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加强农村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

时间:2022-09-20 10:02:38

论如何加强农村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网改造的实行,我国的农村电网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如何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及管理方法。

【关键词】可靠性供电;措施;管理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供电可靠性,不仅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也是供电企业自身行为的需要,同时还可以减少停电损失,避免因停电而引起的经济纠纷,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 影响农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企业员工对供电可靠性管理的认识不足,制度不健全。受农网改造、业扩工程工作量加大的影响,使得各供电所员工在设备停电上较为随意,对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有些麻痹认识,考核不到位。据可靠数据统计,影响客户停电的主要因素是配网预安排停电和配网故障两个方面,从而显现出农网网架结构仍存在较多薄弱之处。

2 提高供电可靠性能力的技术措施

供电可靠性的提高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依靠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因此,必须抓住关键技术,各项措施协调到位。

(1)加大电网改造力度。加速电网改造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关键,这就要求在电网改造方面下苦工夫。目前,我县正在进行全县范围内的农网改造,同时也已制定了详细的城网规划。

(2)依靠科技进步。①推广状态检修,通过在线监测、红外测温等科学手段,按实际需要进行停电检修。②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开展带电作业的研究,减少设备停电时间。③采用免维护或少维护设备,延长设备检修周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设备到期必修的惯例。

(3)提高设备质量,缩短停电检修时间。在农网改造供电设备选用中,通过三项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缩短停电检修时间,提高供电保障能力。一是积极选用免维修、免维护的先进设备,尽可能缩短停电检修时间。如六氟化硫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等。农村35kV变电所较多,这类变电所可以实行提档升级,建成或改造为无人值守变电所,提高供电管理的自动化程度。二是推行带电作业。在农村供电设备临时检修中,尽量实行带电作业。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能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推行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次数。为了实行这一操作,可以采用棒式绝缘子替换针式绝缘子,减少故障的发生,从而缩短停电时间。用硅橡胶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替换阀式避雷器,以增强线路避雷和防止过电压的能力,减少因雷击造成的事故跳闸。同时尽可能配备箱式或全密封式变压器,减少雷雨的影响。

(4)加强自动化建设,减少人为失误的影响。提高自动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表现。只有提高自动化才能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影响,从而提高供电可靠能力。为此,在提高供电自动化中,对农村电路可以分别情况,合理配置继电保护,进行自动化程度设计。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用户,应当采用变电所10kV出线专路供电的方式,把该用户和其它用户供电线路分开,避免相互影响,防止其他用户停电或故障时影响该用户可靠用电。对于变电所10kV出线非专路供电且供电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用户,可考虑进线保护采用电流速断、0.5S过流保护技术。

3 提高供电可靠性能力的管理措施

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能力,必须在优化关键技术的同时,做到精细化管理,从而才能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

(1)加强决策管理,健全管理保障体系。供电企业应成立农村供可靠性领导小组,由办公室、生技、营销、财务、调度及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可靠性专责人员参加,主要负责制定和落实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各项管理、技术措施及配电网络建设规划方案的讨论、制订,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相关的规定和办法,切实完成可靠性指标。各相关部门配备相应的可靠性兼职人员,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供电可靠性的有关规章制度、可靠性管理考核细则,督促完成公司下达的可靠性考核指标。各有关部门可靠性管理兼职人员组成供电可靠性管理网络,负责可靠性的各项具体管理工作,使信息传递和有关资料整理、上报工作及电网规划、设计、基建、施工、生产运行等相关工作有条不紊。如生产技术部:1)贯彻执行有关可靠性监督管理的国家规定、技术标准,制定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规范;2)建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体系,落实电力可靠性管理岗位责任;3)建立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体系,采集分析电力可靠性信息;4)准确、及时、完整地报送电力可靠性信息;5)开展电力可靠性成果应用,提高电力系统和电力设施可靠性水平;6)开展电力可靠性技术培训;7)审批35KV及以上线路及设备的停电申请;8)负责110KV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9)落实、完成本部门可靠性指标;10)建立高压用户基础资料。再者营销部:1)执行和实施公司下达的有关可靠性管理的文件及计划,落实、分解、完成本部门可靠性指标;2)审批10KV及以下线路及设备的停电申请;3)准确、及时、完整地报送电力可靠性信息;4)监督客服中心、各供电营业所有关电力可靠性工作的开展。

(2)加强资料整理,健全科学决策体系。资料是科学决策的依据,是企业运行的真实记录。县级供电企业应指导督促农村供电所建立可靠性基础资料,并对每年的资料进行准确统计;对所辖线路所有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历年数据进行比较,及时查找线路本身或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农网改造后供电线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应及时对10kV线路重新进行统计,并绘制详细的地理接线图。对线路存在的缺陷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巡查、及时处理,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

(3)加强目标管理,健全管理优化体系。供电企业“生技、调度、营销等部门应当坚持月计划的刚性管理,严格执行计划停电时间,严格控制临时停电,严格落实检修方案,做好检修各项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停电时间,确保停电指标的可控在控。”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定期召开供电可靠性分析例会,由供电可靠性管理牵头单位主持召集各相关人员参加供电可靠性分析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主管领导主持,公司可靠性领导小组成员和局属各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会,总结上月或上季全公司各部门可靠性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查找影响供电可靠性的直接原因,布置下月或下季主要工作任务要求,编制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滚动计划,对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超前预控。

(4)加强操作管理,健全服务优化体系。在操作管上,必须实行停电统合计划统一审批制,统筹协调各级电网检修、工程施工等工作,整合停电项目,优化停电方案,有效减少非计划停电、重复停电现象。为此,必须实行每日生产调度会制度,由分管生产的领导统一安排停电检修工作,加强部门间停电信息沟通,实现一次停电,多家配合,避免重复停电,严禁计划外停电,彻底杜绝随意性停电。还要及时制订上报月度计划、周计划,由调度部门统一管理和协调,编制合理的停电检修计划,使变电、线路、业扩、农网改造等停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电力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必须相互配合,充分利用一次停电的机会,尽可能地开展各类施工、检修工作,实现一停多用和综合检修,减少停电次数,减少客户停电时间,从而提高供电可靠率。为了做到无缝对接,在检修施工结束前应当实行预汇报制度,即配网运行人员在计划送电前30分钟到达操作现场,等待调度命令,准备执行送电操作,缩短停电时间。对大型施工工程,因为其停电范围广,停电时间长,必须实行工程项目管理,要求施工队伍提前一周制订施工方案,充分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分段、分时联合施工,尽可能缩小停电范围,减少停电时间。

4 结语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也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电力相关工作者们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在电网组织机构的管理和相关技术的应用上进行总结,使电力供应和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区家辉.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湖北电力,2005(06).

上一篇:探讨输电线路不停电跨越架线施工技术 下一篇:锅炉给水泵出口管道振动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