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的生意

时间:2022-09-20 10:19:35

“6块钱买16个表情符号?坑爹。”微信5.0的表情商店甫一上线,就引发用户吐槽。但这似乎并不能动摇开发者的信心:看,在吐槽的结尾,他们仍忍不住贴上一个表达“愤怒”的表情—有需求就有市场,表情生意大有可为。

1982年9月19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BBS上第一次输入了一串ASCII字符“:-)”,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电脑笑脸就此诞生。这个一开始只是为了娱乐朋友的小玩意儿迅速占领了互联网,而网友们从不缺想象力:几个月内,就出现了“圣诞老人”和“戴着眼镜的林肯”。

到今天,这些符号已经不太以本来的面目出现了。在MSN聊天窗口中输入:),它会自动转换成一个微笑的小圆脸,这得益于微软和AOL(美国在线)的创举。

尽管法尔曼教授吐槽这些黄色圆脸既丑又让人们丧失想象力,但由字符变成图片,的确是表情史上一次关键性的革命—谁都喜欢更直观、更丰富的表情。随后,又出现了由静态图案向动态图案升级的第二次革命。

事实上,世人皆知的那张黄色笑脸,在法尔曼碰到电脑键盘前就已存在。它是1963年,一位名叫哈维·鲍尔的自由画家为了鼓舞一家保险公司员工的士气而设计的。

可惜,“黄色笑脸”为作者带来的全部收入只有45美元;让它风靡世界并因此一夜暴富的另有其人。来自费城的斯佩恩兄弟看到了它蕴藏的商业潜质,将其买下,附上“快乐每一天”的标语,批量生产及卖出数百万个按钮、贴纸、T恤、杯子。这是表情史上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商业案例。

在中国,表情符号其实早已走上了同样的商业化道路。先锋是“猫扑包子”。这套表情先是在猫扑论坛走红,当MSN、QQ等主流聊天软件加入自定义表情功能后,又吸引了更庞大的粉丝群;然后,制作不那么精美的实体“包子”玩具开始出现在大街小巷。它更著名的后来者包括“洋葱头”和“兔斯基”。

日本人则更直接:他们靠打“表情牌”,将即时通讯工具Line推上了40多个国家同类软件下载量的榜首。

相反,在“:-)”的发源地美国,这个市场才刚刚起步。直到今年2月,Facebook才意识到系统自带的传统表情符号过于平淡,启动了全新设计。

令人信服的解释是,情感内敛的亚洲人,更谙“含蓄”之道—把那些说不出口的话和纠结的情绪,都交给图片来表达。

而今,表情符号早已不再是独立的产品,而是各社交平台争夺用户的战场。它由“耐用品”变成了“快消品”:“围观”、“中箭”、“江南Style”、“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社会热点层出不穷,跟紧潮流,卖萌才有市场。

无论如何,对社交应用来说,表情符号确实是个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微信之前,陌陌和QQ在今年下半年都相继开始对表情收费。而国外先行者们确实尝到了甜头:Line在今年第二季度卖出了2740万美元的表情,占总收入的27%;而以私密社交见长的Path,在推出表情贴纸24小时内,获得的收入就超过其过去一年拍照滤镜功能的收入。

上一篇:美联储主席的权力有多大 下一篇:姜文对话施隆多夫:“要是没有他搭把手,我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