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增色添彩

时间:2022-09-20 05:19:33

巧用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增色添彩

摘 要: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一是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三是要做到语文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社会发展到今天,科技创新突飞猛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的出现无疑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手段,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给了新的机遇。同时,如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色添彩,也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关于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的几点做法。

1 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乐于学习是最重要的,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呢?那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学习语文知识尤其重要。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事物用形、声、色相结合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变乏味枯燥为形象生动,对学生富有感染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去学习语文,去接受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中的《太阳》一课时,笔者考虑到农村的学生大都没有机会到科技馆去,不能和城市的学生一样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太空的神奇,不能亲身去领略探索太空奥秘的无穷魅力。为了化枯燥乏味为形象生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笔者运用以多媒体播放录像片段的教学方法。一开始上课笔者就用多媒体播放杨利伟探索太空的画面,生动形象的画面配合声情并茂的解说,一下子就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真切地感受到了《地球要比太阳小》和《地球在太空中的渺小》等文章的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求知欲。

通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语文课上注意力分散等问题,能把学生的精力较好地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正如著名教育家普朗格所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真谛所在。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正是实现“心灵的唤醒”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

2 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所带给我们的感受有其形象丰富的一面,但也有抽象难言的一面,在教学中不论教师用语言怎样解释,学生还是感受不到,难以理解,这时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就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在学习《詹天佑》这篇文章时,就遇到了困难。课文中写:“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开始时为了说明一个车头怎样拉,一个车头如何推,笔者花了很长时间来解释,学生还是不明白,后来笔者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把火车是如何通过“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就一目了然,无需多费口舌学生就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真是事半功倍,多媒体教学的妙处正在其中。

在学习记人叙事的文章时,有的文章篇幅比较长,故事情节也比较复杂,对小学的学生来说难以把握住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也就无从谈起。这时如果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就能把课文内容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易于学生理解。例如,《凡卡》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又是外国作品,如果单凭学生的读和教师的讲,学生难以有什么深刻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制作了几个课件:①圣诞节前夜,凡卡跪着给爷爷写信;②回忆爷爷守夜的情景;③凡卡受折磨挨打的情景;④回忆和爷爷在一起的情景;⑤凡卡做了一个美丽的梦。在课堂上结合课文的学习巧妙地一一演示给学生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学生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育,激起了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恶。

3 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要做到语文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作为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一面,但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就是要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语文教学内容服务,促进语文教学内容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避免一个误区,那就是单纯地追求运用多媒体这个教学形式,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这样很容易与教学内容相割裂,甚至相背离。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学习的课文是《可爱的小蜜蜂》。课堂上这位教师只是忙忙碌碌地急于展示他所准备的一张又一张的图片,一边播放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来,看这一张。”“好,看下一张。”好不容易放完了所有的图片,没想到的是这位教师又让学生看了一遍。整节课“见图不见文”,用欣赏图片代替了对课文内容的品味,搞得学生兴味索然,弄得教师疲惫不堪。这样的语文课实在不能叫做语文课,而应该叫做“图片欣赏课”,这样的语文课实在没有上出语文味来,如此怎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在不断发展,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发展。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还处在探索的阶段,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我们要有探索的信心和勇气,能很好地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依据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语文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山东省泗水县杨柳镇杨柳小学,山东泗水 273215)

上一篇:浅谈艺术设计类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刍议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强化初中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