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舞蹈教育对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意义

时间:2022-09-21 12:36:57

探析舞蹈教育对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意义

摘要:舞蹈是一门艺术,是人类的生物性本能和社会性特征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是社会现实生活和文化艺术升华的结晶,并预示着舞蹈的社会交流功能。本文通过人类的舞蹈相互沟通、传播情感,体验人类美的情怀,提高舞蹈技艺,增强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向人类的羌感追求,升华人格的真善羌,拓展国民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舞蹈教育;国民;综合素质

一、舞蹈教育与国民综合素质的关系

舞蹈从意义上讲,它既是人的生物性本能和社会性特征合理结合的产物,是人性自然展现社会生活和艺术升华的结晶。舞蹈的社会性特征预示着舞蹈的交流功能,人类通过舞蹈相互沟通,传播情感,体验人类爱美的情怀。它使民族文化的价值扩展到世界文化的大范畴之中,是舞蹈具有世界性、同一性的原因所在。因此,舞蹈教育的本质内涵一是在于昭示人类对美的自然需求和审美欣赏,提高个人的艺术素质;二是在于传播人类情感的信息,陶冶人类的情怀,提高社会的整体艺术境界,从舞蹈教育的本质内涵观点出发,一是在于提高个人对艺术的欣赏与参与能力,如通过舞蹈教育提高人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满足人对美的高层次的追求;通过舞蹈训练达到强身健体、美化身段的目的,从而提高人对自己的欣赏和自信心;二是舞蹈对人类社会的情感交流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展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类的共鸣。当我们以美好的、生动的、诗一般意境的舞蹈来进行交流时,让我们体验到的是对人类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以及对人生的珍重,因此,舞蹈教育于国民素质的意义在于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对人类思想境界的完善与升华。

二、在舞蹈教育中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途经

(一)开展小学的舞蹈教育

小学舞蹈教育的主旨是通过创作、训练、表演,对小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的教育,开挖他们的潜在能力,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打好扎实的基础。舞蹈训练可以锻炼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小学生的社会模仿能力,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舞蹈表演可以培育小学生的艺术美感,提高人的欣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开展中学的舞蹈教育

从人生的发展阶段上看,中学阶段是人生最初的定向阶段,也是最富有幻想最迷茫的阶段。在此阶段中青少年墩生的生理从不成熟到发育成熟,是人一生中身高、体型体重从小学生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期,在心理上青少年从缺少自我认识发展到具有良好的自我角色认同能力,因此,这一阶段的舞蹈教育重要的课题是以体型训练和角色认同训练为主。体型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有发育健康、体态匀称、举止优雅的体型;角色认同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学会认识自己,接受别人,学会与体验男女之间正常交往带来的欢娱,形成健康心理。通过舞蹈训练和表演,无不流露出对自然美的追求,蛰居着人类心灵的内涵,骚动着抒情表达的渴求,从而折射出理想主义的耀眼光芒。

(三)开展大学生的舞蹈教育

大学的舞蹈教育是对已经成人的青年所实施的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把对青少年实施养育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而大学是实施美育、开展普及性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舞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的舞蹈教育概念应包含专业舞蹈教育和非专业的普及性舞蹈教育。如大学开设的舞蹈选修课,受到了非专业学生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拓展艺术视野。我们有意识地启发他们自编自演小节目,运用自己的肢体以及多人的肢体,用定格与流动造型的方式,加上节奏与动态的变化和连接,结合物体的依托和对音乐的理解,编排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舞蹈造型,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组建大学生舞蹈艺术团,创造性和灵活性开展活动。这些学生不仅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而且带动了各自学院舞蹈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了舞蹈技艺,增强了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和团体协作的精神。通过大学的普及性舞蹈教育不仅收到了上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使学生保持优美的个人体态,建立美好健康的人生观,认识生活,认识世界,从而产生强烈的以人类美感的向往与追求。在生活中创造和散发着浓郁气息和多姿多彩的画图中寻找到美的舞蹈,品味生活中的甘露,滋润精神的乐园。在感受中发现美、表现美,升华出对真善美的良知和对生活的憧憬。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舞蹈教育

群众性的舞蹈教育是全社会公民的舞蹈普及和欣赏提高教育的主要源泉,它无法通过正规学校来完成,但它却有着最广大的市场、最深厚的基础。这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里有着雄厚的基础,这里充满了无尽的热情,这里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它不仅是舞蹈教育的主要实施场所之一,亦是舞蹈教育工作者展现和发挥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它是舞蹈金字塔的底座,是舞蹈火山中喷薄欲出的岩浆。

群众性的舞蹈教育有着比学校舞蹈教育更生动、广泛的多样性特征,既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又易于参与,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和普及效果,在城乡文化广场、公园、社区等群众性舞蹈开展得红红火火,由于专业舞蹈团体有限,群艺馆人才分布到了企业、学校、街道等单位,推动了广场企业舞蹈文化和社区舞蹈文化的超前发展。这些人不仅参与社区和市内外的舞蹈演出比赛,而且还承担各自单位的舞蹈普及与培训工作,是社区舞蹈普及和教育工作的栋梁。带动着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社区的群众自娱性形式多种多样,“大家乐”式的自荐表演舞台活跃在群众各阶层,表演者自编自演,气氛热烈,为打工阶层提供了健康活泼的场所;广场、公园文化的蓬勃兴起,为舞蹈开拓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活跃着一批舞蹈爱好者。形成了独有的广场舞蹈文化风采。舞蹈已远远超出了自身形式,不仅锻炼了身体,也达到了充实生活、广交朋友、构建和谐社会。

三、开展形式多样化的舞蹈教育活动

学校舞蹈教育和群众性舞蹈教育都是全民性舞蹈教育的关键所在形式,一是学校和群众性舞蹈教育共同组成舞蹈文化为一体的主阵地,它以普及性、多样性、形式为一体而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同时也给实施全民舞蹈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沃土。它对于提高全民的文化艺术素质,”实施全民艺术审美教育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学校和群众性舞蹈教育,有利于增进人们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互动,引导人们朝着健康、活泼、和谐的生活方向发展。三是学校和群众性舞蹈教育,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实施民族民间艺术普及教育,增进民族和谐与团结,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学校和群众性舞蹈教育,掌握舞蹈知识和基本技能,自编自演、自教自乐、抒发感情,放松自己。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而健康的宣泄与放松途径,陶冶情操,获得感官和精神的快慰。

舞蹈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是舞蹈专业工作者的事业和追求,也是实施国民综合素质教育的根本立足点,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也在于用舞蹈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教育国民,达到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目的。

上一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音乐欣赏的作用 下一篇:艺术设计专业“启迪创意\注重实践”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