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支糖浆佐治儿童肺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0 06:07:38

急支糖浆佐治儿童肺炎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中成药急支糖浆佐治儿童肺炎疗效 方法:观察两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收治肺炎患儿121例,急支糖浆联合抗生素治疗60例,观察联合中成药对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无效5例,对照组无效15例,治疗组肺部音和胸片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儿童肺炎以风热为多见,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可明显改善呼吸道症状,促进粘痰排出,缩短治疗时间。研究表明西药联合中药急支糖浆应用治疗肺炎的疗效是肯定的。中西药合理联合使用,疗效可增强协同,相互促进,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儿童;肺炎;中成药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35-01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中、细湿罗音。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是支气管肺炎,病因常见的有细菌、病毒性,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加的趋势[1]。肺炎自然病程数日至数周不等,有时可在社区造成小范围流行。综合本院和另一所医院两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收治肺炎患儿121例,其中60例用急支糖浆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联合中药对肺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全部121例肺炎患儿依据第七版《儿科学》[1]关于肺炎的诊断依据,结合患儿临床表现、体征及X线所见征象后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2-13岁,平均(6.0±2.1)岁,病程4~25天,平均(7.3±2.5)天;对照组61例,男38例,女23例,年龄2-13岁,平均(6.1±2.3)岁,病程3~22天,平均(7.2±2.0)天。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抗生素,选择阿莫西林舒巴坦80mg.kg-1.d-1或头孢曲松50mg. kg-1.d-1,每日1次,静脉滴注沐舒坦,6岁每日30mg,连续用5-10天后改用口服抗生素,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60mg.kg-1.d-1或头孢克洛40mg.kg-1.d-1 ,分3次口服,疗程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急支糖浆(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 7岁每次15ml,每日4次,实际用量依据患儿体重酌情增减,疗程同对照组。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X线检查肺部病变吸收;有效:临床症状减轻,X线检查肺部病变吸收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X线检查肺部病变无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安全性评价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未见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3讨论 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儿童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不完善;小儿无鼻毛过滤功能,黏液纤毛装置发育不完善,粘液腺和杯状细胞分泌不足,纤毛运动较差,咳嗽反射发育不完善,主动排痰以及清除已吸入的病毒、细菌等能力较差。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不强,细胞内抗氧化系统能力不足,全身和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不完善[2]。

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极易向下蔓延为肺部炎症。当小支气管、毛细血管发生炎症时,可导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而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在发展中国家病原体多以细菌为主,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菌多见[1]。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尤为突出,小儿“肺常不足”是明代一家万全提出的五脏有余不足学说之一。“肺常不足”理论所阐明的小儿在物质基础及生理功能方面的幼稚娇嫩与现代医学对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均一致。肺炎患儿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归属于中医儿科学“咳嗽”范畴,病变部位在肺主要病机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就其病因而言,由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肺失宣降而发生外感咳嗽,或由脏腑内伤而致内伤咳嗽。咳嗽与他脏关系密切,内伤咳嗽《内经》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3]。辩证属热证、实证。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肺脏娇嫩,不耐寒热,感受外邪多以风为先导,兼夹寒热,从本病表现的局部与全身症状分析,风热多于风寒[4],风热咳嗽临证多见咳嗽、痰稠色黄难咳,伴见发热,有汗,咽部红赤肿痛,舌红苔薄黄[5]。治疗原则应宣发肺气、疏通腠理,使邪从表解。急支糖浆由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8味中药组方调制。主要功效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含鱼腥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有抗炎及镇咳作用。金荞麦有祛痰、解热、抗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凝固酶、溶血素及绿脓杆菌内毒素有对抗作用。四季青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麻黄有发汗解热作用,麻黄所含麻黄碱及伪麻黄碱均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紫菀有显著的祛痰镇咳作用,对杆菌有抑制作用。前胡煎剂能明显增强呼吸道分泌,而有较好的祛痰作用,且作用时间长,其效力与桔梗相当。甘草含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镇咳作用,稀释痰液而使其容易咳出,并能增加支气管纤毛的蠕动,加强排痰功能,祛痰作用显著,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6]。急支糖浆的有效成分可以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抗感染、抗病毒促进肺部感染灶的吸收,与抗生素产生协同作用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

某些抗生素对免疫活性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甚至使其破环,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减轻机体内的白细胞数量,甚至抑制骨髓生长而形成血细胞再生障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不利影响[7]。联用中药治疗肺炎可有效缩短病程,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减轻了对儿童机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辅助治疗肺炎的中成药已经在全国各级医院被中西医所使用,据调查,西医临床应用中成药占整个中成药使用量的70%左右 [8]。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西药合理使用,疗效可相互促进,增强协同,同时也可起到减毒、解毒效果,减低药物毒副作用。本研究表明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肺炎的疗效是肯定的。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 王卫平 常立文 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2-281.

[2] 陆权,王雪峰等.儿童咳嗽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6):439

[3] 陈雪梅,王儒平.浅析《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2964

[4] 江育仁.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8.

[5] 李燕宁,张葆清,潘月莉等.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J].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3.

[6] 雷载权 中药学.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8.74.75.88.229.283

[7] 张峰,马扬,胡仪吉.儿科常用药物与预防接种的关系.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3):170

[8] 张家铨.西医临床中成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上一篇:金双歧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 下一篇:注射用长春西汀与氨茶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