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予后取:“高盛”在中国的手段

时间:2022-09-21 11:06:59

先予后取:“高盛”在中国的手段

作为世界上最会投资的金融机构,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高盛”就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市场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圈中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之一,“高盛”于1984年在中国香港建立第一个办公室,又于1994年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设立了“高盛”驻中国内地办事处”。

从1997年开始的10年间,中国多家国有企业通过海外上市的方式进行了国有企业股份化的深层次改革——中国企业通过“高盛”在海外市场发行的筹资总额超过其他投资银行帮助国企在海外发行的筹资总额。不可否认,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高盛”的确成功地扮演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这一角色。之所以用“扮演”来形容“高盛”于中国的关系,是因为作为世界最大的投行,“高盛”本质上是要最大限度地从别人身上攫取每一笔财富。1998年,根据“高盛”的建议,中国石油业进行了重组,诞生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天然气集团总公司。紧接着,“高盛”又建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并在2000年3月在香港上市。就在中石油在香港上市的当月,英国石油公司(BP)在“高盛”的帮助下买入了5.78亿美元的中石油股票,而英国石油公司在2004年再通过“高盛”卖出中石油股票的时候,它手中所持有的中石油股票价格已经上涨到了16.5亿美元。当然,“高盛”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帮助英国石油公司的,据媒体报道,“高盛”从帮助英国石油公司在石油股票上赚取巨额利润的过程中拿到的好处费不下1亿美元。

2003年4月,作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中石油自然不会逃脱“股神”巴菲特的眼睛。但是,巴菲特想要进入H股购买中石油就必须经过高盛的手,因为“高盛”是当时持有中石油“筹码”最多的人。在“高盛”的全力帮助下,巴菲特赚了约30亿美元。帮助巴菲特的“高盛”自然拿到了一笔不菲的佣金。

正当英国石油公司与巴菲特等在投资中石油获得高额利润的时候,“高盛”又开始建议中石油回归A股,但是中石油在A股的发行价高达48.8元人民币,是其在H股的3倍多。当无数的中国股民挤破脑袋抢购中石油股票的时候,殊不知中石油的“疯牛”行情已经是强弩之末。到2010年3月初,中石油股价已经跌到了12元人民币左右,股价流失了3/4。无数的中国股民都在质疑中石油凭什么以高出H股3倍的价格在A股上市的时候,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高盛”操作的结果。

现在,高盛不只是以自己的影响力干预中国金融市场,并且在国际金融市场处处和中国“作对”。比如,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施压中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时候,作为美国政府忠实合作者的高盛也在不同的场合发表“人民币不升值危害论”。高盛的亚洲副总裁柯蒂斯在2005年的北京“全球财富论坛”上称:“人民币的汇率压力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压力,尤其是中美贸易的失调,人民币汇率过低更是难辞其咎。”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20世纪9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为日本经济带来的恶果的话,一定会对柯蒂斯的言论深恶痛绝。要知道,当年压日元升值就是“高盛”、“摩根”以及欧、美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年的日本经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突然“熄火”,从而导致其经济经历了10多年的停滞不前。

从“高盛”帮助中国国有企业股份化向更深层次发展这一点看,我们可以说当时的“高盛”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而从“高盛”帮助英国石油公司和巴菲特等人从中石油攫取巨额财富、并让中石油以高于H股3倍的价格在A股发行时,我们可以看清楚“高盛”贪婪的一面。尤其是“高盛”在世界不同重要场合叫嚣“人民币不升值危害论”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高盛”眼里的中国市场就是一块肥肉,而“高盛”就是时刻紧盯着这块肥肉的“饿狼”。

高盛集团入股了中国石化、中粮集团、金龙鱼等多家大型骨干企业,并占有中国移动的股份,这都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摘自中国发展出版社《金融之巅:美国投行兴衰史》 作者:同生辉)

上一篇:94例急性胆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疗效观察 下一篇:急性阑尾炎B超诊断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