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

时间:2022-09-21 04:02:49

试论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

摘要: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推动之下,园林景观设计也逐渐成熟,而传统的技术没有办法满足当前城市园林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当前园林工程建设之中应该注重新工艺的运用,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之中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我国园林行业已经日趋成熟。随着全国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加快,园林建筑在各地广为兴起,成为诸多城市中一处处靓丽的风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生态理念对园林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园林施工工艺上进行创新,通过创新的工艺来满足现阶段新的时代对园林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为了使园林更加美观,提高园林的观赏性和和谐性,对园林施工的创新工艺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现代园林的建设不但要注重景色的优美,更要注重园林的整体布局和自然特色。施工创新工艺,不但要从宏观布局着手,更好把握细节,通过对细节的完善来提高园林整体的意境和效果。创新工艺在对园林施工整体宏观布局上做了一定的分析,并从苗木栽植、道路风景绿化、水景布置等方面对园林施工所可以采用的创新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以使园林风景更加自然更加和谐。

1、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特征

1.1、艺术性的施工特征

现今的园林绿化工程和传统的树木绿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更加强调建筑物、种植以及景观等方面的协调和艺术性,不仅改善自然环境,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因此,通常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创新性,使得修建的园林绿化工程富有一定程度的艺术美感。

1.2、生态性的施工目标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急速膨胀,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极其严重的破坏。因此,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目标之一就是协调好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自然环境。

1.3、特殊的施工对象

通常情况下,园林绿化工程的具体施工对象是有生命的植被,和其他的公园建设工程存在显著的区别。园林绿化工程主要通过种植的花卉和树木等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2、园林施工中的新工艺

2.1、园林施工之中新材料的应用

2.1.1、边坡绿化的常用新技术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指将草籽、肥料、粘合剂、土壤改良剂、保水剂、染色剂等按比例混合,通过机械加压喷射到坡面的施工技术。它具有施工简单、速度快、草坪发芽均匀、适用面广、造价低等优点。液压喷播技术是一种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新技术。使用该技术后边坡生态植被生长快,从而在短期内达到绿化美化边坡沿线整体景观和保持水土的目的,是当前公路、铁路边坡生物防护与工程防护完美结合的模式。有相关实验能够证明在温暖潮湿的地区采用液压喷播技术喷播的4个草种中,狗牙根适宜性较强,生长速度快,夏秋两季中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春冬两季白三叶和高羊茅生长较好,但黑麦草则易发病变。

土工网植草护坡是一项集坡面加固和植物防护于一体的复合型护坡技术。土工网是一种特殊工艺生产的三维立体网,它不仅可以加固过坡,还能在播种初期起到保持土壤以利草籽生长的作用。在公路、铁路边坡上铺设土工网,可防止岩土滑落、保护水土、美化环境。水库、河流堤坝防护铺设可有效地防止塌方,在海岸工程中用其柔韧性好、渗透性好的特点来缓冲海浪冲击能量。

土工网是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的三维网状结构,质地疏松,柔韧,留有90%的空间可填充土壤、沙粒,植物的根系可穿过其间均衡生长。生长后的草皮使网垫、草皮、泥土表面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植物根系可伸入地表下30~50cm,故形成一层坚固的绿色复合保护层。三维复合排水网是由特有的三维土工网双面粘和无纺土工布制成。融合了土工布(反滤作用)和土工网(排水和加筋作用),起到了反滤―排水―保护整体功效。1.1.3蜂巢式网络护坡。蜂巢式网络植草护坡是在边坡坡上面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框砖形成蜂巢式边坡防护技术。它受力结构合理,能有效的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施工简单,外观整齐,造价适中等优点,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

2.1.2、架空砖

无论是什么样的施工都离不开砖的使用,但是传统的砖不能排水,建筑的表面容易积水,从而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架空砖是当前园林建设中的新型产品,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还具有较强的强度。由于具备这些优点,并且其渗水功能具有国家领先水平,架空砖很快占据整个建筑市场,加上其主要应用在渗水路面施工。在园林工程中,架空砖能够以自然空间和土壤结构为基础,构成空气和雨水的自然通道,使得雨水能够通过架空砖合理渗透,从而有效避免土壤中形成蓄水缺陷,进一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2.1.3、塑料盲沟

塑料盲沟同样作为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具有适应入地变形、持久能力好、重量轻的特点。这不仅使劳动的强度大大下降,而且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其主要用于上坡地、边坡开发的水土保持,各种场地的排水均可用到塑料盲沟,例如:高尔夫球场,整个工程的排水都可使用塑料盲沟。

2.1.4、抗蒸腾防护剂

抗蒸腾防护剂主要用于农业、园艺、林业等领域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施用,有效抑制树体水分蒸发,尤其对反季节性树木移栽是提高成活率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措施。抗蒸腾防护剂是由环保型生态材料―――高分子网状结构及其分子间隙具有透气性,能够保证植物的正常呼吸与通气。在植物枝干于叶面表层形成超薄透光的保护膜,有效抑制植物体内水分过度蒸腾,最大程度降低因移植、干旱及风蚀造成的枝叶损伤,提高植物成活率,降低人工养护成本。将本产品直接倒入喷雾器具中,兑水40~60倍稀释后,直接喷施于植物表面,也可直接在窗口内蘸条使用。喷施以叶面为主,以干、茎、枝及叶背喷到位为好。施用量以见枝叶滴水珠为宜。施用时可与杀菌剂、杀虫剂、调控剂等同时混合使用。喷后8h内如遇到降雨,需在3d后重新喷施。喷施后如遇持续干旱,则隔5~9d再喷施1次,连喷2~3次,效果更佳。适用植物移植,苗木长途运输前后,以及在持续高温和干旱环境下的植物

