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从“网祭”时尚中淘金

时间:2022-09-21 11:07:02

孝子从“网祭”时尚中淘金

去年清明,合肥的张先生没有回老家给母亲上坟,而是来到“炎黄祭网”搜索到母亲的纪念馆网页,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他之前上传的母亲照片,照片下是设置好的鲜花、蜡烛……张先生点了蜡烛,献了鲜花,写下一段留言,30分钟就完成了“祭祀”。

现在“网祭”已成时尚,引领这种时尚并从中淘到金的安徽小伙,名叫张斌。

连线天堂,网络与母亲最近

张斌从小寄养在乡下的大伯大妈家,老两口对张斌就像对亲生儿子一样。在他们的抚育下,张斌很快长大成人。2003年春天,他毅然辞去公职,只身到南京打工。

2004年8月的一天,养母病重。等他回家,母亲已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处理完丧事,张斌临走时把母亲所有的照片带回南京。回到南京,他不小心丢掉几张,痛苦了好多天。一位做网络的朋友对他说:“你最好为伯母做个网上纪念馆,把这些照片放进去就永远也丢不掉了。”张斌立即给好友2000元钱,让他为母亲设计一个纪念馆。20多天后,“天堂里的母亲”网上纪念馆“落成”。每天一下班,张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母亲的纪念馆。

革除旧习,让网上祭祀成为新风

“冬至”节是又一个祭奠先人的节日。那一天晚上,张斌打开电脑,和往常一样来到母亲的纪念馆,这恰好被好朋友陈俊飞、王亮看到,他们的母亲也都离开了人世,“天堂里的母亲”纪念馆引起两人的极大兴趣。听完张斌的介绍后,两位朋友说:“如果能做一个安徽祭网,让大家花很少的钱就能获得一个纪念馆就好了。

张斌很快把建安徽祭网当成了业余的第一大事,2006年2月底,安徽祭网完工测试,每天网上注册的达二三百人。但几百个馆建起来后网速就特别慢了,十多天过后,这个网就再也难以打开了。这时,张斌一个懂计算机的亲戚给他打了一针“清醒剂”:门户网站必须有自己安全独立的服务器,用最高级的语言来编程,没有几十到成百万的资金不要动手。张斌恍然大悟,于是又和陈俊飞、王亮坐到了一起,三人达成了一份大胆的协议:筹资100万元,打造新的“炎黄祭网”!

2006年3月,他们聘请张斌的亲戚和一位计算机教授担任顾问,组成有6位研究生的攻关小组构建新的祭网。4月初,“炎黄祭网”中的安徽祭网建成,省内媒体纷纷采访。清明节头一天,新华社发出通稿:清明祭祀可网上操办!

炎黄祭网,留住每一个生命的故事

一个多月后,“炎黄祭网”全面完工。只要在这个网站注册就可以随时随地为已故的亲人建立纪念馆和网墓,“炎黄祭网”还开通了手机祭奠功能。8月底,一位安徽安庆的王姓小伙子找到张斌,要做一个“安庆祭网”,并愿出10万元。他对张斌说:“安庆的客户资源大约为60万人以上,如果每个馆收200元,我是不是会成为第二个丁磊、陈天桥、马云?”

小伙子一番话让张斌为之一振。一周的日夜苦战后,“炎黄祭网”自动生成分站点的功能实现!这样全国每一个城市都可以有自己的祭网。再一次的成功让张斌确立了下一个奋斗目标:把祭网开遍全中国,只要你有志于祭网,主站考察后就可以免费送你一个以申请者所在地地名命名的祭网,并无偿培训、指导运营……

面对成功,张斌说:“我们建立祭网不仅是让每一个生命的故事长久流传,还会造就一批富翁!”

上一篇:打工记 第2期 下一篇:化妆品行业 发展的困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