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肥施用量大豆根瘤菌拌种试验总结

时间:2022-09-21 08:47:12

不同氮肥施用量大豆根瘤菌拌种试验总结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是自然界中最强的生物固氮体系。大豆从根瘤菌中得到的氮素营养可占其一生氮素营养的30%~70%。大豆根瘤菌肥增产机理明确,在大豆播种前接种根瘤菌是国际公认的生物固氮技术。推广大豆根瘤菌是促进大豆增产、提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技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由于重迎茬面积大,大豆表现为根瘤少、病害多,产量一直徘徊不前。因此在我县推广使用该技术意义重大。大豆根瘤菌接种是一项增产节肥、投资少、收益大、简而易行的措施。是降低大豆生产成本。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措施。它对于大豆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将空气中丰富的氮素资源转化为大豆可以直接利用的铵态氮,解决大豆的氮肥供应;二是根瘤菌分泌的酶,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检验大豆根瘤菌在不同地区的固氮效果,及其对大豆的增产效果的作用。

二、试验方法。采用小区试验和生产田对比试验同步进行。

1、基本情况

试验在呼玛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院内和福利院南地,生育期期间降雨量为461毫米。生育期100天,有效积温2000℃。

土壤均为暗棕壤土。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速效氮162mg /kg,速效磷30mg/kg,速效钾129mg/kg。前茬为大豆,60cm垄上双行精量点播。采用品种昊江166、北豆23。

2、试验材料

根瘤菌包衣剂:由哈尔滨华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用菌量225ml/垧

供试材料:大豆:昊江166、北豆23号,公顷保苗40万株;播种量为100kg/垧。化肥:尿素(含量46%),重过磷酸钙(含量46%),硫酸钾(含量50%)

3、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常规施肥无根瘤菌剂作对照,试验无重复。小区顺序排列,每个处理6行,行长30米,行距65cm,垄上播双行,5月10日播种施肥,播前精细整地,机械精量播种。其它田间管理按垄三栽培技术规程操作。

处理1、施肥量为:尿素30kg/公顷、磷酸二铵100kg /公顷,硫酸钾50 kg /公顷。

处理2:施肥量为:尿素15kg/公顷、重过磷酸钙100 kg /公顷,硫酸钾40 kg /公顷。

处理3:施肥量为:重过磷酸钙80 kg /公顷,硫酸钾40 kg /公顷。

对照:尿素30kg/公顷、重过磷酸钙80 kg /公顷,硫酸钾40 kg /公顷(无根瘤菌剂拌种)

三、生育期调查

1、出苗期:5月15日;初花期:6月27日;盛花期:7月13日;结荚期:7月21日;鼓粒期:8月9日;成熟期:9月18日;

2、初花期植株长势没有明显差别,盛花期处理1、2叶色浓绿。从根瘤菌数目来调查,处理1.2根瘤菌数目较多。

四、结果分析

1、大豆不同生育时期根瘤菌数量

大豆根瘤菌数在出苗后3片复叶开始明显增加,在初花期―结荚初期有效根瘤菌数量增加量最大,从结荚初期到终花期增加量趋缓;

2、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株高、茎粗比较

大豆出苗至3片复叶期与对照株高无明显差异,在花荚期根瘤菌剂拌种的处理,大豆株高略高于对照,而无氮肥处理区植株矮小低于对照,这说明大豆根瘤菌剂对大豆生育进程有影响,在花荚初期有促进株高增加的作用,但到终花期时与对照的株高趋于一致。

3、产量性分析

根瘤菌剂对大豆株高的影响差异不大,但却都表现出增产的趋势,试验选用的两个试验区,中心院内亩产分别比对照增产5.6% 、10.4%和2.6%;福利院实验田亩产分别比对照增产6.37%、14.85%、和-0.49%,从上述实验得出处理二氮肥减半实验中增产明显;不施氮肥的处理三无增产效果,表明作物生长前期氮肥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处理二氮肥实验中增产的原因是大豆应用根瘤菌剂后,大豆的产量构成因子都得到了改善,应用根瘤菌的大豆田空瘪粒分别低于对照。

(作者单位:165100 黑龙江省呼玛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上一篇:玉米苗期管理方法 下一篇:温室西红柿的水分调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