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21 03:59:05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行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140例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按照平行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对照组行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行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冰平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3-108-04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已经成为常见慢性病之一,并且很多高血压患者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进一步加重了大血管和微血管损害,并可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视网膜和足等器官,从而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探索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合理用药及方案,已成为临床医师迫于共同解决的问题。为了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合理有效治疗,本研究对14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在本医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40例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行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44~85岁,平均(63.0±2.0)岁;高血压病程7~25年,平均(12.5±0.8)年;血压分级,I级29例,Ⅱ级41例;研究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47~89岁,平均(68.0±2.0)岁;高血压病程8~29年,平均(14.5±0.5)年;血压分级,I级32例,Ⅱ级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史、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与WHO标准;糖尿病诊断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标准。

1.3入选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符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同时高血压病龄>2年,高血压分级为I级和Ⅱ级;(2)告知本项研究目的与方法,签署治疗方案的知情同意书;(3)无药物禁忌证。排除标准:(1)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者;(2)继发性高血压或遗传性糖尿病者;(3)同时联合使用三种及以上抗高血压药物者;(4)有其他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5)未完成治疗计划者或不配合治疗者;(6)病例资料不全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北京万生制药有限公司,H20066824,规格5mg×14粒)口服,5mg/次,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胶囊(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H20040217,80mg×7粒)口服,80mg/次,1次/d。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禁烟禁酒,均持续治疗8周。

1.5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同一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各测量3次,每次间隔5min,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同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疗效判定

按照原卫生部制定的标准,将高血压疗效分为三个等级。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 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 Hg或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 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nun Hg;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 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眩晕,头疼,咳嗽,水肿,皮疹,乏力等。

1.7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l8,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x2检验。P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研究组血压下降更为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94.29%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68.5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30,P

2.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餐前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BG,t=0.136,P>0.05;2hPG,t=1.050,P>0.05;HbAlC,t=1.025,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BG,2hPG和HbAlC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BG,t=8.345,P

2.4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轻微,患者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11.43%,研究组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P>0.05),见表4。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这不仅是引发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而且此两病还互为危险因素,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大血管、微血管病变,成为高血压的诱因。有相关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糖尿病患者若出现高血压,就说明其已经进入到高危状态,随着病情发展,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和靶器官受损。因此,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用药时应考虑降压治疗和糖代谢平衡的调节,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二胺吡啶类药物,是长效碱性钙通道阻滞剂(CCB),对血管平滑肌有选择性抑制,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降压疗效稳定,同时还能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目前已成为控制高血压的首选药。缬沙坦是非杂环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阻止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此药半衰期时间长,血药浓度稳定,还能增加有效肾血流量,减少蛋白尿,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实现优势互补。本研究中两药联用控制血压有效率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P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IR),IR又是高血压发生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从1988年Pteaven首次提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R是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共同病理生理学基础。缬沙坦不仅具有明确的降压功效,而且还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主要机制为:直接作用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S),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舒张小动脉,改善肌肉血供,促进骨骼肌钾离子的释放。此外,缬沙坦不影响胰岛素分泌,可有效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特别适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本研究结果表明苯磺酸氧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应用不仅明显改善患者血压,预防靶器官损害,避免心室重构,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有效控制血糖,而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效果,更适合这种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患者的治疗。但是,本次研究仅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作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类的代表药物进行观察研究,而对于同类其他药物的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对于糖尿病患者,缬沙坦类药物除了改善胰岛素抵抗外,是否还有其他功效,也有待于研究。

上一篇: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下一篇:社区组织治理能力提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