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书店限价能救活民营书店吗?

时间:2022-09-21 11:36:52

网络书店限价能救活民营书店吗?

民营书店将死。这已不是危言耸听的话题,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这几年,我们看到了风入松、光合作用书店关门,季风书屋连锁店一路关停,单向街书店、万圣书园等几经搬迁。民营书店的代名词似乎就是步履维艰、惨淡经营。

张抗抗提案:

呼吁拯救民营书店

基于此,正在进行的“两会”当中,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张抗抗女士提交了一份关于扶持民营书店的提案。该提案主旨是建议各级政府推出政策扶持民营书店,同时用行政手段限制网络书店的图书销售价格折扣。张抗抗女士对书店的眷恋之情,相信也是每一个爱书人的心情。然而,通过限制网络书店价格的办法来保护民营书店,这一提法本身引发了争鸣与热议。

2013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递交了一份关于扶持民营书店的提案。张抗抗的提案建议主要有四条:

1.建议对网络书店的图书销售价格,进行限制和严格管理;2.建议政府考虑对实体书店进行大幅度减税,或参照目前新华书店享有的返税政策,使民营书店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3.建议各地政府把实体店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在城区规划中为书店留下一角之地。用于文化建设的政府拨款,也应向民营书店进行适度倾斜:4.建议设立图书公益基金等类似性质的民间或半官方机构,对资金流转困难的民营实体书店进行定期资助。

这个提案针对的是目前民营实体书店普遍存在的问题。《2012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实体书店的这场危机并非一夜形成,早在2008年,中国传统图书零售业的增长速度便突然下滑,2009年增速较为平稳,2010年增速跌落到1.38%,2011年似“回光返照”,出现了增速5.95%的反弹。而到了2012年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提案的合理性:

学习先进政府扶持

在张抗抗委员的提案的细节处,我们见到了许多国外经验。比如德国、美国等国政府规定:新书出版后,先行在实体书店销售三个月(或半年)。在此期间,网上书店不得销售该书的纸质版及电子版。这有点类似我国保护电影的做法:在新电影上映一年之内,未经特许电视台不得播出。日本和韩国政府,已制定了图书最低折扣价,保护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享有平等竞争的舞台。韩国政府规定:网络书店的书价必须与实体书店同步,并对打折幅度作了不得低于八折的严格规定,销售价格不能低于成本价,有效避免了不正当的恶性竞争。加拿大政府规定:为独立书店购置电脑设备等,支付一半费用。法国、英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辅以政府的大力扶持,这条路正在被实践着。台湾地区的文化地标——诚品书店,即将于2014年在大陆开设第一家分店。这家新店没有开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而是落脚山清水秀的苏州。对此,诚品书店大陆事业发展项目负责人李介修并不讳言:北京和上海曾是开店首选。但一级城市进驻的成本和代价都很高,当地政府也还没有明确的合作意向。相反,苏州则以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迎接诚品书店。早在2010年,苏州工业园党委书记马明龙就曾披露:苏州诚品书店的项目批地已经完成,正在展开规划设计。苏州工业园不仅给诚品最好的地,还要完成最好的交通等配套,让苏州诚品,成为苏州新工业园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另据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介绍,诚品书店在苏州的分店“获得了几乎所在地最高政府的支持。这是任何一家大陆民营图书零售商都不可能获得的待遇。也就是说,诚品书店在台湾不具备的条件,这里都有了。”而大陆民营书店目前享受不到的待遇和抉持,这里也有了。

提案的不合理处:

用行政手段强制网络书店限价

张抗抗这个提案中,关于网络限价一条是否真的合理?有业内人士反映,网络销售和实体销售,由于进货渠道和铺货方式的区别,一本书的价格很难实现网络与书店中的相同。而作为监管部门,更无权对合法合理的定价规则进行干涉甚至限制。同理,由于发行商和出版方都有自由选择渠道的权利,有关部门也无法对网络渠道和实体渠道铺货的先后顺序进行协调。在市场规则中,我们不能因为要保护某一方而限制另一方的发展,外界保护和支持固然重要,而民营书店为了更好的生存,也需要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完全区别于网络销售的发展道路。

有人指出从1992年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经过20余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在大多数领域实现了市场经济。如今图书行业出版社与书商并立,新华书店、民营书店、网络书店齐飞的景象,无疑受益于市场经济政策。然而在遇到一些棘手的麻烦时,我们的思路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被计划经济所束缚。“对网络书店的图书销售价格,进行限制和严格管理”,张抗抗委员提案中关于限制网络书店的提议,即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通过行政手段限制网络书店发展,可能的确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使民营实体书店受益。但从长远利益考量,这样的做法扰乱的是整个图书市场的良性竞争,最终受损的是整个图书行业的利益。

