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

时间:2022-09-21 02:12:52

气候变化\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

摘要:本文以发展中国家处理医药领域的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的经验为基础,回顾WTO下公共健康与药品专利的谈判进程,研究旨在寻求有助于气候变化下的环境有好技术开发和转让议题的谈判对策。

关键词:公共健康;药品;气候变化;知识产权;技术开发与转让

知识产权保护对气候变化与技术转让影响的问题,在联合国气候谈判初期并未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但是,随着谈判的深入,特别是随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承担Trips协议所规定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义务,以及受到多哈回合知识产权与公共健康问题谈判的影响,发展中国家逐渐认识到知识产权问题在联合国气候谈判中的重要意义。在气候谈判过程中,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许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观点和建议,要求在涉及气候变化的技术方面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行调整,使之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快捷、低廉地获得环保技术。虽然由于发达国家的反对,知识产权问题尚未被气候大会列为正式议题,但是,从哥本哈根大会谈判的进展和结果观察,知识产权问题在未来气候谈判中必然会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争论的一个焦点。特别是各国一旦就减排义务和减排责任达成共识,那么后期谈判的焦点就会集中在如何落实前期谈判成果之上,知识产权问题就会更加突显出来。

一、公共健康与药品专利议题谈判进程回顾

1996健康行动国际(Health Action International)在德国就“健康与TRIPS协议”召开了第一次非政府组织会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世界卫生大会,对其成员国就实施TRIPS协议、限制高水平的专利保护对药品获得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建议指南,并增强了WHO在贸易领域的行动权利。1999年,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人权发展报告呼吁重新制定全球化规则以使得“为人类而非仅仅为利益”而工作。同时呼吁对TRIPS协议进行全面和广泛的审查,建议对TRIPS协议中的灵活性条款在实践中给予尊重。1999年11月,在西雅图WTO部长会议前夕,技术消费者计划(Consumer Project on Technology)、健康行动国际和医生无国界组织(MSF)等非政府组织召开了阿姆斯特丹会议,发表了《阿姆斯特丹声明》,呼吁WTO就TRIPS协议和药品的获得问题成立一个工作组,就使用强制许可来增进对药品的获取、消除知识产权壁垒、解释TRIPS协议有关数据保护和反竞争行动为限制条款以及促进对新药的研究开发和经费负担等问题寻求方案。 该声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对公共健康与药品专利议题的谈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西雅图召开的WTO部长会议上,由于遭到发达国家的反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关于公共健康和对基础药品的获得问题并未列入官方议程。2000年,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就《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关于健康权的规定做出了评论,指出了保护国民健康是国家不可推卸的国际责任。2001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也通过决议,指出TRIPS协议对健康权、食品全和自决权造成的消极影响,要求所有国家的政府注意其依据国际法所承担的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应优先于经济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协定。同年11月14日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最终达成协议并发表《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多哈宣言》(以下简称《多哈宣言》),成为公共健康与药品专利问题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文件。在有关公共健康的问题上,宣言除了继承性地承认知识产权仍在保护新药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之外,也强调了TRIPs的执行应该担负起保护公共健康义务,特别是处理艾滋病的问题,更同意TRIPs不应防止会员采取保护措施以保护公共健康。根据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表的《部长宣言》以及《多哈宣言》的要求,2003年8月31日,经过1年零8个月的艰苦谈判后,WTO总理事会终于打破僵局,成员方政府一致通过了关于实施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度的最后文件,即《关于实施与TRIPS协定与公共健康的决定》。

可以认为《多哈宣言》第一次在世贸组织体制内确认了公共健康权优于私权性质的知识产权,且明确规定了成员方可在适用时采取必要的弹性(Flexibility),比如成员在使用解释国际公法的习惯法规则时,对协议应按照其目标和原则所表达的宗旨和目的来解释。这样就有利于广大发展中成员更灵活地应对发达国家的法律诉求。《多哈宣言》第一次对发展中国家有关公共健康问题的要求做了正面的回应与支持。这为气候变化领域知识产权的谈判提供了实例,在面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时如何做出抉择。但这种实例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有反对意见认为与公共健康领域的药品专利问题相比,气候变化领域的环境友好技术的可替代性更强。这意味着该类技术转让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与公共健康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不具有可比性。就是否具有可替代性或者是否具有公共利益的紧迫性探讨并不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当下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纠正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以及相关的国际国内制度的不足和偏颇,以寻求与环境友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扩散和应用。

