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如何运用情境教学

时间:2022-09-21 03:47:0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如何运用情境教学

我们常说的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以及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模式既不同于教育学,也不同于教学论,它仅仅是依据教育学、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论原则,在认知活动中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愉快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一、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去营造情境,让学生们在创造的乐趣中来展现自己的个性

我们以前常用的传统的教学不恰当地让大脑接受过度教育,造成的结果便是使教学抽象概念化,这是我们所在的教学领域长期以来注重认知,忽视情感而造成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而情境教学通过情境的创设营造,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右脑,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培养直觉。右脑的激活十分有利于直觉的培养,而无意识的直觉可以说是一切发现的源泉。(2)训练感觉。创造在某种意义上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形象越是鲜明丰富,感觉越是敏锐,右脑越是兴奋,形象思维活动就越是活跃。实践证明,感觉的训练,使儿童对周围世界日渐留心敏感,因而拓宽了他们进一步认识世界的通道,并成为他们的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激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是真正引导儿童开启智慧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因为学生会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这种信念往往转化为一种积极向着教学目标的驱动力。

二、引入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动机

因为儿童的学习动机更多地被感情所驱使,所以情境教学强调在连续动态的情境中不断地维持、强化儿童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动机与情境之间持之以良性的互动。

三、凭借情境,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

美感教育是情境教学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1)带入情境,感知美的表象;(2)分析情境,理解美的实质;(3)再现情境,表达美的感受;(4)驾驭情境,诱发审美动因。而这些环节都是离不开具体的审美感受的。

四、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情感活动体现在多个方面,如(1)教师与学生之间。情境教学主张教师对儿童倾注真情,以敏锐的洞察力去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从而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渲染一种温暖和谐的、可以信赖的、充满自信的、无拘无束的情境。(2)学生与教材之间。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建立起美妙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3)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情境的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友爱亲密。他们在亲、助、乐等人际情境中相互切磋、合作互助、取长补短,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这就为学习语文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五、优化情境,在活动的乐趣中增长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让儿童活动,并不是追求形式的生动,而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让儿童在乐中学,趣中学,活中学,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训练强调操作情境中的基础训练,它包括以词句为主的基础训练、加强应用为目的的整体训练和结合感知为媒介的思维训练。

情境创设是一个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在此基础上,依据教材的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层次创设问题情境。常用方法有:

1、优化教学情境

在创设教学情境中,在实际操作中,要求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则不能各执一端,需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地综合地运用这些具体方法。

2、通过角色扮演来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有四种做法:(1)进入角色。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课文中选编的戏剧,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4)改编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4、播放动听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运用实际物体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际物体来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课文中所能涉及到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不熟悉的,实物一经展现,学生便能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是一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愉快教学。我们应该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上一篇:开卷考试下思想品德课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下一篇:C8051F320在的数字可调光衰减器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