网店低于成本价的倾销行为

应当禁止

也许有人会从外国的经验中驳斥上文的说法。上文也提到了张抗抗提案中关于国外经验的一段:“韩国政府规定,网络书店的书价必须与实体书店同步,并对打折幅度做了不得低于八折的严格规定,销售价格不能低于成本价,有效避免了不正当的恶性竞争”。韩国的做法乍一看好像也是通过行政手段限制网络书店,跟张抗抗委员的想法如出一辙。不过仔细看来,其中还有重要的一句“销售价格不能低于成本价”。这一点,才是问题的症结。

在国际贸易中有一个名词,叫“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第十一条中也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那么,具体打到几折算是低于成本价销售呢?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曾经说过一个数字。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京东的少儿图书“3折就可以盘进来”。对于这个说法,另一位图书行业人士表示:“图书的直接印刷和版税成本大约是30%,再加上间接管理成本,一本书的最低成本大概45%,一般发给书店和经销商的折扣是6折。”

然而无论是3折还是6折,在价格战的冲击下都已被击破。2012年11月11日,各大电商的“双十一”价格战中,卓越亚马逊曾把价格压到了最低2.5折。这一折扣已经明显是“赔本赚吆喝”,其他几家网店的折扣也大体相差不大。这种集体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是需要被制止的。

据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是否应该用行政手段限制网络书店的价格,主要看它是否违法。如果价格低于成本价,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就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如果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网店的折扣理应受法律保护,不该被任何人干涉。

民营书店,

我们从那里得到的不仅仅是书

在现在电商如此方便快捷的今天,我们还要书店做什么?书店,慢慢变成了一个空间概念。在易址之后,单向街书店也把门口的牌匾由之前的“单向街·书”改换成“单向街·空间”,这暗示了书店外延的扩展,要把空间、社区的概念明确出来。除了书、沙龙之外,单向街还可以提供饮品美食等更多的东西。单向街的新地址在一个新型的购物社区,他们是那里唯一一家进驻的书店,业主希望有这样的业态加入。可见,民营书店的存在,已经可以成为一种文化气质,成为文化地标,与商业气氛相辅相成。

这就像台湾的“诚品书店”,它已成为台北的人文景点。诚品的发展策略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先由品牌奠定成功基础,再带动商场、书店与零售的“复合式经营”,使书店不只卖书,而是包罗书店、画廊、花店、商场、餐饮的复合组织。它在活动行销上的创意,更是其他连锁书店望尘莫及。除了以精致优雅的阅读空间规划、精心陈设展现阅读价值外,更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每年至少举办4500场演讲与展览,范畴遍及文学、戏剧、环保、舞蹈与美术,开创了书店与读者各种对话的可能。

一些有个性的民营书店的经验也足可借鉴。广州的博尔赫斯书店,从书名就知道一定是一家有趣味有情调小资文青扎堆的店家。从1993年年底于广州美术学院内试业开始,至今已有整整20年的历史。与众多民营书店一样,经历过多次搬迁,但20年的“寿命”,已经长过了很多红极一时的书店、网站。套用著名胖子罗永浩的一句话:博尔赫斯书店是个满身都往下掉个性的“奇葩”书店。说是书店,书只是一方面,店里长期举办当代艺术活动,组织艺术家参加各种艺术展;坚持走弘扬当代文化的路线;读者购书不打折,以维护图书定价;全部书籍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陈列,以强调写作的风格先于类别;店主一年只读一本书,信奉少量阅读——带着狂喜和沉静的阅读——的原则,因为生命不是一个累积的过程,而是一次又一次迸发。个性化生存的时代,这种“奇葩”能存在20年,恐怕不是偶然的。

麦家的“书店综合体”尝试

也正是因为民营书店这些无法被取代的优势,就在众人担忧时,著名作家麦家却加入民营书店业主的行列,他的书店叫做“麦家理想谷”。确切地说,麦家理想谷,应该是“书店综合体”。

在家里封闭写作七八年的麦家,也很想通过理想谷交些朋友,“我觉得作家在酒店写作是最好的。孤独的时候,可以去大厅坐坐,和五湖四海的人聊聊天。想写作的时候,回房间把门一关,谁也打扰不到你。” 麦家说,他最近五年的作品,都是在酒店完成的,“在家里写作,手机关了座机关不了,座机关了还有人上门来找你。”对文学爱好者来说,如果有一个既有文化氛围又能住宿的地方,就再好不过了。理想谷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每个文学青年,刚开始写作的时候都很孤独,也很艰辛。写出来的东西好坏不知,也不知道投到哪里。我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在我所谓‘功成名就’的时候,希望能帮助他们。”

上一篇:2012,十大楼市事件 下一篇:中国经阿济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