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勘:短期内不会加息

时间:2022-09-21 08:26:29

(嘉宾介绍:国元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自美国两党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协议后,标普随即将美债评级下调,美国失去AAA评级,加上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由此引发全球性的金融海啸,股市、金市等均如同过山车急剧波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该做何选择?深圳电台先锋898(FM89.8)上午9点至10点播出的《创富赢家》节目主持人孙小美与特约评论员刘勘就此展开了讨论。刘勘表示,欧美债务危机会对全球市场形成持续的干扰,在其维持低利率的背景下,超发货币会以热钱的形式流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客观上将迫使人民币升值,综合考量通胀及汇率等问题,短期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孙小美:目前大家普遍担忧全球经济增速会放缓,如果经济数据欠佳,将会制约金融市场的表现,甚至会引发连锁性的挫伤。您是怎么理解的?

刘勘:欧债问题本来是一团糟,而美债危机将问题更加复杂化,在双重危机的叠加下,欧洲市场缺乏提振的动力,据传法国也极有可能失去AAA评级。在当前的背景下,任何不好的消息都容易在极短的时间内发酵,产生恐慌,进而形成可怕的传导,令股市及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挫。

美联储近期宣布维持低利率至2013年,由于联动效应,非美货币国家也必须维持超低利率,而低利率的本质实际上是货币的连续释放,一旦货币构成超发态势,就会以热钱的形式流入新兴市场。事实上,英国也宣布维持低利率政策,欧美国家的这些货币政策客观上会就加大人民币的的升值压力,更会助涨国内的通胀水平。我们所面临的是市场的不确定性及国内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这就决定了国内的货币政策将趋于谨慎。反映到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的心态也将趋于保守,短期内,震荡就是市场的主基调,我预计一时半会不会爆发出大的行情。

孙小美:刚才您说到,热钱会流向高息市场,目前国内的利率水平已让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而7月份的CPI又显示通胀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在这种情况下,加息或不加息是一个两难选择,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刘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创汇改以来的新高,人民币升值通道早已形成了。如果一旦加息,汇率也会同向变化,最终造成双率齐涨的局面,就目前的情形来看,这种局面绝对是恶性的。等于说欧美在人为的压制利率,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迎合了他们的政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短期内加息概率偏低。另外,由于欧美债务危机引起的大宗商品下跌,国内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也会顺势下跌,最终会使PPI降低,经过产销的传导,CPI上行的动力也会减弱。这也是短期内加息概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因此,表面上来看,加息或不加息是一个两难选择,操作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加息的内在逻辑是抑制通胀,如果CPI不继续创新高,暂时保持稳定,加息的动力就会减弱。而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会形成对冲效应,压制通胀继续走高。

孙小美:人民币升值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近期人民币升值进程明显加快,贸易顺差也在上升,您认为人民币未来升值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刘勘: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贸易顺差达到320亿元,创下30个月以来新高。在今年一季度时,贸易顺差是-10亿,经过这几个月沉淀,贸易顺差迅速攀升,其背景恰恰是欧美等国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按常理来说,主要贸易伙伴出现债务危机的时候,一国的贸易水平应下降,不应该出现这样大的顺差。美国目前的MI系数0.8倍,我们是3.8倍,结合贸易数据,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美国缺少的不是流动性,而是市场的有效需求。美国释放大量的货币,从定量宽松转为定期宽松,长期维持低利率,货币必然会发生转移,最佳策略就是流向中国等市场。该过程会提升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应对措施,估计人民币升值进程会向前推进。因此,央行有必要开动更高的智慧积极应对,汇率及利率问题是一个长期的挑战。

(本专栏由深圳电台先锋898《创富赢家》节目与《股市动态分析》杂志社联合推出)

上一篇:西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故事(21) 下一篇:1.8万到500万的股市传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