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

时间:2022-09-21 04:29:20

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

【关键词】甘露醇;静脉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30-02

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性组织脱水剂,其渗透压为1100mOsm/L。药理作用主要为脱水和利尿。临床应用广泛,在急诊科常用于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因其渗透压高加之使用中滴速快,易对血管造成损害且不易恢复,轻者可有局部酸、麻、肿、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甚至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有文献报道,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h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也有文献报道,利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125ml,q8h静脉滴注,观察5天,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9.47%。由此静脉滴注甘露醇所造成的静脉炎问题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难点,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为了减少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许多护理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就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实用的方法综述如下。

引起静脉炎的因素

1.药物因素 药物因素包括药物的酸碱性、浓度、刺激性和毒性等。正常血液的PH值为7.35~7.45,若超出此范围输入的药液无论过酸或过碱,都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引起静脉炎症。20%甘露醇的PH值为4.5-6.5偏酸性,是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之一。20%甘露醇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直接有害的影响,可以激活炎症介质和丝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直接引发血管内皮细胞亡,血浆渗透压的增高是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当输入高渗液体时,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变性,影响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血管变硬,甚至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肿、痛等等静脉炎症状[1]。

2.输液总量过多临床发现每天输注甘露500ml以上,连用3d以上,静脉炎发生率可达80%,使用总量越多,发生的概率越高。

3.给药温度过低研究发现[2}不同温度的甘露醇对局部血管及其周围组织造成的损害程度不同,温度越低,损害越重。当甘露醇加温至35°C时溶液中微粒数量明显减少至最低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输液微粒 人体最小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μm,只要超过这个直径的微粒就不容易通过毛细血管,直接造成静脉栓塞,引进静脉炎。

5.其他因素 在穿刺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不适当的穿刺部位或在同一条血管反复穿刺造成机械性损伤、选择血管不当、静脉弹性降低针头固定方法不妥等均可导致输注甘露醇静脉炎的发生

防治进展

1 湿敷法

1.1 硫酸镁湿敷 硫酸镁湿敷是传统的防治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方法之一。用50%硫酸溶液浸湿的纱布局部湿热敷,每2~3h更换1次。硫酸镁具有镇静和改善毛细血管、小动脉痉挛的作用,Mg2+可激活细胞的蛋白激活酶,改变细胞膜通透性,稳定膜电位消除膜水肿,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缩短甘露醇局部停留时间,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单纯用浸湿硫酸镁的纱布覆盖患处,纱布上的水分很快蒸发,使湿敷时间缩短,药效难持久,需不断更换纱布,病人活动时外敷的纱布就会脱落,会给患者带来不便。林虹等[3]应用硫酸镁湿热敷用保鲜膜包绕治疗静脉炎,对照组用传统的湿敷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1%,效果优于传统方法,而且无需限制患者活动。

1.2 矾冰液湿敷 矾冰液中的白矾有利湿解毒化瘀止血之效,冰片有消肿解毒作用。李东雅[4]采用矾冰液湿敷治疗20%甘露醇外渗24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24例用50%硫酸镁湿敷,总有效率为62.5%。矾冰液湿敷疗效优于50%硫酸镁湿敷。

1.3 红花酒精湿敷 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酒精具有扩血管、降温、散热、杀菌之功效,红花酒精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使用红花酒精湿敷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细胞功能。王书民和刘素云[5]应用红花酒精湿敷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50例,治愈率为54%。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50例,治愈率为24%。所以采用红花酒精湿敷的方法处理静脉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1.4 山莨菪碱湿敷 山莨菪碱是抗胆碱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作用较强。有文献报导在对52例静滴35℃甘露醇前用2%山莨菪碱湿敷穿刺点周围静脉皮肤后,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对照组常规方法静滴35℃甘露醇,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3%。2%的山莨菪碱湿敷能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 喷涂法

2.1 多磺酸粘多糖 该药从动物脏器中提取,能迅速穿透皮肤,抑制组织中蛋白质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殷忠芳[6]等在患者确诊静脉炎后即以多磺酸粘多糖沿静脉走向挤出3-5cm抹匀,用纱布覆盖,轻轻按摩3-5min,使药物充分渗透入皮肤。治疗75例,总有效率94.7%,疗效显著,操作简便。

