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用图文和爱记录旅程

时间:2022-09-21 04:15:41

叶永烈:用图文和爱记录旅程

叶永烈从11岁开始发表诗作,现已出版著作180余部,是国内少有的勤奋高产作家。从《小灵通漫游未来》到《红色三部曲》,他更是完成了从一位科普作家到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作家的成功转型。是什么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又是什么支撑着他数十年笔耕不辍'用时兴的话来说,是一场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更是他与夫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

“8月25日,我们一起庆祝了金婚纪念日,某电视台还邀请我们录了一期节目,讲述我们的故事。”叶永烈说,这些年他走遍全国各地,还探访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写成了“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丛书,这一切都离不开夫人的陪伴和支持。作为第一批换笔的中国作家之一,叶永烈出行总不忘带上电脑和大容量的移动硬盘,将书稿和照片随身携带。叶夫人也会带着自己的电脑同行,好在旅途中帮助丈夫做些整理资料或文稿校对之类的案头工作。

叶永烈的两个孩子分别定居美国、台湾,平日里,两位老人总是形影不离。“她陪伴我、照顾我,几乎我走过的地方都有她的足迹。生活中我离不开她,工作上我也不能没有她。”叶永烈动情地说。

今年4月,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海南举行,叶永烈本受邀要来参加,不料出发前夫人却摔伤了腿。他当即取消了海南之行,日夜陪伴榻前直至夫人伤愈。如今叶夫人已经行走自如,可她每每起身要走,迎面总会早早地伸来丈夫温暖的手。叶永烈总不离身的还有他别在腰间的小相机。它操作简单,看似平凡,却记录着叶永烈行走于天地之间的所见所闻。“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丛书中的配图多是由它孕育诞生。此次来琼,叶永烈夫妇在海口吃到的第一餐是街边小店的蟹粥。由于蟹粥分量十足,二老便分吃一碗。叶夫人将大块的蟹肉细心挑拣出来,全数夹到丈夫碗中。见夫人吃得津津有味,叶永烈―边打听蟹粥的做法,一边掏出相机对着粥碗拍了又拍,神色欢喜。

“我喜欢用图片和文字记录旅程。”也许叶永烈没有说出口的,还有心中那份深沉的爱。

“我感谢人们称我为‘海南候鸟’,我对这个海岛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叶永烈回忆,199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第一次来到海南。尽管彼时建省不久的海南还十分落后,但这里的椰风海韵、阳光清风却深深打动了他。此后,叶永烈便时常造访海南,拍摄了不同时期的海南风光和海口烂尾楼纪实照片,结下了与海南的不解之缘。2005年,海南某楼盘在上海售卖,他与夫人赴海南看房后当即决定――在海南也安个家。“从看房到签订房屋购买、家居装修等合同,仅仅用了4天时间。朋友都说我买个房子就跟买个冰箱一样。”叶永烈笑了,其实,在海南长住并不是他的一时冲动。

“海南风景好、水土好,人也热情纯朴,每次坐公交车都有年轻人给我们让座,许多人宁愿站着也不占用为老弱病残孕设置的专座。”谈起在海口居住的感受,叶夫人赞不绝口,“还有在南渡江畔卖的海鲜,更是便宜又新鲜,让人想念。”叶永烈也喜欢海南的生活,在这里,没有过多的工作和应酬会打扰到他。每日晨起,他便伏案写作,下午则携手夫人外出观影或购物,有时也同往各市县旅游粟风。在潮起潮落中漫步听海,或在热带雨林中探寻自然之美,无一不让夫妇二人享乐其中。

“海南的美无穷无尽,可惜目前有的市县我还没有去过。我要接着走下去,走遍海南的山山水水。”叶永烈说,脚步不会停歇,写作更是生命的部分,他会不停行走,不断写作,用一生去诠释所见的美好。

彭立昭据《海南日报》整理

上一篇:精心设问 引导思维 下一篇:林志颖 演艺圈唯一一位职业赛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