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时间:2022-09-21 12:35:46

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标》给我们近来的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语文教育究竟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途径来进行的,学生所面对的是教师、教材,所活动的范围是教室,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远远达不到社会所需。形成这一严重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对语文这门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综合评价。所以,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它指的是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其中“说”和“写”是核心。这些能力是一种技能,必须经过有针对性的广泛实践才能形成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机会来自哪里?一是课堂,二是课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但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还要利用好课余时间,让学生通过更多的语言材料来丰富积累,发展语言,通过更多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学习语文,提升语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创造实践的机会

比如,低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记住课文的内容,经常采用的做法是让学生回家将故事内容讲给家人或小朋友听。这种做法,无形中就给学生创造了实践语文的机会。学生在实践语文、巩固知识的同时,增进了与家人朋友的情感,而且又能获得自我发展的成就感。笔者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每次班级干部改选之前都事先通知学生,让学生在课外先进行自由的交流和讨论,等到改选会推荐班委的时候,学生便能说得头头是道:我们组推选许秋琴同学担任劳动委员,因为,第一,许秋琴同学学习成绩优秀,她在开展班级劳动方面工作的时候不至于影响到学习;第二,许秋琴同学平时乐于助人,比如宋任凯同学上次生病请假,许秋琴主动给他讲解数学习题,符合担任班委的基本要求;第三,据我所知,许秋琴同学平时在家能主动做家务,而且她担任星期三值日组长时,每次值日工作都能完成得很出色,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她的能力没有问题。所以,我们要推选她担任劳动委员。此外,教师对学生每篇课文的课外预习工作可以明确几方面的要求,充分利用好学生课外预习、实践语文的机会。可以布置学生查字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关于文中的地名、人物可以通过询问家长、上网查询预先作一些了解,既能消除学生预习时候的盲目性,又能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帮助学习,提升语文能力。

二、拓宽实践的层面

对于学生已学的知识,要不断地温习巩固,要避免机械地重复记忆。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运用,从而达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我能力的目标。要着力营造开放的语文实践环境,畅通课内课外密切联系的通道,联系实际运用语文。把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广泛地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去。这样的实践机会是很多的。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定期将家里的药品归类,学生在给药品归类的过程中必定会读“药品使用说明”,自然会运用到所学的语文知识。在家里可以让学生开具一周自己想吃的菜单;鼓嬲B些经常给敬老院孤老寄贺卡的学生;鼓励学生定期给远方的亲戚朋友写信,告诉他们近期自己的学习、家人的情况、有意义的活动、表达美好的祝愿;教师可以给学生的写信活动创造条件,比如给他们寻找年龄相仿的笔友;组织学生为校园内的植物做简介牌等。这些实践活动都不必教师、学生太多地谛睦土Γ而且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会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语文学习的乐趣,这对他们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活动虽小,但我们只要用心思索,必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找到更多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实践活动。

三、明确实践的目标

教师布置的每次课外实践活动目标必须要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于活动目标的制定可以通过集体讨论等形式,要尽可能采取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但在学生活动之前对于活动目标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了目标才有行动的方向。如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教师要指导督促学生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目的地开展课外读书活动。我们可以开一个小型的讨论会,民主的制定方式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师可以明确提出来这次讨论会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具体的要求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确定。一是阅读量的问题,可以通过部分学生的阅读量的调查反馈,确定最低的阅读量要求,最好以每天的阅读量为要求,这可以促使学生逐渐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二是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制定阅读的计划,包括读物的选择,每天什么时候读书,每次读多少页,一个月或者一个学期、一年读多少书;哪些书我是感兴趣的,哪些方面的知识我还很薄弱需要补充。这些需要根据个体的实际来制定。读书计划要制定得细致一些,各个方面的要求要考虑得周到一些。可以让学生根据读书计划有条不紊地指导自己的读书活动。三是阅读方法与要求,哪些读物需要精读,精读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如字词句篇需要积累,重点语段需要体会含义,写作方法需要模仿等等;哪些读物只要略读,如何略读,略读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等,都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给予渗透或给予专门的指导。四是要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在讨论会上可以确定定期开展晨间故事会、讲故事比赛、班级读书交流会、读后感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完成一个阶段的读书活动。

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提出了全新的语文教育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指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那就是实践。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并以此来指导语文教学。相信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充分利用语文实践的机会,把握好课内课外实践的时机,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必定能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上一篇:试论基于 “实习场” 理论的幼儿游戏实施要点 下一篇:优化小学语文中写作教学的“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