一厂商的宣传效果。iPhone 5、iPad Mini、Surface、Galaxy S3、Nexus 7、Kindle Fire,这些引起轰动的产品全都不是在CES上首次亮相的。如果它们在CES上首秀,也许未必会那样大红大紫。

在动辄刺刀见红,一款产品成败可能决定一个企业命运的时代,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这样的企业必须保证自己的重拳落到实处,CES只会分散这些厂商的攻势。同时,对于力量并不足够的企业,CES却一如既往地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能帮助它们一飞冲天。

在CES展示给我们的产品背后,是各大IT厂商之间看不见的硝烟之战。无论是否选择在CES上亮相,各大厂商都依然会关注CES,并通过CES短兵相接。微软虽然没有参展,但鲍尔默不是依旧在高通的主题演讲上作为嘉宾抢去不少镜头么?

计算厂商改写传统格局

当智能化渗透到家电、汽车领域,合作、竞争、共赢进入了新阶段。管理学家波特对于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深远影响的五力模型在CES上得到印证。计算厂商作为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以及其产品的替代能力在消费电子市场不可小觑,传统家电厂商和汽车厂商的格局正在被计算厂商改写。

传统家电厂商曾经凭借渠道、品牌优势、相关产业链控制力优势将计算厂商完全关在了家电行业大门之外,然而现在家电制造的标准化降低了计算厂商进入该领域的门槛,而后者在PC领域的固有优势为进军智能家电加分不少。计算厂商决意全力杀入智能家电领域,作为替代竞争者有其潜在优势。

计算厂商的杀手锏在2013年的 CES上展露无遗。

联想智能电视S61亮相2013国际消费电子展。S61秉承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采用了无边框设计;3秒快播与5秒极速拖动技术大幅减少观影等待时间;S61采用业界领先的安卓4.0.3操作系统,1GB运行内存、8GB机身内存为智能功能的出色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企业和服务提供商提供创新产品的网络公司——美国网件NETGEAR,通过将高性能智能电视技术与NETGEAR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宽带交换技术相结合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般的互联家庭娱乐体验。此次在 CES 2013 上正式亮相的Netgear NeoTV PRIME电视盒,除了普通的流媒体点播外,这款产品拥有 live TV、Chrome 浏览器、Primetime、搜索以及完整的 Google Play 商店功能。目前,包括Acer、华硕在内的计算厂商,都已积极涉足智能电视领域。面对来自IT企业的竞争,家电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这意味着由计算厂商定义的家电时代已经开启。

在智能汽车领域,也不是传统汽车厂商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是汽车厂商联合计算厂商联合推出智能汽车。

NVIDIA的Tegra芯片将汽车推向智能化。CES上展示的基于Tegra芯片的可任意显示内容的DOK-ING数字仪表板是NVIDIA进军汽车领域中的突破口。奥迪即将在全球范围推广的MIB信息娱乐系统就是基于NVIDIA Tegra芯片。奥迪 MIB 模块化信息娱乐系统采用了功能强大的全新计算模块MMX,该模块基于NVIDIA 的Tegra芯片视觉计算模块。

通过本届CES我们看到,含有PC基因的终端在迅速兴起。家电、汽车行业近几年的发展模式也越来越智能化,过去他们扮演组装厂的角色,而现在是创造者。潜在竞争者要想进入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有一定门槛,而计算厂商进入该领域有一定优势。

既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既是替代者也是被替代者,这就是计算厂商和传统厂商的关系。两者在五力模型里面的角色轮换将是未来的主题。

智能操控升级改善用户体验

传统人机交互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机交互科技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本次CES为我们呈现触屏、语音、脑电波等操控技术,这些技术将给人们更加快捷方便的生活方式。

触屏技术是现在发展最快的人机交互方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触摸屏给人最大的诟病就是没有真实的操作手感,没有如真实存在的键盘那样对按下动作具有力的反馈反应,这会导致有时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失误。这也是各个厂商在极力解决的难点。Tactus在本届CES 上推出的一款概念性触控键盘给人们很深的印象,它采用了独特的设计,能在屏幕上根据需要凸出键盘部分,给用户类似实体按键的手感。这款键盘内置一个储存液体的容器、一个控制液体流入特定触点的控制器,当然还少不了精确控制系统的软件。当需要使用键盘时,它会被激活,然后键盘可按压的触点会从屏幕上凸起来,为用户提供类似实体键盘的手感。这项技术的出现使得触屏技术更加完善,它将会被运用到更多的产品中为我们带来更加出色的体验。

