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体现

时间:2022-09-20 01:12:49

论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体现

摘要:诚实信用原则在当代合同法中的作用具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它不仅是当事人的行为准则,而且具有平衡利益和确保合同双方当事人交易安全的功能。文章在分析诚实信用原则起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合同法中的具体体现,并结合我国的立法、司法现状,对该原则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适用和完善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该原则在构建平等、互利、公平交易的和谐经济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法;体现

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法甚至整个民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则。在大陆法系,它常常被称为是债法中的最高指导原则或称为“帝王规则”。如今,该原则已经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法律现象,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诚实信用原则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出现了扩张的迹象。许多法律概念、规则、规范乃至原理、制度,均在诚实信用原则的冲击或影响下发生了或者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起源与概念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它最早起源于罗马法,在罗马法中就有“善意”的概念。

何为诚实信用原则,学者对此有不同解释,主要有如下观点:主观判断说,认为应从主观的角度来确定诚实信用的内容。利益平衡说,认为诚实信用原则的宗旨在于谋求当事人之间利益的平衡。行为规则说,认为诚实信用原则旨在确定一定的行为规则,这就是诚实守信、不欺诈他人的规则。

我国《合同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有欺诈行为。”具体是指在合同的订立、履行过程中,缔约人应当诚实有信、遵守诺言、实践成约、正当竞争,而不能规避法律和曲解合同。它包括如下三个内容:一是合同前义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不得假借签约而恶意进行磋商,不得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二是认真承担合同义务,即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中,应当实事求是,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承担及时沟通有关信息、相互协作配合、提供必要条件、防止损失扩大等义务。三是合同后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及保密义务等。诚实信用原则体现于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等的各个方面和阶段。

二、诚实信用原则在中国合同法中的运用

从中国的整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诚实信用原则分别出现在一般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及合同解释等制度中,其规制着合同交易的全过程。法律确认交易当事人在交易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才能使商业交易当事人既能遵循商业道德,又能严格守约和正确履约,从而形成交易关系的正常秩序。

(一)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订立阶段的具体表现

在合同订立阶段,尽管合同尚未成立,但当事人彼此间已具有订约上的联系,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负有如下附随义务:忠实的义务。当事人一方应如实向对方陈述商品的瑕疵,质量情况,同时应如实向对方陈述一些重要情事,如财产状况,履行情况等。同时,当事人要忠于事实真相,不得作虚伪陈述。诚实守信,不得欺诈他人,也不得基于恶意与他人谈判。相互照顾和协助的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和其他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并致他人损害。遵守允诺的义务。在谈判过程中,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自己的允诺,一方发出要约之后,应受要约的有效拘束。如果要约在发出后,受要约人对该要约已形成合理的信赖,而要约人撤回或撤销其要约造成受要约人信赖利益损失的,则要约人应负赔偿责任。

(二)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订立后至履行前的具体表现

在合同订立以后,尚未履行之前,当事人双方都应当依据诚实应用原则,严守诺言,认真做好各种履约准备。如果一方在履约前因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或者存在着其他法定情况,另一方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暂时中止合同的履行,并要求对方提供履约担保。但是,另一方在行使终止权时应严格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及法律规定的条件,不能因为对方支付能力出现暂时的或并不严重的困难,便借故终止合同的履行。如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而行使终止权,给对方造成损失,应负损害赔偿责任。

在合同订立以后,履行期到来以前,一方无正当理由向另一方明确表示其不履行合同,则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预期违约方承担责任。但如果一方向另一方并没有明确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或者虽表示不履行合同,却有正当理由,则另一方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擅自单方解除合同。

(三)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履行阶段的具体实现

一方面合同的履行应当严格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另一方面,在法律和合同规定的义务内容不明确或欠缺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义务,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关于履行标的。债务人交付标的物及债权人接受该标的物,都应当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如果标的物为种类物,尽管该批货物质量差异并未超出合同规定范围,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债务人不得故意选择其中品质较次者而为履行。债权人不得无故拒绝后交付的标的物。第二,关于履行时间。如果合同未规定履行时间,债务人提出履行,必须依据诚实信用原则。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此种期限应当合理。如果合同规定了履行期限,债务人在选择具体的履行时间时也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规定了履行期限时,债务人不得提前履行。但如果债务人确有正当理由需要提前履行,而提前履行亦不会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债权人依诚实信用原则不应无故拒绝。

