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1 03:22:01

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 要: 本文根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结合授课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谈谈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主动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大都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很多学生并不能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自制力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求新、求快、求刺激,而不求甚解的倾向。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模仿,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或者就是处于一种应付状态,只限于完成练习,不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得更好?有的则盲目浏览网页信息、玩游戏,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反而浪费大量宝贵时间,甚至会产生不良影响。

教无定法,要教好计算机基础学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利用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一方面需要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设计,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机房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针对个体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而提供适合个体特征的学习支持系统,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具有能力、背景、学习风格、学习目标等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即使是个体本身,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状态也在不断变化着。机房教学,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单独作为一个个体存在,同时又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存在,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只要多练习,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各个关键环节,教师参与指导,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并且与协作学习相结合;解决问题,最后还需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在这种模式里,教师先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展开自学活动;教师在必要时还要参与讨论;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和答疑贯彻始终。学生通过解决置于有意义情景中的问题,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我以在教学中实现“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和动作设置”为例谈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方法。

PowerPoint是计算机文化基础的重要教学内容,用它可以制作各种优秀的演示文稿,它可以为学生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特别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电子作品提供平台。所以学好PowerPoint至关重要。而本课内容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增强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是对演示文稿初步制作之后的艺术加工,是最能够培养和体现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内容,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学生会产生非常大的学习动力,切身体会到劳动后的成就感,进而提高基本技能。

本次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探索、讨论、研究进行自主性学习,学会对已经做好的演示文稿的设置,包括: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增强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

一、首先确定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让学生掌握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方法,熟悉超级链接的功能,能利用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制作具有交互功能的演示文稿。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

(二)难点。

幻灯片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效果是不同的。

三、教学安排

(一)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二)教学方式。

在机房,教师利用苏亚星教学软件进行讲解、演示,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

四、教学设想或教学策略

在先前的上课过程中,一直使用PPT课件教学,学生对此比较熟悉,因此首先想到的是采用“比较法”引入新课,先打开一个没有任何动画效果、没有切换效果的演示文稿,以强烈鲜明的对比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采用“任务驱动法”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意向并转化为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

因为这节课的实际操作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授课,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度。

设置动画效果、切换效果等操作是比较机械的操作,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如教师讲解、学生演示等方式,学生容易接受,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超级链接在前面Word中已经讲过,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动作设置和超级链接也起着异曲同工的作用,让学生把自己以第三章内容为主做的演示文稿链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切换到某一张幻灯片。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的准备工作。

教案、课件。

(二)上课资料。

一个演示文稿,没有任何特殊效果,只是几张幻灯片的简单拼凑,用来和课件作比较。

(三)学生的准备工作。

上节课做好以第三章内容为主的演示文稿。

六、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提问:控制演示文稿外观的方法有哪几种?

当学生们回答问题后,让学生们思考上节课自己完成的作业和平常上课所采用的课件有什么不同?打开准备好的一个无任何设置的演示文稿和课件,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究竟什么地方不同?从而导出今天的内容。

第二阶段:讲授,围绕目标,整体感知。

提问:今天即将要学的内容是有关对文字格式进行设置,想一想,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哪个菜单中进行?[幻灯片放映]菜单栏。

提示“先选后做”的原则,打开课前准备的无任何设置的演示文稿,为其添加动画效果并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在[幻灯片放映]菜单栏中选择相应设置。

对于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采用“引而不发”的方法,让学生回顾前面在Word中学习的超级链接,从而理解并掌握演示文稿中的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

第三阶段:实践,课堂巧练,迁移运用。

让学生打开自己上节课完成的作业,一个以第三章内容为主的演示文稿,试着为其添加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

第四阶段:归纳,教师小结,帮助理解。

通过菜单栏[幻灯片放映]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动作设置,通过菜单栏[插入]完成超级链接的创建。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就仅此一种方法吗?还有[动画效果]工具条,或者采用右键单击后弹出的菜单;从而让学生理解操作方法的多样性并且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五阶段:练习、作业部分。

让学生打开自己上节课完成的作业,一个以第三章内容为主的演示文稿,完善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超级链接和动作的设置。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七、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完成幻灯片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超级链接和动作的设置。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时间的掌握要有度,讲的时间要少,但要把知识点讲清楚,让学生明白幻灯片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具体指什么。然后通过比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寓学于练,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学效果必然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满明,孙晶.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智,2011,(24).

[2]张广君.“教学过程”的阐释:比较分析与辩证把握[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

[3]蔡宪.从教学模式的研究看教育技术与教学论的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1,(1).

上一篇:计算机语音实时翻译系统原理和实现方法 下一篇:提高小学生耐久跑成绩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