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岛遇上淘宝

时间:2022-09-20 10:15:05

一年交易额超过460亿元新台币,日均超过1万个包裹,支付金额年增长65%……不知不觉间,“淘宝”旋风已然席卷宝岛

四年前,当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正式进入宝岛台湾,启动Tao1shop.tw网站时,很少有人会想到,有朝一日“淘宝”旋风会席卷全岛。

据统计,整个台湾去年的电子商务总产值为3,82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超过12%(460亿元)在淘宝上产生。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攀升,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岛内电子商务收入增长了17%,而淘宝增长了50%,全年支付金额更是增长了65%。今年初,淘宝网公布了2012年支付排名,前十个“高消费力”城市中,竟然有4个来自台湾省。

淘宝的成功让台湾各界五味杂陈,据《海峡都市报》报道,淘宝的课税问题引发了台湾所谓的“立法院财委会”的讨论,有人甚至声称将成立专案小组紧盯网络交易。

淘宝是如何在台湾取得成功的,台湾消费者为什么会偏爱淘宝,淘宝的迅猛发展对两岸的经贸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已经成为两岸经贸互动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飞机“载的货比人还多”

淘宝进军台湾,始于2006年底。当时淘宝携手oBuy全买网,开通了“台湾馆”,主要做台湾代购的生意。2009年9月,由淘宝授权台湾网劲科技开发运营的“台湾淘1站”正式上线。凭借丰富的种类与低廉的价格,淘宝网很快攻入台湾电子商务市场并站稳脚跟。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目前带动台湾合购(类似祖国大陆“团购”)风气之先的批踢踢合购板,其合购内容几乎有2/3与淘宝网有关,台湾有四分之一的网络卖家直接从淘宝网进货,淘宝在岛内网购市场简直可用“掀起巨浪”来形容。

探究淘宝在台湾成功的原因,实际上与其一直以来的竞争优势并无不同,无非是物美价廉、服务好、物流快。台湾的热门网络社区“mobile01”曾开过一个讨论“淘宝购物”的热帖,大量网友涌入讨论,夸赞淘宝的用户体验比岛内原来的两大网拍――雅虎拍卖和露天拍卖领先太多。“货色齐全、价格低廉、付款机制安全”,“服务极好,即问即答,台湾做不到”,“整个交易制度像是为买家设计的,很有被保护的感觉”,“用过后,我都很怕开淘宝网,不买几万块停不下来”……这样的说法比比皆是。

记者曾接触过一个台湾用户,他说有一次手机电源坏了,从淘宝上买一个到台湾用顺丰快递只要两天半,运费140元新台币,但是商品本身比在台湾买便宜很多。他认为淘宝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岛内的拍卖网站做得要好。而且,淘宝还开放消费者通过网络随时追踪物流动态,强化买卖双方的即时互动和售后保障,这些都是台湾电商平台无法提供的服务。

另一方面,淘宝商品的丰富程度也让台湾消费者难以抗拒,以岛内最大的拍卖网站雅虎拍卖为例,其拥有鞋包衣服流行商品约238万件,而淘宝上,光女装就有1亿件。台湾一家研究所的分析师陈映竹则指出,淘宝大打低价牌,吸引了不少台湾买家,“一件衬衫台湾网购起码卖600到700元,同类的产品,在淘宝只要200元。”

日前,台湾《商业周刊》专门以22页的篇幅做了“淘宝袭台”的封面报道,文章中指出,淘宝中上千万人的供应链,用价格和信任感,让台湾买家甘愿买单。

淘宝网购的火热也带动了两岸物流业的发展。据淘宝网海外业务部总监李君说,目前每天有超过1万件淘宝包裹跨过海峡运送至台湾,尤其是上海到台湾的班机,“载的货比载的人还多”。

冲击电商格局

淘宝网的高歌猛进,极大地改变了台湾电子商务的格局。

在此之前,台湾市场虽然相当多元化,但真正介入电商的只是一些小品牌。以服装为例,台湾市场的服装品牌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底层为一些本地杂牌或网络原生小品牌,基本都是台湾设计,或者从日韩拿到版型后,再由东莞制造,回到台湾售卖,这些可以在“雅虎拍卖”等网站上看到;中间层次为外来品牌,如优衣库;高端则是设计师品牌,如Jason Wu等。后两者在网上很难看到。更有甚者,台湾传统百货公司,如SOGO、远东百货、新光三越等一概没有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这些大商场相对保守,决策层担心进入电商后,对其实体渠道冲击太大,仅有零售连锁店7-eleven开通了互联网渠道7net。

巨头的缺失,让台湾电商市场呈现出多个小电商割据的状态:雅虎奇摩年销售额120亿新台币,PChome年营业额也在百亿元左右――这两个以门户网站为基础的电商在台湾B2C市场中是营业额最大的两家――还有一些由电视台转行而来的电商,如东森集团的ETMALL和UMALL, MOMO商城,以及日商经营的VIVA等,每家销售额多则几十亿新台币,少则数亿。

但是这种不温不火的发展格局在淘宝网的冲击下已经摇摇欲坠。数据显示,2012年台湾的岛外电商交易中,淘宝网占比高达49.9%,其次是占28.4%的亚马逊。台湾电脑公会理事长王振堂曾公开表示,淘宝等内地网商最终将摧毁台湾的电子商务企业。理由是无论企业实力、交易保障还是客服,台湾原有的电商根本无法与淘宝网相比。

淘宝的火爆也引起了岛上政界的关注,去年9月,台湾当局出台了新的规定“《资料处理服务业者受托处理跨境网路交易评鉴要点》”。而从今年3月底到4月初,台湾政界人物又纷纷集中表态,声称将加强对跨岸网购所产生的现金流的管理,这些都可谓是“淘宝冲击波”造成的连锁反应。

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淘宝网的成功也通过良性竞争,促成岛内电商重新审视了自身的服务,并做出有益于消费者的变革。

就在今年初,为了应对越来越紧迫的竞争局面,雅虎、PChome等41家台湾电商成立了“台湾网络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协会”,决心打造一个共同的发声平台。而刚刚启动的几个第三方支付平台,从其名字――“欧付宝”与“支付连”――中就能看出明显的“支付宝”影子。

交流是双向的

在两岸之间,交流一旦开始,就绝不会是单向的。当淘宝网在台湾风生水起之时,台湾企业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相较台湾1,000多万名网民数量,祖国大陆逾5亿名网民规模让岛内业者更加向往商机无限的大陆市场。

据新华社报道,台湾有关方面已经启动实施了“华文电子商务暨交易安全推动计划”,试图通过电子商务国际化及提升产业竞争力,帮助岛内业者“进军”大陆市场。据悉,该计划从实施以来,已促成台湾蓝新科技、网劲科技分别与大陆京东商城、蘑菇街等大型网购平台进行合作。

提前布局的一些台湾企业已经尝到甜头。台湾知名电商PG美人网2003年创业之初,每月营业额最多50万元,在进入祖国大陆市场后,去年月营业额已经达到1,200万至2,500万元。

至于当前两岸电商互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两岸商品通关认证、经营许可证的获取等,相信随着两岸间电子商务交易额的不断扩大,以及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后续推进,都将逐步得到解决。

上一篇:浅析通信工程的成本管理 下一篇:激进,抑或温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