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农机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2-09-21 01:28:28

塔城市农机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摘 要] 近年来,农机化得到快速的发展,各个地区的农机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减少农业劳动时间和人力的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塔城市农机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以后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农机化 发展 思考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10-02

农业是塔城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是农机化发展较早,较快的城市之一,农机化程度较高。是新疆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一、塔城农机化发展的现状

1.农机总量稳步增加,装备结构逐步优化。截止2011年,塔城市农机总动力253859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8687台,其中大中型达到4071台,小型拖拉机达到4616台,配套大中型农机具9766部, 小型农机具6835部,联合收获机221台。除小型拖拉机减少363台,小型农机具没增长外,其余机具均增长5.6-13.6%。

2.农机作业量增长,农机化水平得到提高。2011年塔城市耕地总面积137.4万亩,机耕、机播面积137万亩,小麦机收55万亩,玉米机收41万亩,打瓜机收22万亩,油菜机收1.88万亩,其他作物机收面积2.7万亩,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6.8%。

3.农机化经营效益现状。农机化经营总收入17041万元,由于油料和农机零配件价格上涨等因素,比2010年增加303.77万元,增幅不大。

4.以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为重点。主要抓好农机新技术、示范户、示范村、农机大户等,做到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特色种植业配套生产机械化技术和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等为重点的机械化技术。

二、农机化发展的特点

1.农民对农机化的投入加大,投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过去农民认为发展农机化投入资金多,回收期限长,投资热情不高,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特别是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增强了农民的购买力,从而调动了农民购买机具的热情。

2.农民科普意识增强。对新机具、新技术需求增多,农业机械化结构紧紧围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优化,农林牧机具和农牧产品加工机具综合发展,围绕农牧业新技术、新型配套农机不断涌现,并随农机化水平的发展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农机推广部门对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的增强,便农民实实在在减受到掌握科普知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基本途径,在亲身实践中提高了对机械化重要意义的认识。

3.机具购置呈现多样化趋势。由于多数农户经营“小地块”一首先满足自身需要,并适当增加服务收入,小巧灵活,一机多用以小型机具的价格低 ,便用方便的优势受到农户,欢迎,农机经营户,农机大户则以购置大中型机具为主,大中型机具虽然价格高,投入多,但作业范围广,使用周期长,利用率高,投资回收期也不会太长,因此也呈现增长趋势。

4.农机服务领域逐步拓宽。农牧机械由单纯为农牧业生产作业向各行各业发展成为农村牧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机与农艺结合程度有待提高。如玉米标准化行距种植,虽然已大力宣传标准化行距种植的好处,但效果不明显。铺膜播种机械一机三(四)膜机在大力推广之中,但仍有大量小型一膜机在使用中,是大多数农民仍按以往习惯进行种植。另如机械深松,塔城农民对机械深松意识不强,对花钱搞深松积极性不高,因此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程度有待提高。

2.农机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进一步深入,推动了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大中型农机具的效益和提高农机户的收入成为重要课题,如何保障大中型机具的作业量是重要一环。因此不仅需要进行农机的规模化经营,同时也应进行土地整合,需要促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也将促进精细化农机作业模式的发展。

3.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不均衡、效益低,一方面不少农民文化层次低,科技知识了解不多,不能正确使用农机,导致农机故障多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足,农机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

四、农机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发展农机化,要做好农机技术示范,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要求先试验后推广,避免盲目性,因此,其适应性如何、可靠性怎样、科技含量高低,要通过试验,根据适应实际情况、实用推广价值,用试验结果来论断其推广的可行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用帮、扶、引的方法树典型,做示范建立机械化技术示范区,让农民看到机械化的效益,从而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的进程。为确保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应建立农机新技术推广试验基地,为农机新技术引进、开发推广 坚实基础。首先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要进行“四性”试验,使其性能符合当地生产条件,发挥机具本身效能;其次为节支缩源、减少浪费,要确保新技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2.发展农机化,要积极争取政府对农机工作的重视。农机化技术的推广需要各方面的协调 才能在生产中生根、开花、结果,要依靠农机推广部门宣传示范,依靠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必要的行政推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成功实施。

3.发展农机化,要坚持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农艺是做好农机新技术推广的基础,农业机械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是实现农业机械化操作的手段,因此首先必须满足农艺的要求并与之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取得最佳效益。

4.发展农机化,要在效益农业上做文章。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农机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发展农机化就必须在这方面努力探索,要引导农民特别是农机大户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开展先进技术的推广探索。

5.发展农机化,要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农机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机服务网点建设,乡村基层组织应配合农业,农机等到相关部门,引导和帮助农民培育和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推进集约化生产,为实现规模机械化经营创造良好条件,提高农机作业效率,降低经营作业成本。

6.加强技术宣传培训。提高科技人员推广示范水平,为保证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推广,对农机人员进行培训,一是加强对县乡农机科技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科技人员的推广示范水平。二是通过召开不同规模和层次的现场演示会,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对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

7.加大农机技术推资金的投入。提高农机队伍素质,健全完善推广网络,加强乡镇农机站建设,充分发挥基层作用,实行全程系列化、全方位、立体化的推广和服务模式,在推广新技术新机具的过程中,许多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亟需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加大对农机技术推广资金的投入。

参考文献

[1]覃录胜. 象州县农机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 广西农业机械化,2011,02:25-27.

[2]王彤芳. 河津市农机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 农业机械,2013,10:95-96.

[3]于海. 威海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

上一篇:塔罗科血橙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下一篇:家禽传染病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