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黄昏 6期

时间:2022-09-21 09:48:12

梦断黄昏 6期

日头坠到了鸟巢里,黄昏还未溶尽归鸦的翅膀,白茫茫的炊烟升腾在残照的故乡,碎碎的金黄点燃了黯淡的青绿,温柔的麦香饱和地充斥在每一缕能吸进的空气中。落日无言,只冷静地逼视着规矩与放荡的重组,并用最后一抹的凄艳点缀了没落的天边。落寞的美丽在一片光线中竟亮了起来,远远地看,宛若一张巨大的画幅,青绿的波光荡漾其上,羌笛悲歌中也有了一个难得的颤音。

乡野是自然的宠儿,原始的流浪是它的向往。如刚会蹦跳的孩童般,原始界的风裹挟着泥土的芳香、呛人的石灰以及杂陈的世间百味,在原野上纵横决荡。居无定所,自我的价值在旅行中得以体现。踉跄在羊肠小道上,我仰起头,问候着它,像会一位旧日的好友。脸庞的燥热渐渐散去,胸怀也逐渐开阔,我张开双臂,任自然的阴凉流遍全身,心魂也被释放在风中,共谱自然的交响。

时光渐推渐远,暮色日渐浓厚。漫步在田垄上,我常常迷惑:自己来自何方。分明已看见黄昏就在远处的屋后休憩,亟亟奔去,偶一回头,却发现烁石反射着金色的光芒,就连身上也沐浴着奇异的光线。我从黄昏走来,又在奔向黄昏。倦怠的双眼自然地闭合,我平躺在大地上,夸父追日是想独占太阳,而我只想拥抱一宵。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唱着自然的祭歌,连带他的理想,先秦的庄子已逐渐远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土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商品经济的社会,一切的事物都要服从于价值的分配,包括本应悠游于俗世之外的自然。人们在田地里堆砌希望,一个个希望飘到天空,终于成了一个个空想。眼角有撕裂的感觉,发烫的空气在倦倦的夕阳下躁动。成堆的垃圾壅塞在枯瘦的河道上,青绿的帐幕覆盖着小片的河塘,墨绿色的水泡在朦胧中爆破,一阵阵恶臭模糊了落照的无奈,更刺痛了我的心。那个童年的美梦,梦着清亮的河水中三五个孩童的嬉戏,梦着鱼虾的欢悦,鸭鹅的悠闲,静水的流深,记得也是黄昏吧,苍烟下的红霞点染着天际。我只看到河水静静地流淌,流到天的尽头,灌溉着血红的残阳,于是落照也便显得润润的了。到而今,扭曲的河水在苟延残喘,一滴血红从迷蒙中溢出,有诗人这样去吟唱“像不像一滴眼泪的死亡?”

逝去的日子,已成流年,那些浸润在年华里的生命早已沉默在黄昏中。风渐显得烈了起来,空气已越发混沌了。暮色渐合的原野上,几个人影正走向原始的苍茫。零星的麻雀停在距我很近的枝桠警惕地观望,而后便纷纷飞向了自己的巢窝。我静静地坐在垄上,最后的霞光勾勒出烟雨般的迷蒙,远年的坟堆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虽则光线渐暗,所幸我距离它们不是很远,所以大体上还看得清晰。近前的两座墓前有石碑耸立,死者的生卒年月被镌刻于其上。华丽的墓石傲气十足,生活的痕迹在身后显得愈加耀眼。稍远的两座则略显寒酸了,只以黄土堆成了简易的衣冠冢,红纸在渐紧的西风中飘扬,天际由金黄转为土黄。原始的胜景在我的眼前徐徐拉开。穿行于荒冢间,不可名状的压抑沉淀在我的心头。寂寞的荒凉,埋葬了几度春秋,几多风华。他们也曾有过幻想,也曾沉溺于青春的梦。向往三五好友结伴游荡在崎岖的小道上,高谈阔论着自己对新生活的向往,愉快的歌声飞到了天边,金色的落照下,他们的影渐长渐长,青春的梦幻逐渐溶进了黄昏的眼眶。到而今,衰草斜阳,更添几多悲怆。我凝视着那些墓碑,其下埋葬有无数的梦。突然的惊悸,我看到墓碑在异化,异化成一只血红的瞳,那里面盛满了不甘心的怨愤。我只冷冷地逼视着他,长久的静默,我读完了一个久远的神话。

迷离的黄昏,我奔赴了一场灵魂与梦想的祭奠,祭奠那些死去而不朽的灵魂。再回首,黑夜已覆盖了我的视野,冰凉的晚风冲刷了一切,一切的落寞静默地死去,天地间,漆黑的希望在孕育。

作者简介:

邵捷安(1994―),男,汉,江苏南通,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12涉秘1班。

上一篇:开放教育 6期 下一篇:爱的解答 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