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绘画中的理想化形态

时间:2022-09-21 11:48:56

毕加索绘画中的理想化形态

【内容摘要】人们早已运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毕加索及其绘画作品,但当我们从形态的线索来审视其绘画作品时,才会真正体味出毕加索绘画中的内在规律。毕加索的绘画摆脱了对自然的模仿,建立了一种新的时间、空间塑造方式,以理性的、本质的、理想化的形态表现了客观世界。文章从超越现实的形态、来自心灵的形态和有生命力的形态三个方面,就毕加索绘画中的理想化形态进行探析,以求更深入地理解毕加索的绘画艺术,并进一步启示我们的艺术创作和设计创新。

【关键词】毕加索 理想化形态 超现实 心灵 生命力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easso 1881—1973)是西班牙著名画家,也是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绘画的开创者之一。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运动和流派,其绘画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表现方式,以此形成了超自然的画面。其中,碎片形态的有机组合,用心去观察世界,以求本质地理解、分析和表现客观事物,是画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尤其到了1909年之后,立体主义绘画更明显关心块面的分割以及单色系中层次的变化,从而更加凸显了画面形态的理性化和理想化。本文针对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几件作品来研究其绘画中的理想化形态。

20世纪初的10年间,欧洲在先进科学的推动下,其哲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革命性的思想,各种传统观念逐渐被抛弃。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毕加索受益于当时的文化成果,拥抱着各种激进的理念,穷尽了各种革新思潮精髓,使其绘画中诞生了理想化形态。毕加索绘画中的理想化形态,是其革命性思想引导其绘画手法不断变换的结果,而每一次艺术手法的变异,都给绘画圈乃至整个世界带来巨大的震惊和启迪,并且其绘画思想和作品的影响至今而不衰。其中,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在立体主义绘画作品中实现了对自然形态的重构,以此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理想化形态。

看毕加索的绘画,我们仿佛处于一个崭新的世界之中。毕加索是绘画形态的支配者,其绘画作品以一种主观的、结构的、和谐的力量,使观赏者恍然进入一个自由及随心所欲的空间,一个神秘且充满浪漫的理想化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不但展示了画家对其内心世界的表达,也展现了画家对无限世界的向往。

一、超越现实的形态

毕加索是一位善于创造新形态的画家。在其绘画作品中,多以超现实的方式将主观思想与客观物体融合,将不同时空的物象同构,将画面的空间与自身的知觉空间共存,从而构造了一种富有隐喻和理性之美的幻化形态,以此刺激人们对其绘画作品不断地进行新的阐释。

早在立体主义形成之初,毕加索就开始探索绘画中的形态问题,他在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的少女》(图1)就是一件标志性作品。“亚维农”是巴塞罗那红灯区里一条有名的街道,画面中的五位裸女是这条街上一家妓院里的。表现是西方现代绘画中的内容之一,而毕加索对此却有了创造性的开拓。在《亚威农的少女》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画面超现实形态的塑造已经成型:一个运用场景和人物构成的画面,背景的虚与人物的实的差别消失了,而是以“平面”和平等的姿态构成了一个跨越现实的新异空间,这一空间仿佛来自悠远的古代,又向遥远的未来延伸,也因此对人们的审美观进行了一次再教育。

《亚威农的少女》是毕加索绘画艺术的转折之作。在画面中,毕加索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法则挑战,即以出人意料的联想在一个画面上,主要是右边两个少女的造型上,同时表现了正面、侧面和斜切面,使观者和绘画对象之间形成了不对等的心理关系,体现了在平面上强化立体和结构的特性以及对超现实形态的追求,实现了对绘画形态的新理解。毕加索在这个时期深受非洲古代伊比利亚半岛和埃及艺术以及东方艺术的洗礼,使之在《亚威农的少女》这幅作品中,无论是人物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并体现了空间重组和结构变异的特征,表现了物象重叠、交错的美感,既体现了画家组织和控制画面的强大能力,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个遍布理念的领域。不仅如此,人体的比例和人体有机的完整性、连续性也遭到了否定,尤其是画面右边两个少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和体态,不但具有原始艺术的特性,更主要的是它展示了画家对超现实形态的崇拜以及强烈的表现欲。这幅作品毋庸置疑地证明毕加索在审美上所具有的先锋精神,并且此作品也被人们视为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以及立体主义的开端。

