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能买什么?

时间:2022-09-21 10:02:28

“100元能买什么?”――近来,随着一些网站相继推出此类问卷调查,中国的通胀压力扑面而来。

发行于1988年的百元人民币,在上世纪是名副其实的“大钞”。一个久远的传说是,一位工程包工头的老婆当时常拿着100元人民币在众人面前抱怨:“这个钱一点都不好用,去买东西别人都不要,找不开。”

拿100元来炫耀显摆,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现在的100元能做什么?一位网友的回答是:买18只有机洋葱或一桶5L品牌食用油,两张半电影票或3双质量稍好的袜子,加15升93#汽油或乘50次公交车,唱K一小时或喝三杯星巴克。

另一位网友留言:今早拿100元去菜市场,买了两斤牛肉50元,两斤鸡蛋10元,蒜台一斤5元,西红柿三个3元,红薯三斤5元,三个煎饼果子9 元,六个馒头2元,3个苹果5元,还想再买点菜,可100元已所剩无几。中饭后,发现晚餐还是没有着落,下午还得奔菜市场,不过,这次得多带点钱了。

国家统计局11月15日的数据显示,11月上旬,全国50个城市29种调查食品中,超7成食品涨价,蔬菜价格依然延续了10月下旬的普涨态势。此前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本月上旬主要蔬菜价格比年初上涨了11.3%,比去年同期上涨62.4%。

今年以来节节攀升的物价,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波助澜之下,上涨势头愈加有恃无恐,以致历来都是香港人入境到深圳买便宜货,如今却是深圳人纷纷跑去香港“扫货”打酱油。

令人担心的是,由货币发行过量、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热钱炒作共同作用导致的商品价格上涨,正使通胀上行成为趋势。最突出的是,4月以来国家接连出台房价调控政策,可到10月全国房价不跌反涨,对此连总理都感到无奈。而各类机构的预测显示,11月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突破10月的4.4%几无悬念,全年CPI控制在年初提出的3%的目标已无可能。

通胀是低收入群体的无情杀手。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受制涨的物价而被迫压缩开支时,不但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还会引发各类潜在的社会矛盾。种种迹象表明,对物价失控的抱怨不满,正在转化为对当局调控能力的怀疑。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经过第三季度下降了五个点,降至104点,成为六个季度以来的第一次下降,这对于急待扩大内需的中国来说,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为了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国家已经出手。这些措施包括: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问题在于,单纯的行政手段只是短期和临时性的措施,对于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和平抑价格虽可起到一定作用,却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价格上涨态势。比如,由土地、劳动力成本提高带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将是长期的,气候因素造成的蔬菜供应短缺则是短期影响。鉴于此,要实现当前商品市场特别是农产品物价稳定,必须短期措施和中长期措施相结合、行政与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否则,一味靠简单的“限价”怕会事与愿违。

韩国应对“泡菜危机”的措施之所以备受称道,在于把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运用。一方面,增加白菜、大蒜、辣椒、洋葱等食品的进口,通过扩大供应平抑物价;另一方面,减轻国民生活负担,平均降低燃气费4.9%。这一增一减,大大缓解了通胀预期。反观我们这里,正当北京在为控制加速上涨的物价大伤脑筋之时,一些地方政府却照样举行天然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上调的听证会,有的甚至在近日宣布上调自来水价格,这种无视民意、各行其事的愚蠢举动,岂但给通胀火上浇油,也从一个侧面为宏观调控为何难度大、效率低作了生动注脚。

11月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8%,达到历史峰值。

如此频繁的货币收紧节奏,显示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并将持续到明年某个时候。到那时,对“100元能买什么”,人们很可能会给出新的选项。

上一篇:太空漫游指南 下一篇:香港《明报》―― “引渤海入新疆”梦想还是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