二、公共健康与药品专利议题谈判的经验和教训

WTO以及其他场合有关公共健康的谈判有许多经验教训,这对发展中国家的谈判官员在讨论知识产权和气候变化时有一定的意义。

1.各方利益的协商和让步才能取得谈判的实质进展

在WTO下,就药品是否列入专利保护范围,曾存在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分歧。代表药品使用者的发展中国家指出,TRIPS协定提高了专利保护水平,这种高水平造成了公共健康药品的高价格,而这种高价格又直接影响了药品的获得。处于公共健康的目的,需要通过灵活的政策调整完成药品为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轻易获得。代表制药商和专利持有者的发达国家对该观点持否认态度,认为药品研发的主要动力来自药品专利保护制度,并且药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研发的成本和风险。若专利保护力度较弱会使仿制药品泛滥,使药品专利权人无利可图,影响药品发明人的研发积极性,从而导致整个药品市场的发展。最终TRIPS 协议中采纳了对药品实施专利保护的规定。但是由于WTO下的谈判和决策奉行“协商一致+投票表决”原则,这种情况下,成员国自身实力的强弱对规则和决议的影响力得到一定的抑制。欧盟或美国不是总能将其利益最大化于全体成员国利益之上。因为这类经济体和发达国家若想达成有利于其利益的决策,必须顾及到发展中成员国的利益,否则协商若不能一致,将启动投票表决的程序,这时148个成员国席位中的110多个发展中国家席位的否定投票很可能否决前述国家的提案。因此,专利的保护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以确保平衡各方的利益,达成了一些折衷的条款,主要体现在邮箱制度、独占销售权的制度和强制许可制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认可技术开发与转让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作用,也明确了发达国家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绿色技术的义务。然而,在对技术转让至关重要的知识产权问题上,各国却很难达成共识。国家利益使得气候变化中的知识产权分歧短时期内难于消除。就知识产权对技术开发与转让的作用,不仅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南北之争”,还存在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利益诉求的发展中国家间的“南南之争”。另外,气候变化谈判和决策奉行“协商一致”原则,若有国家反对则无法达成对其有约束力的文件。因此,政治经济利益的挥之不去再加上多种利益诉求的交织,目前技术转让议题的谈判进展缓慢。

2.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不可小视

面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各国政府与一些非政府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活动促进公共健康与药品专利的议题在WTO的谈判进程。这些非政府组织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措施,包括政策建议的准备和,非正式会议的召开和与成员国谈判代表的交流。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极大地推动了谈判进程,政府代表的政策建议开始考虑非政府组织的提议。在90年代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的北美自由贸易区谈判、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中以及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阶段,非政府组织均在积极地行动。由此看,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多变会谈的模式也被广泛认可。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的公益性质的非政府组织的生存空间有限,一方面又碍于资金来源的不稳定,另一方面还有可能面临着不被政府认可的问题等。到目前为止,NGO主要还是借助政府来实现组织的发展。政府部门也在考虑是否有必要通过NGO的作用促进政府政策措施的实现。

3.国际组织的合作意义重大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鼓励在国际层面重新认识环境友好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并且要求各缔约方承诺排除不利于技术转让的知识产权政策。知识产权与商务贸易活动联系紧密,前述条款和决议只有在国际和国内贸易和投资政策的作用下才能得以实现。因而迫切需要有这样一类项目,即能够加快国际国内相关组织和部门(包括WTO,WIPO以及气候框架公约缔约各方等)的合作和交流,以便促进上述条款和决议尽早反映在与之相关的政策措施中发挥它的效用。

在气候变化谈判下,UNFCCC应当与其他国际政府间组织协调工作。尤其是WTO组织,可以支持和参与一些项目,这些项目的目的将是确定和实施以下措施:(1)排除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贸易壁垒问题。(2)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特别是促进这些国家的创新能力建设。这个过程也需要新兴技术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另外,UNFCCC需要建立一种机制,“信息报告制度”,要求其成员报告为了避免技术转让中的知识产权壁垒而采取的行动。并且这些行动的实施也应当及时报告UNFCCC报告。作为与以上UNFCCC合作的另一方,WTO应当增进其系统内对有关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有关的相关规则的认识,主要包括:(1)排除WTO排除规则中的壁垒。(2)建立并逐步加强鼓励自主创新和能力建设的规则。(3)改革全球知识产权竞争框架,支持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以弥补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能力上的差距。另外,WIPO也已经制订了支持发展中国家自出创新和能力建设的目标,其中致力于解决发展中国家为不平衡的知识产权制度付出的高昂专利获取费用以及为加强这一体系所付出的能力建设投入。

