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21 12:56:47

浅议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 本文首先讨论了中专学生的特点及学习动机,指出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中专学校生源产生了影响,中专学生基础差、学习动机不强,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之后重点从非智力因素来谈及怎样引导和教导学生进行学习。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英语教学 作用

随着教育体制不断变革,高职的兴起、大学扩招、高中扩招等都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素质产生影响。这对中专生的英语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对此只有找准特点,找到相应的办法和教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大体说来,中专学生有以下特点。

(1)缺乏学习动机。大部分中专学生入学英语成绩不佳,有部分是抱着混张文凭的目的而来。因此,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主动性不够。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中专学生虽然基础差,但他们学习目的明确,上中专学校的目的就是要学一技之长,以求将来在社会上生存立足。这一特点,正是我们开发英语课程模式时须充分考虑的问题。

(2)自我约束力不强。由于他们基本上是未成年人,思想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往往会把入学前的一些不良习惯带到学校里来。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境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

针对以上状况,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导中专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树学习信心呢?我认为,智力因素在教学中虽然重要,而且由于智力因素是一个非可控因素,教师无法左右其智力的发展,但还是可以从非智力因素方面来考虑,通过情感等因素来改进教学。以下分别从教师和学生出发,谈谈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师应鼓励学生打好基础,树立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提出了“情感过滤”学说,他在这一学说中指出,学习者对语言材料的输入并不是全部吸收,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自信心等各种心理因素对语言输入有筛选作用。他提出,一切语言输入只有通过情感过滤器才能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并为大脑所吸收。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感染和心理催化作用。在多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发现,中专学生普遍存在自信心受挫的现象,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对英语学习有畏惧感,厌学情绪严重,英语学习困难、被动。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厚此薄彼,多鼓励、多关怀、多表扬,相信学生的潜力,这样师生会产生情感共鸣,学生会从爱戴老师转化为热爱英语学习。而教师广博的知识,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学的艺术,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去感染、吸引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我的英语课中,每节课的复习时间我会让学生开展个人竞赛,抢答出英语单词、短语的发音及拼写。学完对话后,我会让学生上台表演,如:A:Hi,Susan,Long time no see.B:Yes.I’m just back from London.在这个对话中,经过学生的表演,可以加强对long time no see,all over the world等几个词汇的记忆,并且突破了学生的心理自我设限,提高了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对话、勇于自我展现的能力。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轻松和谐的英语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使其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联想,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学习,从而使学生克服畏惧感,逐步养成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制定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是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环节。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动因。学习动机如何,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的好坏。提升中专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其他类型的学生一样,中专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表层兴趣,表现为学生一时的兴趣,这种兴趣往往不持久。这就要求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的这种表层兴趣延伸到兴趣的第二层面――深层兴趣。深层兴趣是指学生内在的兴趣,是一种持续的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们重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及以后的工作中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创设英语学习的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在中专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经常制作课件,通过听觉、视觉的刺激,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品味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学习西餐厅里点菜的对话时,我先用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课件介绍了几组西式食品,告诉学生什么是头道菜,哪些是主菜,哪些是甜点,讲解上菜的顺序。然后选两名学生来分别扮演侍者和顾客,并让学生学习掌握“Good evening,Can I take your order?Um,I’m not ready to order yet.Can I take a minute or two?”等点菜日常用语。经过分组让学生练习,然后再表演,让学生沉浸在语言交际的快乐中,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高,在互动游戏中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学习的效果也大大地提高了。

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持学习兴趣、锻炼学习意志的重要因素,是培养和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有效保证。

学生在英语习得的过程中,只有形成学习英语的各项良好习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提高。用英语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英语建立直接的联系,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养成学英语时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通过从听不懂到听懂、从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从重复原句到模仿表演的过程,逐步产生对英语的良好感觉。通过模仿,才能把别人的体验转化为自己的感受,由陌生到熟练、由模糊到明朗。例如在讲授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可以选用实物进行比较:The tree is taller than that one,the tree is the tallest tree in the school.并让学生理解其义,反复诵读。就这样,通过对语言的自我感受和领悟,学生可以在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中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形成对语言的顿悟。另外,教师应让学生做语法练习。当然,过多地强调语法练习,会使一些学生感到枯燥,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将语法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来讲授,并让学生多阅读难度适宜的短文,先行查阅生词,再辅以老师的适当讲解。这样,学生便会把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联系起来理解和运用,学生的语感也会逐渐增强。最后,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触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感官,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可以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电视系统,每周定时定量播放英语名歌名曲、收听英语广播、收看英语电视节目等。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功,20%取决于智商,而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情商。这就足以证明,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成就取得的关键不完全取决于智商的因素,而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实情表明,智商不能代替情商,孩提时被认为是高智商的,长大后并不一定成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在孩提时也不一定是小神童,但经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却可以成为世界名人。由此可见,智商虽可为学习打下基础,创造良好的条件,但不等于能学好知识。专家们普遍认为,人的智商一般情况下很难改变,但非智力因素――情商可以在人生的长河中得到培养,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得到提高。非智力情感因素是英语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中专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中专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中国医疗前沿,2009,(6).

[2]汪海.浅谈中专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今日科苑,2009,(4).

[3]王琼.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成才之路,2009,(15).

上一篇:基于图示理论的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读前活动... 下一篇: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定位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