“上帝创造的每一件东西都可供艺术家挑选、配置”,这是立体主义的名言,也是形成超现实形态的必由之路。将不同环境中的事物根据画面和画家的需求进行重构,为一个主题服务,是形成超现实形态的重要手段。在“立体主义”绘画时期,毕加索一直借助想象的交织和幻想的神奇力量将同一概念贯穿于所有画面,将静物、风景、人物等以各种不同的角度有系统地堆叠,使之平面化、符号化,努力“不能使自己沦为客观现实的奴隶”,并通过减弱对色彩的追求来凸显时空的超现实性,以此表现事物所隐含的精神属性。

对形态的超现实处理是构成毕加索画面特征的重要符号。这种对客观世界进行理想化的再创造,使绘画的方式得到了扩展,也为有限的绘画素材拓展了无限的创作空间,使其绘画中的形态具有了新的审美价值和更深刻的意义内涵。

二、来自心灵的形态

在毕加索的绘画作品中,对画面形态的象征性塑造以及对节奏、旋律的微妙处理映射着其心灵的自由空间。形态是构建画面的基础,有了形态就有了画面的结构,毕加索用心灵对画面的主观化组织,使其笔下的形态构成了一个充满神秘而深刻的空间,并注视着观者,从而让观者感受到了画家心灵的自在空间。

在对《格尔尼卡》(图2)的形态塑造中,就充分体现了毕加索心灵的状态。据资料记载,1937年4月26日,因内战,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并屠杀无辜的居民。当时,毕加索受邀正准备为西班牙参加193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绘制壁画,听到这个消息后,出于对暴力和野蛮的愤怒,毕加索立即以这次空袭事件为内容创作了《格尔尼卡》这幅壁画作品,以此鞭挞法西斯。《格尔尼卡》的画面规格较大,并且只用了黑、白、灰色来表现所有的形态,由此使画面既壮观又充满了恐惧和悲惨气息。在其愤怒心情的支配下,这幅画的创作完成只用了一个月,却完整地表达了揭露法西斯罪恶的主题。应该说,这件“日记”式的作品,是基于心灵深处呐喊的创造,记录了画家当时的心境,展现了画家的灵魂。

人道主义天性使毕加索的心灵与绘画彼此交融。《格尔尼卡》并没有直接表现飞机的轰炸过程,也没有正面出现法西斯的狰狞面目,而是由七组符号化的形象构成,却给观者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舞台似的画面空间里有燃烧的门窗、痛苦的人体、破碎的雕像、柔弱的花朵、嘶鸣的骏马、愤怒的牛头……尤其是画面中央一匹受伤的骏马,其身上被扎了一根斗牛用的长矛,一条腿已经弯下,极度痛苦并仰天长啸。似箭的舌头好像在声讨战争,扩张的眼睛好像在怒视敌人,无疑,此形态在这里象征着无辜的受难者。而马右边的女人,则表情惊恐,其右侧的手已完全变形,另一只手从头顶伸出举着一盏油灯,此形态不禁让人联想到纽约的自由女神,它是在为人们带来光明,还是在茫茫黑夜中寻找希望?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炼狱般的惨状,构成了悲剧场景,展示了战争的罪行。这看似是一场梦,实则表现了画家心灵深处的痛苦和对法西斯的愤怒!这也是《格尔尼卡》强大力量的来源,也由此使《格尔尼卡》这幅作品具有了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形成这样的视觉效果,原因是毕加索没有按照物的外在形状来审视画面形态,而是让世界围绕着他的心态去转动,是形态与心灵完美的结合。也许,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位画家能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创造力和坦诚之心去自由塑造自己心灵的形态,并以心灵的力量感染观者。

“自然是不存在的”,这是对立体主义绘画形态意识的解析。把事物设定为“不存在”,然后随心所欲地变形、组合,使毕加索的绘画形态充满了心灵上的自由和痕迹。展现画家的心灵应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本质,将事物设定为非存在,以此削弱自然的现实性,即成就了毕加索笔下的理想化形态。

