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口服液药渣栽培刺芹侧耳

时间:2022-09-20 02:42:45

利用口服液药渣栽培刺芹侧耳

选用4种口服液药渣:①香菇(Lentinula edodes)、茯苓(Wolfiporia coco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Flos Chrysanthemi)、决明子(Cassia tora Linn)等;②赤灵芝(Ganoderma lucidum)、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枸杞子(Lycium barbarum fruit),茯苓、薏苡仁(Semen Coicis)等;③巴戟(Morinda offcinalis)、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核桃(Juglans regia)等;④山药(Dioscorea opposita)、党参(Pilose Asiabell root)、茯苓、砂仁(Fructus Amomi)、白术等,上述4种经水提后得药渣,经过药渣适栽性和高产配方筛选,结果表明:①~④4种口服液药渣均能栽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较佳配方为:65%药渣①、26%杂木屑、7%麸皮、2%轻质碳酸钙。

口服液药渣; 刺芹侧耳; 栽培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每天有数十吨的药渣被堆积,由于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较高的水分,容易引起霉菌大量繁殖,霉菌孢子随风大范围扩散、巨型药渣堆发酵产生的异味气体、发酵残液向水体渗漏,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若将药渣晒干焚烧,需要在厂区建立面积超大的摊晒场地,还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CO2。如何有效解决药渣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这些药渣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还有少量的粗蛋白和无机元素,与食用菌栽培原料的成分非常接近[1],加之目前由于林木保护等原因,食用菌栽培原料正面临价格逐年上涨的困境,因此笔者尝试利用口服液药渣栽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筛选出适合该食用菌栽培的药渣配方。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

刺芹侧耳(P. eryngii)(粤平10号)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发中心保存。

1.2药渣

①香菇(Lentinula edodes)、茯苓(Wolfiporia coco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Flos Chrysanthemi)、决明子(Catsia tora Linn);

②赤灵芝(Ganoderma lucidum)、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枸杞子(Lycium barbarum fruit),茯苓、薏苡仁(Semen Coicis);

③巴戟(Morinda officinalis)、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核桃(Juglans regia);

④山药(Dioscorea opposita)、党参(Pilose Asiabell root)、茯苓、砂仁(Fructus Amomi)、白术;

上述4种原料经水提即得相应的口服液药渣①~④。

1.3培养基质

3讨论

A培养基中含有大量香菇、金针菇等含氮量较高的食用菌残渣,其产量及子实体质量明显优于其它培养基。B培养基可能由于原料中存在大量含木质素的灵芝,缺少刺芹侧耳所需的大量氮源,故制成培养基时较疏松,菌丝生长较快,但出菇期需大量含氮物质,故产量较低;C培养基由于含有大量的巴戟等中药,制成培养基时透气性较差,菌丝生长速度较慢,但并不影响后期的生长及产量;D可能由于药渣中含有部分砂仁,有研究表明,砂仁对菌类有抑制作用[3],导致D培养基的菌丝生长缓慢,继而影响后期产量及子实体质量。

大部分食用菌,包括刺芹侧耳的栽培原料大都采用阔叶林木糠、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农产品下脚料。但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这些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栽培原料成本增加,降低了食用菌生产者的经济效益[4]。中草药、食用菌等经过提取有效成分后,还残留有大量营养成分,这些营养物质可代替木糠、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秸秆等栽培刺芹侧耳等食用菌,如此,既缓解了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原料紧张的局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能有效解决药渣对环境的污染,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佘红,刘炳禄,李富玉,等.中药药渣在杏鲍菇生产中的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09,(6):5051.

[2] 曹德宾,孙庆温,王世东.绿色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与营销[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3164.

[3] 唐建阳,刘凤娇,苏明星,等.砂仁提取物的抗菌及抗氧化效应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1(4):789792.

[4] 陈今朝,王慧超,谭永忠,等.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栽培金顶侧耳和柱状田头菇[J]. 食用菌学报,2011,18(4):1518.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Android的智能旅游自助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