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演奏中影响音色的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20 10:59:40

长笛演奏中影响音色的因素分析

摘要:长笛是一种音色优美的演奏乐曲,其独特的音色能带给人一种平静、舒缓的感受。此外,长笛本身的表现力比较强加上长笛独有的刚柔并济的音色,所以它既能和管乐器相互配合又能和弦乐器交相辉映。但是,长笛的完美演绎还需要演奏者对长笛音色的合理控制使之与其他乐器在演奏中融汇贯通。本文就以长笛演奏中影响音色的因素分析为课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长笛演奏 音色因素 分析

优美的音色是长笛演奏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如今丰富的音乐演奏形式中,如何将长笛的音色优势在复杂的演奏中得以完美的展现,就需要长笛演奏者加强对长笛音色上的有效控制,充分的利用长笛刚柔并济的音色特质,赋予乐曲一种独特的魅力。 因此,音色的控制往往是乐曲完美展现的关键。

一、各种因素对长笛音色的影响

(一)中国音乐因素对长笛音色的影响

中国的音乐发展有着几千年的古老历史,而音乐表演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其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结合。任何一个音乐作品的出现,都是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因此中国音乐必须具备中国特有的音乐元素。伴随着国际间音乐交流的加深,中国音乐在国际上逐渐被接纳。长笛这一西方乐器也在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竹笛、萧等一系列的民族乐器后,其演奏法逐步的向民族乐器靠拢。这种音色上的模仿既是对长笛音色领域的延伸,也是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同时也是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国外的音乐文化相互融合的一种方式。

(二)心理因素对长笛音色的重要影响

音乐作品的演奏相当于作品的二次创造,它在原作者的情感基础上又增添了演奏者的独特见解,使作品更加的饱满,感情更加的充沛,这也是二次创造的魅力所在。听众在听完演奏者的乐曲演奏之后,又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理解,也对生活有了新一层的生活感悟。此外,音色在音乐的表现力中与节拍、音高不同,它是演奏者的主观体验的属性,虽然它的本质是物理属性,但是在表达上却源于演奏者的情感和演奏的音色技巧。因此,长笛的演奏者在演奏乐曲之前需要先对作品的演奏形式充分的进行了解,并在大脑中对作品的音色进行细致的划分,同时加以作品角色的情感的注入,才能更好的对作品进行情感上的诠释。

二、长笛演奏中音色的影响因素

长笛的音色优美这是长笛得天独厚的演奏优势,但是在长笛的演奏中演奏者若是不能对其音色进行适当的控制,就会阻碍长笛演奏者对乐曲情感的诠释。因此,若想对乐曲进行深层次的表述,就要对长笛演奏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的了解,并针对自己的薄弱地方进行改正。

(一)持笛方式影响着音色的正常发挥

长笛的演奏当中,正确的握笛方式是演奏优美音色的前提基础,对于好音色的演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握笛方式是下唇、左手食指根、右手的大拇指头三点持笛,其余的手指放开,并能正常的发音。拿稳长笛的一个重点就是右手拇指,长笛应该放在右手拇指指甲护膜上面,若是从前方看吹奏者,吹奏者的右手拇指不应该伸出笛身。

(二)长笛演奏中口型对音色的影响

优秀的长笛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听众常常被他们动听的声音和丰富的舞台表现力所倾倒,他们演奏的声音时而甜美梦幻,使人如临仙境;时而低沉婉转,使人心情沉闷;时而明朗欢快,使人心情畅快。这样高超的演奏,除了演奏者的技巧外,还需要演奏者的口型正确。吹奏长笛对于口型的要求比较的严格,除了基本的呈微笑状态的口型之外,还需要将两片嘴唇平均的贴住牙齿,然后均匀的挤压在一起。在演奏长笛的过程中,为了展现优质的因素,要求演奏者的眼睛也要尽量的平视,保持气流的平稳状态。

(三)演奏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决定着好音色的产生

长笛的演奏中呼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演奏者对气息的正确控制和支配,能够演绎出优美的音色,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气息平稳特性。在长笛的演奏中呼吸方式有很多包括肋骨式呼吸法、横膈膜式呼吸法、混合式呼吸法这三种。根据呼吸方式的不同,呈现的音色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长笛的演奏者在进行呼吸方式的选择时,要尽可能的结合具体演奏的乐曲选择合适的呼吸方式,将自己的气息能够平稳的进行控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优美的音色是长笛演奏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如今丰富的音乐演奏形式中,如何将长笛的音色优势在复杂的演奏中得以完美的展现,就需要长笛演奏者加强对长笛音色上的有效控制。此外,长笛演奏者的音色控制还需要先对长笛演奏中的音色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针对性的进行音色的提高练习,并加强平时的心理素质训练,使自己在舞台演奏上能将乐曲所体现的艺术情感,准确无误的传递给听众。这样不仅能提高演奏的演奏技巧,还能促进长笛文化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璇子.长笛在室内乐演奏中影响音色的因素[J].才智,2012,(08).

[2]陈甲,李岩,郭义平等.浅论影响长笛音色的要素及解决途径[J].美与时代(下),2012,(06).

[3]李静.浅谈长笛演奏技巧与音色探索[J].学周刊,2012,(22).

上一篇:也谈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矫正 下一篇:浅析高校辅导员在校园突发事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