4.技术转让需要现实可行的具体机制安排

技术转让的双边或多边协议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技术转让需要更加具体的政策安排。私营部门不会处于社会公益以优先的技术转让协议帮助其他私营部门、发展中国家和政府。私营部门的最大利益是是追逐利润而不是增加竞争。为了刺激私营部门达成技术许可协议,有必要提供财政刺激政策。或者,优先的技术也必须是由政府出面购买或通过专门的项目得以转让。类似上述硬性要求应当在技术转让谈判的磋商中将其落实到最终的协议条款中。一个可以借鉴的成功例子是The Drugs for Neglected Diseases initiative(DNDi),在这里私营部门和非盈利机构之间建立了技术转让的公私伙伴关系。其中,药品公司方已经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为进一步的研发积累了一些可供利用的组合技术。尽管关于上述活动还没有标准的模式,但可给予气候变化领域的技术谈判以启示。公私伙伴关系的安排往往发生在性质不同的公共和私人部门之间,例如公共服务性质的机构和私营制造商。公私合作使混合药剂的进一步研发和新产品的上市得到了持续,而公共服务机构也因为这种合作获取了技术,双方达成了双赢。如果新的药物被成功开发,患者是最终的受益者。

公共健康的谈判情况表明:根据发展中国家的观点,零和的谈判不太可能取得进展,关于技术转让的“软性”承诺通常不会取得成果,而且将“平等”诉求作为要求让步的基础是不够的。发达国家的私营部门控制了大多数的制药技术和环境友好技术。发达国家政府不可能“命令”私有部门去转让该类技术。因此,发展中国家不妨集中精力来有效地搭建一个框架,以政府之手巧解市场失灵的困境,促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之间各种形式的共赢经济安排,以此来刺激创新和切实的技术转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谈判中所达成的技术转让承诺应该尽可能的具体而实在。

三、中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应对

1.坚持多边谈判途径,加强区域知识产权合作

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倡导双边谈判,其意图是想通过“分治” ,使南北国家之间谈判实力不均衡。另外,当前即使是多边框架下,如WTO,WIPO和UNFCCC,由于利益取向差异尚大,也难以在多变框架谈判下形成南北实力抗衡的局面。本着通过环境友好技术全球扩散和应用以尽早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应尽快加强与环境有益技术转让有关的区域性的知识产权合作与协调,使得同一区域的发展中国家就敏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尤其是《TRIPS协定》中的弹性条款问题能够形成共识或共同的约束性规则,这样,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单独与发达国家进行双边谈判时,就可以具有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和必要的集体后盾,从而有可能坚守住《TRIPS协定》预留给其的政策空间,顶住来自发达国家的强大压力。

2.加强相关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谈判中提出符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可行方案。

目前有必要加强相关问题的基础性研究,以雄辩的事实和理论为依据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有理、有力、有节地提出知识产权议题,以便获得公平、公正、互利、双赢的谈判成果。研究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与气候变化问题,应该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会在哪些方面能够对环境有益技术的研发、传播和转让产生哪些具体的不利影响,并在可能的前提下,建立易受知识产权影响的环境有益技术数据库以及案例库。二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充分利用现行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中的灵活性机制,有效避免知识产权保护对环境有益技术的研发、传播和转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三是在灵活性机制覆盖范围之外,发展中国家还应有哪些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知识产权诉求,以消除知识产权保护对环境有益技术的研发、传播和转让所造成的阻碍。四是从发达国家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和所应履行的国际法义务出发,研究如何通过谈判敦促发达国家接受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知识产权诉求。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法律文化与体系的差异,相同的条约规则在不同国家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发达国家法律体系内部已经存在较为成熟的利益平衡机制和例外,因此,看似严格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条约义务往往在发达国家法律体系内效力有限,法律体系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应当谨慎,在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清楚了解的基础上,提出和接受适当的义务可以避免盲目的谈判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9, 2.

[2]前引 Ellen’t Hoen文, 第34页。

[3] UN Committee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E/C.12/2000/4: CESCR General Comment 14, The Right to the Highest Attainable Standard of Health (Aug 11, 2000).

[4]王硕.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共健康之间的矛盾和调和――从世贸组织相关协议、宣言的角度.时代经贸.省略ki.省略/article/cjfdtotal-sdmj200903019.htm

[5]See Colleen Chien, Cheaper Drugs at What Price to Innovation: Does the Compulsory Licensing of Pharmaceuticals Hurt Innovation? 18 Berkeley Tech. L. J. 853 (2003)

[6]在推进WTO知识产权多边谈判遇到强大阻力的情况下,发达国家起初采取了将谈判场所转移至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下同)的策略,因为发展中国家在WIPO中也齐心协力地提起了“发展日程”,发达国家遂将谈判场所再次转移至双边谈判框架之下:迄今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或其集团都开始纷纷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签订双边投资或者贸易协定的方式,规定比《TRIPS协定》义务还高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实现了其在多边谈判框架下原本无法实现的谈判目标。

作者简介

蒋佳妮,(1986年- ),甘肃,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硕士,研究助理,研究方向:全球气候变化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政策研究。

王灿,(1974年- ),湖南,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研究;能源环境系统模拟与分析。

上一篇:浅谈郯城县公共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试论高速公路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