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源 以心育心

时间:2022-09-21 12:20:20

摘 要:“以爱为源,以心育心”并不是单纯的自己付出就可以了,而是要将爱渗透到教育中去,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勇于担当的好孩子。

关键词:爱心; 自信; 教育; 人格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81-001

“以爱为源 以心育心”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这么多年来,我一边教学,一边品味,一边实践,这使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教学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我总认为就像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的“当老师如果不当班主任就不能算是当老师。”有人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既繁琐又麻烦,好多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可我觉得只有当班主任才能让自己找到当老师的感觉,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

记得在我刚开始参加工作时,教的第一届学生,我觉得每个孩子都那么可爱,我爱这些孩子,所有的事我都愿意亲力亲为,包括打扫卫生,我都自己去做,想让孩子们多些时间学习,听到别的老师说自己班的孩子有问题时,自己都很不愿听,经过了大概有一年吧,我发现这样让自己很累,而且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比较自私,我开始反思自己:这样对吗?自己付出了爱为什么没有换来孩子们的爱呢?经过向别的老师请教,我发现“以爱为源,以心育心”并不是单纯的自己付出就可以了,而是要将爱渗透到教育中去,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勇于担当的好孩子。

一、完善自己的人格

教师的职业本就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的内心是满足的,是幸福的,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奉献,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但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不少人却偏失了自己的追求。有的老师为了一点私利竟公然向家长索要财物,甚至以家长的送礼与否觉得孩子能否担当班干部,能否坐在班级的前面位置……我们知道教师这行干的就是良心活,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令我们不耻。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但在涉及学生人格的方面、特别是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方面教师的作用无法取代。“教书育人”就是一名教师的责任,我们应对的起自己的良心,无愧于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让教师的形象发挥人格的魅力!

二、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要从各方面培育人,那么他首先要在各方面了解学生。”教师付出的爱,要让学生能切实的体会到,体会到老师是为他着想,是为他好,这就需要经常及时的与班里的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同时,在与孩子谈心时要让孩子知道你是为他好,你是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孩子有什么问题就会乐于与你分享。我们班有一个孩子,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谈,但学习比较稳定,当我发现他有段时间听课出现思想不集中时,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的询问,一开始他不愿意说,但经过多次的开导,他明白了老师是为了他好,想帮助他,于是他敞开心扉,将自己的心事告诉了我,这使我能及时的帮助他解决了问题。同时,我还会经常利用班会、队会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一些有关爱的问题,教育学生学习不是目的,要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三、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每个班的孩子都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应当具有针对性的,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赋予具体的爱,尤其对后进生多给予一些关心和爱护。因为人们往往爱品学兼优的孩子,但对后进生就会缺乏关注度。但是要知道讽刺挖苦只能给这些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与爱护,我们只有把爱融入他们的心田,让他们感到教师真正地关心他,那么他就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和劝告,容易改正自己的问题,解决起来就会更容易。而且孩子也会变得开心快乐起来,变得会乐学爱学。

总结我这些年来的教学工作,最大的收获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现在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发怒,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每当此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让孩子们乐于学习,乐于奉献的环境。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去爱每一个孩子。与孩子们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以爱为源,以心育心”。这种思想促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当家长把可爱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时,这就是对我们的最大的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我们面对的全体学生。

上一篇: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读书识字 下一篇:数学教学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