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近乎道的缩影――法与韵

时间:2022-09-20 09:49:42

【内容摘要】技法是所有画种的基本前提,没有了技法,一切画种都难以升华。从谢赫提出“六法”,气韵一词就贯穿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始终,经历后世画家、文人的扩展与升华,气韵成为了中国画核心的审美要求。文章从技法与气韵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侧面分析气韵产生的原因,阐明技法与气韵的关系。

【关键词】技法 气韵 法与道

古今谈论技法大都引用庄子,说其道;谈“韵”则讲韵不可学,“必在生知”。法自古而立,庄子在《庖丁解牛》中谈道:“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技即为技巧、为法,而道则孕有韵。在下文中又说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即是说在享受纯熟技巧带来的满足感。自魏晋以降,人们进入审美自觉以后,技与道则贯穿于整部中国绘画史。翻开整部中国画论,透出的无不是一“韵”字,“韵”字含有魏晋倡导的“神”,且拓宽了“道”的载体。从顾恺之的“传神论”到谢赫明确提出“气韵生动”,各个画家都对其有不同的见解,并成熟地体现于自己的画面中。“韵”自提出之后便成为了中国画的审美核心。

“法”与“韵”在古琴中可得到非常直观的体现,古琴中虞山派讲究清微淡远,非技巧纯熟不可得。古琴所用谱子为唐代传下来的减字谱,曲谱中详细记载了指法与音准,从右手的抹勾挑剔打摘到左手的吟猱绰注。不按照如此规矩的指法,不可得其“韵”。减字谱中最大化地优化了指的顺序,亦如同书法中的笔画顺序一样,一错则韵失矣。而每人完全按照曲谱演奏,“韵”也不一样,由于在谱中并无节奏,全靠师傅的口传心授,即使在当今用五线谱规定节奏下,每位琴家弹出的味道也不一样。因在古琴中夹杂了大量的吟猱绰注,音长音短得到的韵则完全不同。此与绘画异曲而同工。

在技巧、技法不成熟时,便很难将自己要表达的场景、意愿表现出来,如此便更难谈到韵。宋元小品,画面虽小,但营造出非常浓郁的人文情怀,如没有高超的笔墨功力,对材料不深入理解,很难画出优秀的作品。笔墨孕其神,育其韵。《苦瓜和尚语录》中谈道:“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笔也以神,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笔与墨会,是为烟,烟不分是为混沌……画人则逸之。”笔墨相交构成天地,以扬万物之韵,造化之灵。

南朝齐谢赫在“传神论”的基础上提出“六法”,传神论是以形寓神,“形”则为“法”的一个缩影,“神”亦为“韵”的内蕴。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赅,而自古及今,各差一节,六法者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谢赫将“气韵生动”划为六法之一,而这里的“法”与我们谈到的技巧无异,将“气韵”纳为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以下五法皆以气韵为首。《六法英华册》中记载:“谢慕论画有六法,而首员气韵生动,盖骨法用笔非气韵不灵,应物寓形非气韵不宣,随类赋彩非气韵不妙,经营位置非气韵不真,传移模写非气韵不化。”在后世中,人们推崇尚韵,把“气韵生动”一法提到比较高的程度,言“六法五法可学,唯气韵不可学”。在《图画见闻志》中说道:“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气韵可学亦不可学,而全在其人品,在其学识。后文中又写道:“人品既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即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一个时代的气息,一个画家的选择也决定了其作品的气韵,在通过是以才情运笔墨发于笔端,还是以迎合市场或源于艺术规律来表现自己抑或是其他的选择。选择的不同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画面气韵。

文人画兴起后,人们并不是太在乎于技法(并不是说没有技法),以苏轼、米芾为代表,称之为戏墨,他们的画作在画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虽如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书法功力是非常强的,苏轼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米芾的《蜀素帖》万古流传,其因何在?唐寅在《六如画论》中说道:“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书,不过执笔转腕灵妙耳,世之善书者多善画,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用笔不滞,以其胸中万卷书为辅,加之独特的艺术观,下笔自有一股韵味,不同于李唐、荆浩那样气势磅礴的画面效果,其中缘由有时代气息亦有“法”的缘故。我们可以将“法”的内涵扩大化,所有的技巧都纳其范围,但最终指标应是为更好地表现自己。当画面流露出画家本身的思想情感时,画面则必然会有韵的存在,这种韵不是单一的,而是无穷的,随历代文人画家来赋予其新的含义并表现于画面上。

无韵自当是无法,当然并不是说法是唯一的要素,无法绝不可能产生韵,但并非有法就有韵。许多画工手下技巧甚至比一般画家文人都要成熟,但画面死气横生,不能触动人的灵魂。“死画满壁,易如污墁,真画一划,见其生气”。 宋康兴之在《记隐士画壁》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一隐士画壁于老子庙,庙成时,壁当在画,请隐士,隐士弗辞,有老画工画之,后两人各画了壁前驱两人,工先不以为意,细观之,工愧骇下拜曰:先生之才不当与某为辈。“于是焚作具,不复敢言画矣”。此则简述了画工与文人隐士之间的差距,其因无他,在韵、在胸中诗书耳。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非止于一句话,而是有深刻的内涵,以先贤圣贤之言涤去俗念,以万物造化,擢升其灵魂。其间非言语可以道明,自当“澄怀观道”,以笔墨舒胸中之气。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8.

[2]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3]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黄宾虹,邓实.美术丛书[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

[5]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7]卞永誉.中国艺术文献丛刊:式古堂书画考会[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咸阳中学

上一篇:浅谈中国画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探索高校漆艺教学模式 推动漆画产学协同创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