语音操控也是这几年大家比较看好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当初,苹果推出Siri语音助手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甚至有一些汽车生产厂商就将Siri功能整合到车辆上。语音控制可以让我们在开车或是无暇空出手的时候进行人机交互,给我们提供安全快捷的服务。但是由于这项技术对于环境和口音的要求较高,所以它运用到更多设备中会有所限制,比如在嘈杂的环境下语音辨识度就会降低。本次CES大会上就有多家厂商推出语音操控的设备,LG在其新电视模型中加入了一个名为Voice Mate的软件,配合远程的语音控制指令,该软件能通过搜索节目名称、导演或演员名字来过滤节目。虽然语音控制还不是很完善,但并不会影响它成为以后主流的人机交互方式。

体感操作也是最近几年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方式,任天堂的Wii采用简单的体感控制,使得用户既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也可以通过游戏使得身体得到一定的锻炼。体感操作需要在空间较大的地方进行操作,会有空间的局限性。CES上就有多家厂商将体感操作运用到他们的产品中去。体感操作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脑电波操作则是属于最具科技含量的操作方式了,通过读取神经活动产生的不同的脑电波,转化成数字信号控制电视,有效提高使用者的学习力,快速达到最佳状态,可以锻炼大脑的注意力和放松度。使用者可以利用人脑电波信号即意念来控制电视,还可以通过意念控制游戏。海尔在本次CES大会上推出的海尔升级版脑力波电视,除了支持语音控制与手势控制外,脑力波电视还实现多种信息终端的互联互通。但是由于这项技术处于开发阶段,成本较高,高昂的价格将是其推广的一个难点,所以这项技术还需开发和完善。

人机交互有更大的互动潜力可以挖掘,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将来人机交互的样子,也许想象中奇异的情景有一天真的会被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实现。其实由于人的智慧是一种不恒定的变量,那么由变量创造出来的变量就更是不可预知的了,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机交互将成为未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逐渐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国内厂商鏖战“沙场”

美国本地“大腕”微软去年的退出,苹果、谷歌、亚马逊的持续缺席使CES消费电子展有风光不再的趋势,但这却为中国厂商提供了加大品牌宣传、展示自身优势,进而拓展美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好机会。联想、华为、中兴、海信、海尔等国内知名厂商对CES展颇为重视,将其作为新品的主战场。

IT厂商在CES展会纷纷借助这个平台进行品牌营销,意欲将自身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华为和海信就于1月7日的展会媒体日召开了新闻会,而国内厂商在CES上召开新闻会,这在往届的CES上是没有的。海信副总裁林澜表示:“如果在美国无所作为,那海信就算不上大品牌。”华为终端业务CEO余承东在新闻会上也表示美国是华为未来的重要市场。

国产电子产品相较其他厂商的同类电子产品存在着优势。与以往相比,中国厂商已经充分拥有了挑战国际品牌的底气,也获得了不少关注。

今年展出的手机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大”。例如,智能手机之前最大屏幕尺寸不过是三星Galaxy Note II的5.5英寸,而华为手机Ascend Mate 6.1英寸的显示屏更使其成为“全球最大屏智能手机”,为用户带来惊喜,这更加印证了智能手机向“平板手机”转化的趋势。Intel Clover Trail+平台的首秀中,联想在众多国际手机巨头中脱颖而出,推出首部采用该平台的Intel Clover Trail+平台的安卓智能手机K900。海尔的新一代智能电视以“眼控”代替“遥控”,这种新型人机交互方式在索尼、松下、夏普等国际电视厂商的展区里都是体验不到的,也因此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虽然产品百花齐放各具优势,但要全球领先并非易事。如果说之前的CES是我们了解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窗口,那么今天的CES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向全球展示的桥梁。华为、中兴、海信等国内IT厂商已连续几年在CES展上新品,试图将其作为进入美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敲门砖。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 Search移动行业分析师保罗·加格农表示,中国厂商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在接下来几年里持续参加CES展览并引起瞩目。虽然国内厂商已经逐渐在CES展会上崭露头角,但若要进军全球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ARM体系首次商用 百度南京数据中心能耗锐减 下一篇:微点评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