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打开学生心结的钥匙

时间:2022-09-21 12:47:43

“宽容”是打开学生心结的钥匙

伴随着新世纪的进展,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百年不变的主题。我们正置身于迅猛发展的时代,有人用“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还是用“高科技时代”“教育的时代”来形容未来,我认为有一点不容置疑,未来将是一个以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教育工作者,结合目前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对高中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点浮浅的对策与建议。

一、当前高中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不仅给人民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善,而且也影响了人们的心理素质的变化,当前高中学生主要有三个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较强。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形式。由于高中学生一方面多数处在青春变化时期,身心变化较大;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加上社会竞争的压力,对自己表现为前所未有的关心。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以至发展,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心理发展时期。

2、有强烈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个人尊重需要的反映,是一种与进取心、自信心以及责任感、荣誉感密切相联的,最敏感的情感。随着高中学生身心的成熟,他们通常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对待批评反感至极,往往批评愈凶,顶撞愈烈,对立情绪愈大。

3、精力旺盛、反映敏捷、充满幻想、行为多变。容易把自己的能力、作用和影响估计过高,产生“盲目自信”,但往往期望值越高,挫折感就越重。有些高中学生在挫折中,不是认真反思,而是失去理智,盲目地一意孤行,甚至有的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影响高中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客观因素

人的一生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就那么几步。高中阶段正是人生这关键几步中的一步,分析高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形成,除受一定社会条件和自身心理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外,还受到家庭、大众传播工具以及学校的制约和影响。

家庭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形成是长期存在的,由于高中学生与长辈、同辈群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某些时候对高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大众传播工具与日俱增,信息量的激增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使高中学生对大众传播工具的依赖程度呈增长趋势。这种状况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有些高中学生沉迷其中,有的甚至迷失了方向,造成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严重混乱。 “假大空”的教育模式、“头重脚轻”的序列、“唯理论”的评价等,均使教育呈现明显的滑坡,使教育很难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不少学生普遍表现出知行脱节、言行不一。面对现实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呢?

三、联系工作实际,研究对策与建议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对上述存在的这些问题深感不安。如果说我们花这么大的力气办教育是为了孩子着想,为国家的未来着想,我们应该认真地进行剖析,尤其对高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

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要依据时间、地点、条件、人物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尽可能地发挥多种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注重实效,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思想品德教育上,要重视学生的品德践行,把思想教育与品德践行相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提高认识、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能力,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规范。

我连续两年带08届、09届高考理科毕业班,深深感受到高考既是对每个高中学生学习的检验,更是对每个高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考验。特别是我们这类学校的学生,学生基础差,心理承受能力更差,他们每天面临成堆的试卷,无尽的计算题,往往会产生烦躁、厌倦、逃避的心理。对于每一个高三学生来说心理压力可见一般。

对于高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特别注重方法。面对曾有过失、存有不足的学生。少打阵地攻坚战,多打迂回游击战;少一点疾风暴雨式的批评,多一点和风细雨般的关爱。在宽容中,提供转化条件,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消除其恐惧不安的心理,使其萌发自尊自爱的心理,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爱。教师要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情,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亦应毫不例外地给予至真至诚的爱,因为爱是教育成功的条件。作为教师,我们不妨都来尝试运用宽容这种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使他们在宽容中健康地成长!

通过这些实例,我得到了几点启示:

1、作为教师要学会宽容和容忍,要宽容和容忍他们的个性。

2、教师只有用自己的诚心、爱心、细心、责任心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灵。

3、思想工作要讲究艺术性,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朋友式交谈。

4、教师永远要对学生充满爱心、信心,学生才会充满自信,不断进步。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三戒三提倡一重视”。“三戒三提倡”是指:⑴戒把学习当做苦役,缺乏学习兴趣,提倡对知识的追求,对智慧的启迪;⑵戒过多地、单纯地死记硬背,提倡以掌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解记忆为主;⑶戒解题模式化,提倡勤于思考,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一重视”就是重视学习别人用实践换来的经验与教训,博采众长,在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现代社会知识急剧扩增、知识更新加快的新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摸索并迅速走出一条高效率的学习成功之路。

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该马上做,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树立人生理想,担当历史重任。

我常把“用你的双脚去走路,用你的双手去创造,用你的头脑去思考”作为座右铭来激励和鞭策我的学生,引导他们把理想和追求落实到日常的学习中,体现在实际行动上,面对时代的挑战,把握自己的命运。风帆已经鼓满,航道已经开通,我坚信他们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上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下一篇: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