三、有生命力的形态

立体主义认为,我们必须回归人类所共有的精神本性,让绘画形态充满活力。毕加索是这一观点的执行者,或者说,体现生命的精神是毕加索绘画创作的主旨。也可以说毕加索的绘画形态模式是经过思考的、充满生机的形态,归根到底是生命诞生的形态。

立体主义同时还认为,“你用理念去经营,去引导,当你画得够力、够结实,它便自行发展;它已漂浮起来,不再需要理念去支撑,像船一样摆脱束缚,展开自己的生命。”毕加索1932年创作的绘画作品《镜前的女人》(图3)即是如此,这是一幅形态极端自由,而且线条、笔触和色彩又充满活力的杰作。画面中,女人的形态被规范成各种圆形:圆形的脸、镜子、、臀部以及圆形镜中的反映物等,镜中镜外的圆形组合,构成了一个富有动感和装饰趣味的有机画面,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现代化的视觉元素,同时也表达了画家对客观世界中生命状态的认识与理解。在这幅画中,古典美的形态虽然展示了“宁静”的生命气质,使自信的少女格外动人,但曲线、色彩、图案有力而生动地配合,又使少女彰显了鲜活的生命力。尤其是曲线的活化处理,使整个画面荡漾着诗一般的节奏且弥漫着生命的气息。表面上看,少女正沉迷在对镜中自己形象的凝思之中,但人物的正面、侧面以及不同空间的形态组合,在其本身就具有独立意义和能量的笔势技巧的支持下,又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血液”在急速流动的形态和充满生命激情的神话或预言,由此赋予了作品显著的唯美性和生命的内涵以及人性的光辉。的确,一件经典的绘画作品,总能在画家所创造的富有生命力的形态中达到生命的永恒。

“平坦的几何学画面,搭配立体主义的构图,加上修正的物体比例,细部描写采取非传统的远近对比方法,不是追求写实而是把物体解释为有生命的,以拟人的演示呈现物体的生命及情绪。”这种对立体主义作品的描述,我们还可以从毕加索1910年的绘画作品《弹曼陀铃的少女》(图4)中找到。在表达方式上,与《镜前的女人》的圆形元素相反,《弹曼陀铃的少女》则以方形元素为主,少女和乐器的形态与背景形态完全融为一体,构成了块状的空间并产生了浮雕感。特别是外静内动、沉浸于音乐中的少女形态,因其块状的强烈起伏,不仅强调了“音乐之声”的力度和其内在的情感活力,也为画面营造了一个生动有力、促人想象的氛围。如果说《镜前的女人》的形态是一种外在的动,那么,《弹曼陀铃的少女》的形态则是一种内在的动,并且暗示出一种微妙且又强烈可见的生命力。

毕加索的绘画一直保持着粗犷刚劲的个性,总能以富有生命力的视觉形态去打动观者。在其作品中,那些具有凝聚力、让人过目难忘的活力形态可以让我们体验到万物的生命存在以及生命的高贵,并形成某种精神共鸣。同时,那些呈现出和谐而生机勃勃的理想化视觉效果,也总能让观者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不断生长。

结语

毕加索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其突出的贡献是将绘画形式与思想融为一体,以理想化的形态解说世界。可以说,毕加索绘画中的理想化形态,超越自然,无边无垠,体察了万物本质,展现了心灵的深邃,其思考和冥想中充满着生命的精神。

这种理想化的形态,在改变了西方造型艺术进程和推动整个20世纪现代绘画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对现代艺术及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当代艺术和设计而言,毕加索绘画中的超越现实形态、来自心灵的形态和有生命力的形态,均值得我们在艺术和设计实践中借鉴,尤其是毕加索在艺术创作中贯彻始终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更值得我们效仿。

参考文献:

[1]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邹德浓,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2]蒋勳.梦想与创造[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3]欧阳英.西方绘画艺术金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4]谭莹.百看不厌的那些西方绘画[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5]毕加索[M]. 顾颖,译.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6]图片资料来自: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上一篇:艺术教育中国梦 下一篇: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