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推动攀西六盘水地区跨越发展

时间:2022-09-20 09:51:48

攀枝花:推动攀西六盘水地区跨越发展

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泸州港应是牵引和整合全川港口的龙头

泸州港区位优势突出,不仅是四川与泛珠三角地区以及与东南亚地区联系的门户,也是四川公路、水路出川、出海的南大门,同时也是联系成渝经济区和南桂昆经济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泸州港正在全力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它应该是龙头,发挥牵引和整合全川港口的作用。

泸州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包括成德绵经济区、川南经济区;间接经济腹地包括滇北、黔北以及陕甘藏青等几个西部省区的部分地区。泸州集装箱运输货物中90%以上是来自成渝经济带的绵阳、德阳、成都、雅安、眉山等地。泸州港作为长江上游主要港口的地位已得到初步确立,随着腹地集疏运条件的进一步完善,泸州港辐射范围将逐步延伸。川南地区的内江和自贡则可以更加丰富和完善泸州港的功能和机制,对泸州港是好事。成都经济区是泸州港的坚强后盾和有力支撑。

从交通区位看,泸州港是四川通江达海的门户,集疏运体系日臻完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国家交通干线与长江经济轴线在泸州交汇,泸州将是西部地区东进长江、南下出海最为便捷的通道。“十二五”期间,长江航道局规划把泸州航道等级提升为二级,“黄金水道”将更显黄金价值。

现为中西部重要能源基地

攀枝花境内矿产资源富甲天下,水能资源高度富集,气候资源独具特色,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经过近50年的开发建设,攀枝花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四川省“环保模范城市”、“中国钒钛之都”等称号,成功跻身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命名为国家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00.8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8.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5.7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3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6元、居全省第二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38元、居全省第三位,城镇化率63.43%、居全省第二位,工业化率72.03%、居全省第一位。

三举措发挥“龙尾”作用

攀西―六盘水地区位于川、滇、黔接壤地带,是我国战略矿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据初步统计,该片区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6%,煤炭资源储量超过1500亿吨,铁矿储量100亿吨以上,磷矿、煤层气、天然气、有色金属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素有“西南金三角”之美誉,是得天独厚的“聚宝盆”。2012年国发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统筹攀西六盘水经济区规划建设,强化资源集约开发和循环利用”,这是国家首次提出攀西―六盘水经济区概念。国家发改委已于2013年上半年重新启动了《攀西―六盘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意味着攀西―六盘水经济区将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必将为该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攀西―六盘水地区各市州拥有相同的发展特征,具有相近的发展目标、相似的发展重点,面临相关的困难,存在相通的问题。攀枝花将全力推动攀西―六盘水地区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成为国内资源富集区科学、集约开发利用资源的典范。

构建一个综合协调机制。主动向国家汇报沟通,建立攀西―六盘水资源开发利用协调领导机制。一是构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工信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与各省委、省政府、市州党委、政府共同参与的国家层面的综合协调领导机制,定期召开攀西六盘水资源开发工作推进协调会,帮助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二是构建由各省委、省政府牵头,省发改委、财政厅、经信委、国土厅、住建厅、交通厅、科技厅等厅委、市州党委、政府共同参与的省级层面的综合协调领导机制,定期召开联系会议,研究重要工作,明确各级部门职责,实施目标责任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

编制形成一套攀西六盘水资源开发的规划体系。以原国家计委于1990年批复的《关于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综合开发规划》为基础,按照国务院统筹攀西―六盘水经济区域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整合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云南桥头堡建设等政策机遇,进一步科学制定攀西六盘水资源开发规划,配套编制城市群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各项专规,做到多规统筹、多规衔接、多规合一。

争取出台一套支持政策。各省、各市州将加大研究与争取力度,有针对性地争取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积极开展政策试点,推动攀西六盘水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一是要争取出台差别化的产业政策;二是要争取开展资源税改革试点;三是要争取对供地用地机制创新的支持;四是要争取对用电机制创新的支持;五是要争取对重大技术攻关的支持;六是要争取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七是要争取对生态修复补偿机制创新的支持。

推动攀西六盘水地区跨越发展,成在坚持,贵在合作,重在创新。以攀西六盘水区域内业已形成的共同愿景和良好合作为基础,以国家大力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为契机,通过各省、各市州的携手共进、勇于创新,攀西―六盘水地区必将建设成为国内资源富集区科学、集约开发利用资源的典范。

当前,攀枝花正处于老工业基地持续发展的振兴期、改革开发创新驱动的关键期、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的阵痛期和跨越发展的机遇期。全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揽,牢牢把握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省委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等重大机遇,推动攀西六盘水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奋力实现由资源大市向经济大市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实现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5年实现“四个翻番”,即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前五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17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1500亿元,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县域经济梯队进一步做强,即到2017年,全市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力争2~3个县区综合实力排在全省类区县前列。

上一篇:人人都爱宇航员 下一篇:创新作文教学,提倡学生个性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