2.2、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类仿真软件层出不穷,合理的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在园林工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园林项目一般采用3段设计方法,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无论如何设计都不能离开技术,例如:CAD软件技术、3D…Max软件技术。在工程设计时,可以先用CAD处理工程方案的平面,再利用3D…Max软件进行建模,再利用Photoshop的彩色渲染技术进行渲染,使得设计者能够通过模拟手段,观察建成后的园林,并对其进行分析,弥补在设计中的不足,从而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以及美观程度。在施工时,选择合适的技术来建设园林,综合考虑园林施工的成本、质量以及时间。对于建成后的养护工作依旧不能忽视,园林的美观以及绿化程度很大部分来源于养护工作的好坏。采用新技术能够更合理地对园林进行养护,以保障园木的健壮生长。

2.3、水回收利用技术

水回收利用技术是指将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到的雨水、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去除杂质后,将清水保存好,可以用来浇灌植物,能够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2.4、工业废渣及砌块应用技术

工业废渣和砌块应用技术指的是将工业产生的废渣进行回收再利用,制作成建筑工程材料。工业废渣在园林工程中应用较多,常见的是混合石灰、水泥、石膏、颜料等制成粉煤灰实心砌块,可用来砌筑墙或花坛。

2.5、合理配置园林景观中的资源

城市园林景观在实施新工艺时一定要注意科学、合理的施工以及长久发展。园林景观设计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当地环境、地质、气候、政治、文化、人文、水文、公众认知等多方面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应以保护为主,保留原有景观奇石及景观大树基础上进行新景观的开发利用,体现地方特色,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建设成本。在树种选择上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主要选择适应力强、运输成本低、绿化面积大的树种,突出地方特色,以乔木搭配花草灌木的方式进行栽种,注重针叶、阔叶等不同叶型树种搭配,这样既可使其功能性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又避免了单一树种过多、整体变得单调无趣,充满层次的美感和色彩的动感变化,满足审美需要。新工艺的实行要有一定的预知性,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应早作打算,这样才能合理调配园林景观中的各种资源。

2.6、软式透水管技术的运用

软式透水管主要分为三部分水管过滤管壁、支撑的弹簧钢线主体以及PVC管。软式水管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利用透水渗透的毛细原理,依靠纤维吸收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达到饱和以后进入管道内部汇集,然后进行排水,该技术和传统的滴水式排水法并不相同。软式透水管的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软土层改良技术中遇到的难题。

2.7、道路铺设和绿化道路绿化

应该打破传统的行道树栽植手法,采用创新式的隐替栽植方法。将行道树与其他植物和景点树搭配栽植,在起到行道树整体作用的同时,弱化规矩的平行栽植的人工感,使得园林道路周边整体意境更加自然、和谐。道路铺装可以采用切边铺装的方式,可以让地被植物与道路融合更为和谐一体,弱化边界连接。另外,可以采用鹅卵石或者山石进行收边,进一步增加局部效果的自然感,提高观赏价值。

2.8、次生绿化

次生绿化是在原有的绿化和景观基础上进行次生植物的栽植培养,以打破规矩,实现自然化,消纳园林景观的人工感。次生绿化的实现途径很多,首先可以在园林岩石假山上及周边播撒生命力强的野生草本植物种子,通过在假山和岩石上塑造绿景来缓解山岩的光秃之感,显得更加生机盎然。这些野生植物的出现不但可以打破园林景观的人工性,更可以使得各处景观衔接紧密和谐,融为一体,增加整体美感。其次还可以通过整体野生植物草皮移植和野生植物枝条嫁接、截干的方法来增添园林中的野生植物元素,增添园林的自然景趣。

2.9、强化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园林景观艺术效果

园林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应随着园林工艺的发展不断更新在积极加强对新工艺的认识的同时还应充分熟悉与了解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中各植被的特点等。例如,对生长习性不同的各类灌木、乔木以及各类花草品种等在此基础上在园林施工的植被种植中实现“花、草、木”的合理搭配协调不同植物品种之间的种植需求确保园林制备景观的搭配适宜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同时在新工艺应用中在园林叠石堆放等各环节都应考虑园林景观的审美要求以及叠石具体特点等,提升园林景观的美感。此外在园林新工艺的应用与引进过程中,还应充分尊重园林工艺的内在规律性特征在充分了解园林景观工程的景观效果要求的基础上做到新工艺的科学应用提升园林景观效应。

3、结语

在实际的城市园林建设中新工艺中的技术难点一直是施工人员想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更多的施工人员将其作为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重要目标根据实际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园林建设难题已经成为函需解决的问题。园林施工新工艺对提高园林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着重要的帮助,同时也是提高施工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因而对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探索工作仍需继续。

参考文献

[1]冷荣富,梁琳晓.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13.

[2]成作鹏,王翠.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技术难点[J].现代园艺,2014,08:210.

[3]孙奇伟,华萌.浅谈节能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3,06:147.

[4]胡晓松.园林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125-126.

上一篇:铁路信号设备故障诊断方法探讨 下一篇:现代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