如果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达成协议,允许一方在出现某种特殊情况后,可以迟延履行,则在出现该情况后,当事人虽可以迟延,但也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尽量缩短迟延的时间。例如,甲乙双方在购房合同中规定,如遇天灾影响工程进度,可以推迟交房时间。在发生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后,尽管甲因正当理由延迟工程和延期交房,但甲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应尽量抢时间,缩短工期,尽可能早地交房。第三,关于履行地点。如果合同未规定履行地点或规定不明确时,债务人除应依《民法通则》第88条的规定来确定地点外,同时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考虑在符合债权人利益或者便于债权人接受履行的地点作出履行。第四,关于履行质量。如果合同规定的数量不明确,亦应依诚实信用原则予以确定。第五,关于履行方法。在履行方法上,当事人也应严格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如合同约定交货方式为代办托运,

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债务人应于数种运输方式和数条运输路线中,选择对债权人最有利的运输方式和路线。在债务人因正当理由提出需分期交付且不违反关于履行期限的约定而又不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债务人的履行。第六,关于履行的价格。在买卖合同中,价格是合同的主要条款。但当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暂不规定价格条款,而规定价格条款留待以后协商确定,此种条款属于活价条款。如果当事人规定了活价条款,尽管合同无确定的价格条款,也不影响合同成立。不过在合同成立以后,当事人具体确定价格条款时,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合理地确定价格条款。

(四)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方面的具体表现

当事人在合同订立以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而发生情势变更,致使合同存在的基础发生动摇或丧失,且导致当时利益的严重失衡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应允许当事人变更和解除合同。在情势变更时,变更和解除合同应严格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例如,双方定约以后,因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是被告建造的房屋成本急剧增加,被告可以依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变更合同的价格条款。

在其他情况下,解除合同也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如在长期的继续性合同中,任何一方依据合同规定的条件而解除合同,都应当提前通知对方,使对方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一般而言。在一方违约以后,如果违约并没有给非违约方造成重大损害,以诚实信用原则,非违约方不得提出解除合同。

(五)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的终止方面的具体表现

在合同关系终止以后。尽管双方当事人不再承担合同义务,但亦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承担某些必要的附随义务,如保密、忠实等义务。这种义务属于依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后合同义务。

三、合同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在适用上的限制

在现代合同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如果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运用不加以限制,则有可能导致诚实信用原则的滥用,以致损害法律的权威。因此,有学者将诚实信用原则喻为“双刃剑”。在实践中,应准确理解立法意图,结合当时社会的具体情况,对适用诚实信用原则掌握一个合理的界限。首先,在诚实信用原则的援用上应严格掌握三个方面的原则:第一。具体规定优先适用原则。即现行法律有明确具体规定,而适用诚实信用原则与适用该具体规定均能得到同一结果时,应适用具体法律规定而不适用诚信原则。第二,类推适用等漏洞补充方法优先适用原则。即对某一具体案件,虽无具体法律规定可供援用,但可依类推适用等补充方法予以补充时,应依类推适用等方法补充法律漏洞,不得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第三。适用诚实信用原则与适用判例的冲突解决。即当适用诚实信用原则与适用判例得出同一结论时,则应适用判例,而不得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如得出相反结论,则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其次,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范围应合理掌握。诚实信用原则在司法领域里具有衡平功能,即法官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蕴含的道德伦理观念和公平精神,可以创造性地参与法律适用,平衡当事人之间和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正如徐国栋教授所认为的:“衡平法是在法律的一般规定与具体事实产生不相宜时,授权法官背离法律的字面规定而根据法律的目的进行判决的规定。衡平法的存在,是为了解决法律的目的与法律的具体适用效果之间的矛盾”。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项衡平法,意味着授予法官在运用诚实信用原则进行法律推理过程中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但法院在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审理具体案件时,要求法官必须具备极高的道德水准和相当的专业水平,以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该原则的精神内核。这种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掌握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信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增长,商品交易活动的频繁发生,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合同法中一项重要原则,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诚实信用原则在平衡社会经济秩序方面将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论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改革 下一篇:对建立民事诉讼和解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