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9-20 10:31:00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 要:情境教学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不断改进,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教学有效性;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043-01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两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一、重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现行小学语文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语文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炼出语文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语文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时代气息,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作为教师,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生活经验与年龄特点进行设计 情境的创设要依据不同年龄特点,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求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语文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教学情境的形式

1、情境导入 教师要用语言把学生带入模拟的情境中,那么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有意境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语言描述情境的形象性要具有感染作用和导向作用。语言描述情境的感染性是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特定课文的具体情境做绘声、绘色、绘形的描摹,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色,如睹其形,产生人在情境中的感受,加强儿童对情境的具体感受。教师语言描绘的导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描绘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审美活动、情感活动、道德评价活动和语言描述活动。

当教师的语言描述的形象性有感染作用、导向作用时,学生才能有意识的把课文语言和想像结合起来,获取对特定情境的整体感受,才能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句、段、篇,学习课文语言。

2、角色表演 教学中,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适时指导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表演,会使枯燥的语言文字,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教学《自己去吧》这篇课文时,在预学的基础上,我这样引导学生:在一次比赛中,小鸭、小鹰都分别获得了游泳、飞翔的冠军。你们佩服它们吗?那你们有没有使自己感到骄傲的本领吗,是怎么学会的?请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学会的某一项技能,让他们边展示边说明,并加上相应的表情、动作,享受成功的快乐。接着再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后说说故事中有几个角色,分别写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事。然后再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当然也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给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适当点拨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表演,体验学习的乐趣。

3、角色转换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忽视学生内在情趣的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式不仅仅包括认知,还包括感受、体验、内省等多种形式。这就提醒我们,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反应生活,更要注意从学生的思想、情感、愿望的角度来理解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活泼的气氛中努力学习和探索。

例如教学《翠鸟》一课时,在熟读理解课文之后,虚拟采访情境。我问学生喜不喜欢翠鸟,愿不愿意做一次翠鸟,然后我即兴组织了一次采访活动: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想采访你们,写一篇关于翠鸟的报道,让全世界人民都来保护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学生气氛非常活跃,采访中,我分别问了以下几个问题。①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怎么回事?书上怎么说的? ②你们嗓子那么好,唱一首你喜欢歌曲好吗?③听说你们的名字又叫“叼鱼郎”,你们是怎样捕鱼的呢?④你们的家在哪里?

实践证明,这种采访情境的设置调动并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理解与创造、对美的追求与体验统一了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

4、情境朗读 课文中美好的景象或形象,使学生受到感染,教师需要凭借想像让学生入情入境“美读”,使读者的角色转化为语言角色。

情境教学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不断改进,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新模式 下一篇:中学数学教学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