2.2 赛润肤 赛润肤是一种含有过氧化脂肪酸的液体敷料,具有营养皮肤,改善受损部位血液循环。张艳[7]对静脉炎皮肤区域喷洒赛润肤并按摩皮肤,2周后总有效率为93.8%,明显优于对照组用硫酸镁湿敷的有效率71.4%。

2.3 双柏散 汪成君[8]以大黄,侧柏叶,黄柏,泽兰,薄荷制成的双柏散30-40g用蜂蜜调匀至糊状外外敷患处,面积大于炎症局部1cm,1次/天,观察治疗7天,共治疗21例,总有效率95.24%。疗效显著,价格低廉。

3 贴敷法

3.1 新型敷料贴敷 随着伤口敷料的研发和广泛应用,用于压疮防治的新型敷料也被用在静脉炎的防治上,如康惠尔透明贴、多爱肤敷料用于静脉炎的防治,已取得较好的效果。(1)康惠尔透明贴:它含有CMC(高分子聚合体颗粒),可以吸收渗透液,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减少菌落生长,从而避免感染;又因CMC为特除高分子材料,可减少过敏;闭合性敷料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并增强局部组织的抗炎能力。付红[9]研究表明,在使用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时用康惠尔透明贴固定,可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2)多爱敷料:是由亲水的明胶、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组成。具有促进细胞活性,加速伤口愈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陈慈玉等[110]将多爱敷料用于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该研究用多爱敷料,从穿刺点上方2cm沿静脉走向长10cm,宽3~4cm范围,7天更换一次,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该方法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3.2 植物贴敷 (1)芦荟具有清热解毒、散瘀的功效。其中芦荟酊缓基太醇具有较强的消炎杀菌作用;异柠檬酸能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作用。有文献报导在输注甘露醇时外敷鲜芦荟于留置针贴膜上方,对照组常规输液法,5天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8.42%和89.47%,结果表明芦荟贴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有良好的效果。(2)马铃薯贴敷:马铃薯的生物碱降低组织的渗透性,抑制玻璃质酸酶活性和抗组胺作用而具有消炎抗过敏,促进血液循环。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促进细胞修复作用。钟丽丽[11]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有效率高达94.64%,明显优于对照组硫酸镁湿敷的有效率69.09%。

4 其他方法

4.1 精密过滤输液器应用 有文献报导采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注20%甘露醇,对照组用普通过滤输液器。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37%,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0.8%。精密过滤输液器能阻止微粒输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2 红外线照射 在静脉输注20%甘露醇5min后,刘玉莲等[12]对注射部位进行红外线照射,有效率为96%,优于湿热毛巾敷组的有效率20%。红外线照射对缓解静脉输注甘露醇引起注射肢体疼痛效果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3 前导后冲联合甘露醇加温滴注:何春渝和周海英[2]采用生理盐水前导后冲输注35°C甘露醇可明显减少对血管的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防治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关键在于预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根据当地的条件及早选择合适的预防方法。无条件时可使用芦荟或马铃薯外敷、前导后冲联合甘露醇加温滴注等方法来预防静脉炎。有条件的建议在前导后冲联合甘露醇加温滴注的同时用透明贴或多爱敷料贴敷在穿刺点上方,预防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尽早选择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达到早预防和早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志红. 甘露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137-138.

[2] 何春渝,周海英.前导后冲法静脉输注加温20%甘露醇预防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3):2543-2544.

[3] 林虹,贺彩芳,黄学荪,赵秀芬.两种硫酸镁湿敷方法的比较研究[J].基础护理研究,2008,22(3):815-814.

[4] 李东雅.矾冰液湿敷治疗20%甘露醇外渗的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5:71-72.

[5] 王书民,刘素云.红花酒精湿敷治疗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2):183-184.

[6] 殷忠芳.多磺酸粘多糖治疗甘露醇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0,22(3):145-146.

[7] 张艳.赛润肤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7):308-309.

[8] 汪成君.双柏散外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224-225

[9] 付红.康惠尔透明贴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5:90-91.

[10] 陈慈玉,吴妙莉,许阳子,何艳芬.多爱肤敷料预防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8).19-20.

[11] 钟丽丽,谢春雷,李春霞.马铃薯外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25-26.

[12] 刘玉莲,谢冬群,李辉莲.红外线照射对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疼痛的护理干预[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31-132.

上一篇:62例高龄食道癌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下一篇:昌吉州高血压的社区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