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里的土家族民俗

时间:2022-09-20 03:46:04

摘要:主要从建筑、服饰、饮食、婚俗、节日、习俗来介绍作者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芙蓉镇乡下的所见所闻。建筑中提到普遍的吊脚楼和独特的老家祖屋,服饰饮食主要介绍家人的穿戴和特色食品,哭嫁和节日习俗则主要从网络搜集资料来描绘。

关键词:吊脚楼;堂屋;“过赶年”;“摆手节”;覃垕

我出生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那里至今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境内山高岭峻,溪河纵横,神奇的山水与多彩的民族风情相互辉映,千百年来展现出湘西无与伦比的魅力和风采。本文主要以自己在湘西乡下的所闻所见杂以部分资料追忆乡情。

我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每年却都会回到湘西永顺乡下住一阵,当时年龄太小也就没有特别注意乡土人情,不过假期的耳濡目染却也不会忘记。直到今年补修了中国民族志这门课,认识了民族文化之后一下子打开了记忆的大门。

一、建筑

记得儿时美术老师带我们去水边写生,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岸边一排排的吊脚楼。当时就觉得几根长木单独支撑着楼房是那么的危险,老师就解释说:吊脚楼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整个房屋的重心实际上是在实地上。尽管听了解说稍微安心,不过担心垮塌,也就一直不忍再去打望岸边的吊脚楼了。许多年过去了,仍没有落实吊脚楼垮塌的担心,只是从未传出有吊脚楼垮塌的消息。后来百度这方面的消息也就知道:吊角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大多为东西朝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尽管吊脚楼被我记忆至今,但是我所住的乡下房子却不是吊脚楼,而是一个住着四户人家的四合院落建筑,老家那里有几处这样的老屋,老一辈的人说这些院子怎么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院门在家乡被称为“朝门”,木质,上有瓦顶、檐、椽角,看上去颇有气势,地上有两层门槛,大人能轻松跨过,长大后发现山羊经过的时候跳着或踩着才能过去。由于能遮风挡雨多余的柴火就推在朝门内的一边,仰视朝门上方还能看到绘着黑黄白的民国共和旗图案,似乎诉说着当年的历史。走进朝门,左右两边是菜地,牛棚和厕所,往里走一道四边形排水沟把房屋与隔开,中间是石砌的“坪场”,秋收以后可以用来晒谷子。房屋是U型木质结构,房屋、坪场与水沟隔开的总共有三级。正对朝门的中间房屋是“堂屋”,正中央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祭祖先、迎宾客和办理婚丧事都在这里。堂屋两边的左右几间是“人住间”,各以中柱为界分为火房和卧室,火房正中有“火坑”,周围有3至5寸的青石板围着,火坑中间架“三脚”,作煮饭、炒菜时架鼎罐、锅子用。火坑上面1人高处,是从楼上吊下的木炕架,供烘腊肉和炕豆腐干等食物。卧室为防潮有木楼板,父母住正屋(左边),儿媳住客房(右边),兄弟分家,兄长住正屋,小弟住客房。不论大小房屋都有天楼,天楼分板楼、条楼两类。在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也可安排卧房;在火房上面是条楼,用竹条铺成有间隙的条楼,专放包谷棒子、瓜类,由火房燃火产生的烟可通过间隙顺利排出。房屋讲究飞檐走角,门窗屋檐都刻着许多灵鸟瑞兽,虎型居多。院子周围种着竹子、果树。 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二、服饰、饮食

说完了“住”,再说说“衣”和“食”。我记得爷爷头包青丝帕或青布,包成人字路。衣服是青色的满襟衣,正中安五至七对布扣。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奶奶也是包青丝或青布帕,稍短于爷爷的,不包成人子路。衣服是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没有镶花边。

在土家族的民间歌谣中,有这么几句:辣椒当盐,合渣过年,一条裤子穿它几十年……这几句话描述了土家族在解放前的辛酸生活。其中“合渣”就是土家族的一道家常菜,类似于豆腐。说到土家族的传统食物就不得不提土家腊肉,湘西土家人过了冬至,各家就要宰杀“年猪”熏制腊肉,熏制得比较好的腊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另外还有玉米做的苞谷酸辣椒,酿制成的苞谷烧酒,特别是年三十的早上长辈还要用糯米打糍粑以求开年大吉。

三、婚俗

这几年再回老家,很碰巧就赶上两家人结婚嫁娶,土家人是流行哭嫁风俗的,我却未能目睹到这一盛事,后来在网上查了资料方才了解一二。哭嫁一般是新娘在婚前一个月或两三天开始哭。娘家人边位她置办嫁妆,边倾诉离别之情。会哭的姑娘一个月内不哭重复,要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土家姑娘用“哭”这一形式倾诉心中的情感,当然,也有真伤心而哭的,多半是狠心的媒婆乱点鸳鸯谱。湘西土家族姑娘“哭嫁”诉说的内容,由于世代口头传承,加上一些“哭嫁娘”的积攒和琢磨,因为行程了某些大同小异的口传“本子”——即令人赞叹的民间抒情长诗《哭嫁歌》。以保靖县马王乡、永顺县普戎乡、龙山县坡脚乡等地流存的几个“本子”较为完整,极具特色。

四、节日习俗

土家族的历史文化更多则是通过节日的习俗活动耳濡目染、口传身教而世代继承下来的。由于每年回老家的时间固定,所以大多数节日都没有参加过,所以也只好按图索骥,从资料上找寻土家族的节日习俗了。

土家族要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谓之“过赶年”。清嘉庆《永顺县志》云:“土人度岁,逢月大,以二十九为岁,月小,则以二十八日。” 其来历说法很多,流传时间最长的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正值年关,突然接到朝廷圣旨,调土家土兵协同抗倭,按路程计算时间,不等过年就得出发,才能按时赶到。为了让出征官兵过年再走,就决定已集中的官兵提前过年。土家兵出征后立下赫赫战功,后人为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祀祖颂功,每年过年都提前一天。

舍巴节,俗称“摆手节”。一般按活动大小和参加人数多少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时间上又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六月堂。大摆手活动规模大,参加人数上万,祭祀八部大王。小摆手活动规模小,以村为单位,数十人或上百人参加,祭祀彭公爵主、向佬官人、田好汉。大摆手在摆手堂中举行,堂中供有八部大王神像。堂外坪场中央设有旗杆,插龙凤旗。大摆手活动按“三年两摆“的传统习俗在正月初九至十一举行。近年来,土家族传统的舍巴节被开发整合,成为民间文化的展示会,民情风俗的博览会。今天龙山县靛房乡为著名的摆手之乡。

上一篇:浅论我国城建档案的管理问题 下一篇:正太铁路与沿线城市的近代化:1907-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