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错觉对道路线形安全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9-20 10:10:38

视错觉对道路线形安全的影响研究

摘要:论文对简述了视错觉形成原理及目前国内外公路领域中视错觉的现状, 并对视错觉在公路中的应用及其对道路线形安全的影响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公路;线形;安全;视错觉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据统计,在交通事故中由于视错觉引起的事故占36.8%以上的比例。虽然每人都具有视知觉能力,但由于处境以及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不同,不同人对于同一视觉住处的加工和解释可能有所不同,因而产生出不同的视知觉。当这些加入主观判断的自觉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就产生强烈的错觉。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受到生理、心理、身体条件及道路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产生相关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道路交通中如能利用这种错觉,有针对性地改善交通标志及标线,就能有效控制车速,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

2 视错觉现象

2.1视错觉定义

视错觉是视觉器官受光线、图形、色彩等外界因素的干扰,知觉判断的视觉经验或思维推理与所观察到的事物特征之间产生了视觉误差,使个人的主观把握和客观规律之间产生不均衡而引起视觉思维混乱,并使行为人以为是正确的而坚持自己的错误判断。

视错觉的产生相当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驾驶车辆的过程中也常会产生视错觉现象,比如在高速公路用100公里的时速驾驭,会觉得车速很慢。而在普通公路上用100公里的时速则会有风驰电擎的感觉。这就是因为我们的视觉受到了在同一条公路的其他车辆车速的影响。

据统计,在交通事故中由于视错觉引起的事故占36.8%以上的比例[22]。虽然每人都具有视知觉能力,但由于处境以及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不同,不同人对于同一视觉住处的加工和解释可能有所不同,因而产生出不同的视知觉。当这些加入主观判断的自觉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就产生强烈的错觉。形成视错觉的原因有多种,它们可以是在快中见慢,在大中见小,在重中见轻,在虚中见实,在深中见浅,在矮中见高。

2.2视错觉形成要素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产生错觉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主要包括驾驶员的经验以及驾驶员的情绪因素。客观方面主要有[24]:

①外界客观环境与事物的变化。外界客观环境、事物已经变化了,驾驶员仍用原来的感知习惯去判断,从而产生错觉。

②驾驶员的感知特性。由于驾驶员的感知是在运动中进行的,很容易将外面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有时也误认为一些运动的事物是静止的。

③事物的某些客观属性和透视特征。如同样的物体,离得较近的,就觉得大些;垂直线与水平线是等长的,却觉得垂直线比水平线长些。

错觉往往不是由某种因素单独作用引发的,大多数情况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错觉是不可能消除的,设计人员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不良错觉的影响程度,甚至合理利用错觉营造有利于行车安全的环境。

3 公路典型视错觉分类

3. 1 弯道错觉

弯道错觉主要表现为对弯道半径的错误估计。它一般发生在平竖曲线的组合不当,或小半径的连续弯道处。反向曲线间如果设置了不合理的直线段长度,也会导致弯道错觉的产生。

对于同样曲率半径的弯道,前方容易看清楚时,会产生曲率小的错觉,从而容易使驾驶员盲目高速行驶(如图1a);在蛇形弯道行驶中,由于视线方向不断改变,会产生弯道更为弯曲的错觉(如图1b),这又会使驾驶员过多过急地转向。

(1a)(1b)

图1 易产生错觉的弯道

3.2 坡度错觉

在坡度发生变化的坡道上行驶,驾驶员常常会产生坡道错觉。比如下坡行驶到坡度变缓的路段时,由于路边景物与路面倾斜度降低,驾驶员会觉得下坡已完,开始上坡了,把下坡阶段看到的前方的水平路段看作成水平路段前方的上坡路段容易采取提速冲坡动作。同样,在上坡时,也会因中途坡度变缓而误认为上坡结束,开始下坡了,从而盲目换档。

3.3 速度判断错觉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段时间后,驾驶员往往并不觉得车速快,易出现超速行驶,这样在遇到突况时,会因车速过高而处理不及。

3.4 方向错觉

方向错觉就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由于受到道路线形或路边环境的影响,产生方向上的判断错误。

除上述几种错觉以外,在行车中驾驶员还有其他的一些错觉。例如,同样的距离,在白天看起来误差小,而在昏暗的环境及夜晚看起来误差要大得多;在一定照明情况下,驾驶员会产生干燥的沥青路面好像是潮湿的错觉。这些错觉都会给行车带来不利影响。

4 结语

视错觉的产生相当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在交通事故中由于视错觉而引起的事故占36.8%以上的比例。

了解和掌握驾驶员在行车中产生各种错觉的特点规律和影响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掌握错觉的机理,在道路交通中有效地利用这种视错觉,针对性地对道路限速标识措施作出改善,就可以帮助人们遵守路面秩序,控制车速,可以更好的为交通安全服务,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兆棋.《道路交通安全应用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2.

[2] 过年生.视觉影响与道路安全设计[J].中外公路,2009,29(5):34-43.

[3] 袁洁.道路标志与线型设计中的视错觉应用[J].内江科技,2005(3):57-62.

基金项目: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20130129).

作者简介:段萌萌,女,1989年生,黑龙江人,研究生

上一篇: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的网络组织及网络安全防护... 下一篇:浅析混凝土的主要缺陷及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