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探讨

时间:2022-09-21 04:41:05

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探讨

摘 要:近年来各省市加深了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方面的探讨,这一研究领域逐步要求自动气象站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细化了统一的气象观测质量控制指标,对气象观测要素进行分时段质量控制处理,准确、可靠并及时的提供观测资料数据,从而提升气象测报水平。本文从南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方法上进行解析,指出了影响气象观测资料质量的3要素,点明了加强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重要性和对气象观测结果的改进效果。结合南京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处理工作的实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减少了工作中的缺失现象,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数据文件;质量控制和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P41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地面自动气象站的不断普及,在带来广泛观测数据的同时也引发了观测资料质量的系列问题。如何从观测场环境、观测设备运行情况和观测人员3大影响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质量因素上找到突破点,避免因为上述工作控制不到位造成的数据缺失现象,给气象测报提供全面而精准的数据资料成为了热点。

气象信息系统中的气象数据本就是重点核心部分,实时气象数据的迅速、及时和准确不仅直接影响气象测报准确率,后续更影响人们根据预报情况采取的生产、生活方式。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各类观测或者探测方式获取的气象数据进行管理和加工(简称气象资料处理)成为气象工作的新发展途径。在国家气象局对气象观测数据文件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当下,怎样进行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才能满足严要求,南京气象站就用他们的工作实例给以正面回答,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提供了有利借鉴。

1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涉及的内容

1.1 质量控制处理依据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涉及的基础资料都经过Z文件及B文件储存,而下月初将B文件生成月度表A文件,下年初生成Y文件。中间会添加用于补充文件的多要素分钟J文件。这4个文件涵盖了气象观测数据所有详尽内容,它们就是质量控制处理的重要依据。

1.2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包括的内容

从广义地面气象站基础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等方面来看,包括:地面观测月资料编制、观测软件在资料审核中应用,如何人机结合预审资料等方面内容。从南京气象局工作实例看,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内容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基层台账自动气象数据日监控及预审,台账基础参数的录入及审核,多线程实时气象资料处理和不定时系统自动气象资料处理等内容。这一处理内容上的改变,增强了时间效率,提高了CPU使用率,较好的将气象观测数据处理带入高自动化、集成化分析新阶段。

2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和相关措施

结合南京气象局的具体做法,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相关措施进行了如下汇总分析。

2.1 挑战传统,集中能源发展地面气象自动测报

在明确影响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3个关键因素:观测场环境、观测设备运行情况和观测人员的基础上,集中能源发展自动气象站。将传统人工测报的复杂过程简化为电子自动测报进行连续性检查和控制。缩短了数据观测时间跨度,实现了电子传感传输,减少了预报数据的偏差。此外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制定适合自身的控制处理系统,实现人机交互可视化的完美结合,弥补2者之间的不足,比如人工检测的不准确性,电脑不能对数据详细判断等,来提高数据处理的自动进程和时效能力。

2.2 加强台站级控制措施

基础资料都由观测站而来,因此观测站级别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就更为重要。在这一级别控制措施上,要充分发挥自动采集、计算机自检方面的优势,严格自动化控制系统。台站级的质量控制是基础控制,这一关必须把握好,必须在质量控制方案设计里将所有可能进行的控制工作规划好,在台站日常工作中做到位,在日常检查监督中严把关,及时发现数据缺失、自动提示信息和人工对气象数据的影响问题,相应予以快速处理。

2.3 分层次进行质量控制

将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按照站、市、国家3个级别层次进行,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控制处理,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分层次推动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处理水平。

2.4 针对自动站仪器的控制处理

其实这一点主要是对设备因素方面引起的特殊问题方面采取的控制措施。依照经验,自动站的仪器所产生的校准漂移能够导致气象观测资料质量出现偏差。所以就要着力研究质量控制流程,固定时段对使用中的仪器输出资料进行均检,排除仪器漂移对数据的影响。

2.5 突出人机结合中人的作用

人机结合控制处理气象观测资料的方式要长期保持,在自动测报数据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特殊环境下的特殊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判断还是要依靠人工检查的方式加以解决。而人工并不是没有要求的,应提升检测人员专业素质,更要注重质量评估专家的作用。

结合南京自动站资料的特点,能够明确几个方面:

自动观测资仍然遵循资料观测基本规律,不能脱离传统方法;计算机自动控制与人工相结合交互进行气象观测资料控制和处理十分必要;长期累积的气候环境资料与统计检验方法结合;探索国际新创空间检验方法,让其逐步适应中国气象测报工作需求;多种控制处理方法综合应用。

2.6 控制措施要多元化,集思广益

我国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方法尚处于匮乏期,应学习南京气象局广泛借鉴国内外控制处理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扩大控制资料的范畴。更可以千方百计结合统计学,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系统,建立基础数据库,采用空间检测法等办法检查每个站点的气象资料。

3 结语

通过长期的研究不难发现国外对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技术方面突飞猛进,而国内在此方面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不过随着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壮大,我们也拥有了较以前更优越的发展条件,国家也对气象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投入,这也促使地面自动站的资料控制处理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相信依靠自动控制和人机交互、气候背景资料与人工检验结合等技术,再辅佐以先进国外空间检测办法,我国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能扬长避短,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S].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 徐枝芳,陈小菊,王秩.新建地面气象自动站资料质量控制方法设计[J].气象科学,2013(1).

作者简介:叶兴荣(1978-),男,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本科,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地面气象观测。

上一篇:地面气象观测一般性问题与预防措施 下一篇:灾害性天气预报的若干进展和近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