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前途

时间:2022-09-21 08:37:53

小学语文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前途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是影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非认知因素,它基于对知觉感知的推测,对现实感知的超越,富有想象力的学习将各种想象力具体化,善于想象从未发生过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为此,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创设能充分激发学生想象能力的民主、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合理延伸、大胆想象,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相机诱导,来培植孕育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一、激活思维,培养想象力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创造性、敏捷性和形象性等品质。思维与想象是相辅相成的。想象力越强,思维就跃活跃;思维越活跃,想象力也就越强。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激活学生思维。

脑筋急转弯训练。利用课前三分钟,出示一些脑筋急转弯或开发智力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动脑,开拓思维。如:“”、“”、“”像什么?再编一个小故事说话;“”想一想用一笔连接这九个点有几种方法?

编字谜。在教学生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字音、字形或字义想象编字谜,猜谜。如:学生在记“灿”时就说:火山爆发;用“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上方,中间秃宝盖,几字在下方”记住了“亮”

听故事。让学生听一些发明发现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如给学生讲19世纪著名的化学家和发明家诺贝尔如何发明炸药的故事;告诉学生由于爱迪生坚忍不拔,后终于发明白炽灯泡的故事。还可以在课中或课余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小发明:如盲人用的自控饮水桶、定位墨水瓶、无泪蜡烛、新型方便卫生的胶水瓶等等,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欲望。

二、鼓励学生学会提问,大胆猜想

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希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

教学生提问的方法。用“为什么”提问:可以放在句子的中间,也可以放在句子的前面。如:为什么地球会有吸引力:地球为什么有吸引力?教学生学会了用“为什么”提问后。再逐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能对一些自然想象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如天上为什么会有彩虹?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焰火有各种美丽的颜色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耐心地为学生解答心中的疑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切忌不能斥责学生,一面挫伤学生求知和想象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像鱼儿一样在想象的海洋里自由地跳跃,也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这正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三、培育真挚情感,以激发想象

叶圣陶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阅读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引导想象,再现形象。“作家创作是对生活的复现,读者欣赏是对生活的复归。”想象与情感的关系密不可分。想象是在一定情感下诱发产生的,情感是想象的动力,有了它,就能展开想象的双翼。学生有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可以激发、调动和开阔学生的想象。如何培养学生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呢?

丰富见识,提高认识。见识越丰富,认识越深刻,情感就越真挚。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识,让他们逐步提高认识,及早树立是非观念,能够分辨事物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起相应的爱憎、好恶情感。

创设情境,激感。具体生动、优美感人的情境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实物展示、音乐渲染、现场表演、图片显示、录像再现和生活模拟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感知、理解、感悟、动情、想象的氛围之中,从而达到培养情感,激发想象的目的。

阅读名篇,丰富情感。名篇佳作无不倾注着作者崇高的信念,真挚的情感。不同的名篇佳作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名篇佳作,烂熟于心,不仅会丰富见识,提高认识能力,而且读者的心灵自然会受到震撼,受到启迪感染,滋生真挚情感,放飞想象的翅膀。

投身实践,发展情感。有人说,实践是情感的源泉。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情感。通过开展“学科学,动手做”、“保护地球,清除污染”、“关爱他人,捐献钱物”,以及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各种学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起爱科学、爱环境、爱他人、爱学习、爱美等种种真挚情感。

此外,无论是课堂内外,还是学校内外,都要引领学生运用语言。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在讲故事、演讲赛、辩论会、读书经验交流会、日常交往之中运用,在课堂发言之中运用,在记日记、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之中运用。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积累与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吸纳了他人的新鲜词汇,实现了语言的再积累。学生的语言积累越丰富,想象越开阔,表情达意就挥洒自如。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只要我们凭借教材,联系学生生活,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内外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激发,日久天长,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蓬勃发展。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基本的就要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既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应发展想象力的思维空间,更要给学生塑造一个大胆质疑问难、探究、发现的空间,多角度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上一篇:初中语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浅谈 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