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阅读的种子,享受阅读的快乐

时间:2022-09-20 12:03:47

播下阅读的种子,享受阅读的快乐

摘 要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艺术形式的绘本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特征。绘本以简明之文和形象之图协同讲解故事,在具象与抽象、表象与意象的矛盾统一中呈现丰富性和多义性;具有思想艺术独创性的绘本,同时为读者预留了广阔的阅读理解空间,让绘本的阅读具有开放互动的特质。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语感和童心,让小朋友享受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 绘本 阅读 快乐

绘本,亦称图画书,是20世纪产生的图书品种,是在人类对童年这种生命的认识更透彻以后诞生出来的书籍形式.与一般的”小人书”、卡通图书或其他有图有字的儿童读物相比,绘本是以简炼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是最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绘本阅读是开展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载体,在绘本阅读中我们可以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它的主要目标是借助绘本,在听说读写的综合性游戏式的活动中,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乐于观察、乐于动手、乐于探究、乐于学习语文的情感,使绘本阅读成为儿童快乐生活的一部分。结合我个人的绘本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阅读图画,创设情境、培养想象

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不但要不断引导学生阅读文字,更要引导学生通过情节想象文字以外的细节和内容。学生能够用想象力描绘出眼睛无法看到的故事,才是真正学会了阅读,而绘本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好媒介。一是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就是在绘本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绘本所描绘的生活与情感世界,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实践。二是定格画面,启发想象。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文字欣赏画面,利用图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扩展性,启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从而深化对绘本主题的感悟。三是预留空白,引导想象。绘本阅读提倡“不讲完”。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想象故事结局;也可以采用“漏讲一个片断”的方法锻炼学生“倾听”的能力;还可以在情节发展的关键地方适当停顿,预留一定的“空白”,巧妙激发学生猜想后面的情节。四是仿写创编,促生想象。绘本阅读也不例外。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学习目标,结合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创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总之,方法多种多样,目的都是积极发挥想象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爱上阅读。如:玛格丽特的经典绘本《逃家小兔》中都是用简单统一的句式“如果你变成 我就变成 。”将故事串讲下来,整个故事充满了想象。在引导学生欣赏图画的同时,创设情境让孩子参与故事的想象中,“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怎么变,让小兔回家呢?”孩子饶有兴趣的推想,不但丰富了故事的情节,体会到兔妈妈对孩子那浓浓的爱,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品味语言,感受积累,培养语感

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绘本阅读过程中的语言学习有多种方式:听教师大声读、反复朗读、讨论、看图讲述、故事接龙等。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中,孩子们感受其语言的魅力。其中“听教师大声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除了读中积累,有的语言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达,让孩子领悟绘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与精髓。

比如:美国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作者通过每个幼儿熟悉的兔子形象来表现这一主题,通过大栗色兔子和小栗色兔子之间充满趣味的对话,揭示了爱是需要表达的这样一个道理。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教师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积累了语言,更让他们对阅读绘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感悟内涵,培养童心

图文并茂的绘本吸引着孩子。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通过阅读绘本,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的情感。

如:在《我爸爸》《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我永远爱你》《逃家小兔》的阅读中,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丰富了孩子的情感,激发孩子的爱心。在《我有友情要出租》的阅读中,让孩子明白友情就在身边。在《鼠小弟,鼠小弟》的阅读中,能让孩子在趣味中会心一笑……这样,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儿童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播下阅读的种子,享受阅读的快乐。让我们做好学生阅读的领路人,让阅读伴随孩子们心灵的成长,愿“腹有诗书”的儒雅之气早日在他们身上萌芽。

参考文献:

[1]梅子涵. 阅读儿童文学[M].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11月

[2]袁晓峰.快乐的绘本阅读[J].小学语文教学,2006

[3]倪文锦.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上一篇:浅谈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 下一篇:浅谈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