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怒易伤肝

时间:2022-09-20 12:50:58

大怒伤肝别焦急,

静心安度更年期,

难能都是顺心事,

通情达理好脾气。

民间有“大怒伤肝”的说法,提示做人处事要“制怒”。中医治病,关注“喜怒不节,损伤脏腑”的现象。古代医书《黄帝内经》有“肝气实则怒”,“悲哀愁忧则心动”的记载。情志失调暴怒焦躁,有损“肝气”,气机阻滞,疏泄不畅,则会肝气郁结,出现胸胁、小腹或的胀痛不适。肝气太过,出现气逆亢奋的现象,如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头痛、厌食甚至血随气逆,导致吐血或咯血。《素问・生气通天论》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三气周瑜,使周瑜口吐鲜血而亡,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现代医学发现,严重的急躁郁怒等可引起心理精神障碍,由于心理的失调导致生理的障碍,可通过植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等方面的介导引起诸多器官功能运行失常,例如失眠、厌食、便秘或腹泻、乏力、头痛、心慌,甚至有人统计发生严重的精神创伤之后的数年内,肿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人的一生中出现暴躁、焦虑是常见的,有的人脾气不好是与生俱来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的人则由于工作紧张、处世不顺、生活艰难以及一些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而会引起心理和精神上的失衡。这些情况往往是一过性的、暂时的,更谈不上“焦虑症”。妇女在更年期阶段,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常伴随着阵阵的发热多汗也容易出现急躁、易怒、焦虑的表现,这也是一种“见怪不怪”的事。

人到老年,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功能发生退化,特别是患了脑血管病后,原本性格温和、平易近人的人,变得不随和、爱争吵,甚至借故生事,“无名怒火三千丈,哪怕小事轻如毛”。发脾气之后,伤害了别人,自己也后悔,或感到难堪。有些人的焦虑是由于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引起的,如咖啡因、可待因、镇静催眠药,精神障碍治疗药物及激素类药等,而以长期应用催眠药者为最多,停药也应逐渐进行。

下面的“一招一式”可帮助您解除焦虑。

放松出现焦虑、烦躁、易激惹的现象,首先自己不要紧张,要相信绝大多数只是一种功能性的心理失调,身体内的各种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一般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恢复。还应当承认,有时脾气暴躁不是故意的;有时感情失去控制,要学会在心理上自我调解、理智处理。

制怒学会“制怒”,这是个自我修养的过程,了解这种心理精神的变化只是一种“自我感觉”,要善于把思维从对不满的人和事上及时转移开,一时的感情冲动过后要认真总结,引以为戒。对未来的事不必过于操心,操心少了,担心也就少了,焦虑也就少了。

娱乐要丰富精神生活使心理放松,如旅游,看一些相声、小品、幽默故事、漫画等喜剧作品,少看一些恐惧、悲哀、郁闷、让精神产生抑郁的节目。旅游和锻炼是改善情绪的好办法,脱离旧环境,到野外去享受大自然的风光美景。阳光明媚,氧气充足,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虽有“满腔怒火”也就烟消云散了。

睡好生活规律是建立良好情绪的必要条件。必须早起早睡,最好不要睡懒觉。老人觉少,睡六七个小时足矣。要强调“鸡鸣则起”,不可唠唠叨叨总说自己没睡好。中午小憩即可,不可多睡,以免影响晚上睡眠。

整洁居室要打扫干净、整洁,任何邋遢不洁的环境会随时给大脑带来恶性刺激,加重不良情绪。

倾诉对不良的心理也要适当倾诉,不要闷在心里。老人饭后散步,成帮成伙,互诉衷肠,彼此排解,必要时向心理医生倾诉,在发达国家,看心理医生的人很多,在中国则还没形成“气候”。

吃对饮食上要注意不要多吃红辣椒、花椒、大料等辛温发热之品。咖啡、荔枝、桂圆等偏热食品也应少用,以免“温热助火”、“燥热伤阴”,同时还要避免“膏粱厚味”、大鱼大肉。多吃百合、莲子可养心安神,开心果、橘子可疏肝解郁,银耳、鸭肉、麦片可清热泻火、解肝经实热。适当营养,够用即可,避免肥胖,防止脑血管硬化。早餐喝杯、玫瑰花之类的淡茶也有养肝清心的作用,不妨一试。

上一篇:绝经期女性经常饮酒可增加患乳腺癌风险等8则 下一篇:关于肾脏替代疗法您该了解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