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花秋林场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9-21 02:36:02

桐梓县花秋林场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 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处置难度高等特点。一旦发生森林火灾,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森林防火成为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讲述桐梓县花秋林场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桐梓县 森林防火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116-01

花秋林场隶属桐梓林场,位于花秋镇、容光乡、风水乡境内,面积近10000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000亩,90%以上为中幼林,森林覆盖率90%,活立木总蓄积8万立方米,林业产值1.2亿元。场内最低海拔1200米,最高海拔1610米,与周边三乡镇接界50公里,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25公里,林区分散,有9个行政村,19个村民组,700多户,3561人口插在林区内,林场现有正式职工2个,聘请护林人员5个,实施常年森林管护2000亩。

一、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火情发现不及时,主要原因是

1.1根据林区实际情况发现:林区98%以上的森林资源,沟壑纵横,有较多的林区小道,与当地群众耕作交错,频繁用火,巡山护林人员无法杜绝携带火种人员上山,再加林内大树遮掩,下有杂灌,一旦森林发生火情,极不容易发现。

1.2从巡护人员来看:一是有大量外出务工的青壮劳力,大多管护人员老龄化。二是林区森林管护人员大多为就近农民,农忙时森林防火便出现脱节现象。三是管护人员少,人均守护山林面积2000亩,往往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1.3从巡护责任来看:巡山管护人员,工资报酬较低,人均月收入不过90元,且常年以山为家,以护为业,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致使工作积极性不高;同时大多守护人员存在与已无关“谁烧山、谁受罚”的思维观念,导致森林防火工作意识淡化。

2.火情监控能力不强,其主要原因

一是林区周边群众生产用火多,安全意识淡溥,对生产用火管理不到位,常常无意识的引发森林火灾。

二是缺乏扑火经验。基层一线扑火人员一般没有经过专门扑火训练,一旦发生山火,只能靠蛮干、盲干,很容易酿成事故。

三是人力组织困难。林区人少分散,扑火人员很难在短时间组织到位。在加上当地群众认识不足,认为林场的林子不是自己的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

四是林区大多因交通不畅,导致信息不灵,一旦森林失火,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机构往往力不从心,只能靠基层救火,这严重影响扑救工作顺利开展。

3.防火扑火基础脆弱,其主要原因

一是林区消防通道建设不到位。武警官兵及扑火队员很难在道路通畅的情况下及时到达火情现场。

二是山区存在死角设备设施覆盖山区不健全,扑火很难遥相呼应,动态指挥,形成合力。重点区或未开设防火线。

三是制高点无望台建设,对林情、火情缺乏动态掌握。

四是林下附作物太多,火险隐患增强,防火隔离带砍伐未能全面落实,扑火极易失控。

五是扑火机具严重缺乏,扑火机具一般配置到专业扑火队、半专业队。而基层义务扑火队基本没有扑火机具,扑火只能是就地取材。

二、应对策略探析

林区基层森林防火工作,应在“三基”(抓基层、强基础、苦练基本功)上下功夫,在“六个建立”上做文章,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林区中幼林抚育,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方能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1.建立专职队伍建设。林区森林防火要切实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一是巡山护林队伍。要定地段、定时间、定任务,明确巡山护林人员负责权利;毗邻护林人员要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加强整体联动。要深化督查考核办法,严格巡山护林人员责任追究,要真正把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山、落实到人。二是建立专业、非专业扑火队伍。要树立“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思想,强化防火训练,提高实战水平;要配备配齐通讯工具并通畅,巡山护林人员要熟记就近扑火队伍联系电话,随时保持沟通联系;要切实加强民众扑火基本知识宣传教育,配齐配强消防设施,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好仗、打胜仗的一切人力和物资准备。

2.建立联防体系。要充分发挥“一方有灾,八方支援”精神,和地方群众处理好林场和地方的关系,建立和完善联防机制,实行不定期情况通报,并严格按照森林防火规定,“谁烧山,谁赔偿”、“谁所有、谁支付”,适当支付联防单位及人员扑火费用。

3.建立基层责任制。一是要完善责任制度。目前,森林防火责任书只与林场与林业局签订却很少签林场护林人员,无逗硬的奖勤罚懒措施,大多流于形式、应付了事。因此,在森林防火责任书的签定上,即要有软件,又得有硬件,防火责任才能落到实处。二是要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巡山护林人员重要职责,实行报酬与防火责任挂钩。

4.建立基层防火应急预案。林场应以工区为单位,编制防火预案,要从火情受理、人员组织、物资调配、火场指挥、应急管理等,研究制定一套完整的可行性的方案。以致临危不乱,从容指挥,科学扑火,将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5.建立宣传教育台帐。要制定年度宣传教育方案,分时段、分批次、分侧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进校园、进村社、进社区活动,不能留死角,在明显位置设置森林防火宣传牌。

6.要采用物质与精神奖励的办法,对森林防火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章,以此促成护林防火的良好氛围;对纵火人员、有火不救人员要坚决依法处理,绝不姑息迁就,按照《森林防火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坚决打击。

7.加强林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给合林区公路建设开设重点区或防火线,在林区制高点建立1-2个防火望台,

8.加强对周边生产用火的管理。落实野外用火责任制。

9.利用工程项目抓好林区中幼林抚育,清除树木枯枝层和地被杂草、灌木、减少火灾隐痪。

参考文献

[1]吴幸城.谈国有林场目前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农业,2013,01:151+150.

[2]邵明才,徐兆田,曲丽红. 乡镇森林防火问题策略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3,34:19.

作者简介:夏科 (1968.6-),男,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助理工程师,专科,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

上一篇:关于兰考县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 下一篇: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