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农村小学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时间:2022-09-20 09:07:03

丹东市农村小学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 179G 479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6-0548-02

【关键词】健康教育;结果评价(卫生保健);比较研究;学生

学校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卫生知识水平,培养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儿童时期 是健康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学开始接受健康教育,使儿童及时获得相应的卫生知识, 将为其成年后拥有健康的身心奠定基础。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标准》要求,笔者在丹东 市2所乡村小学和1所城市普通小学进行了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以探讨学校健 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丹东市宽甸县杨木川乡、大安平河乡2所乡中心小学和1所市内 普通小学三~六年级学生为对象。健康教育前发放问卷2 813份,回收有效问卷2 789份,有 效率为99.1%,其中农村小学有效问卷2 139份,男生1 213名(56.7%),女生926名(43.3 %);城市小学有效问卷650份,男生347名(53.4%),女生303名(46.6%)。健康教育后, 调查农村学校学生1 773名,其中男生981名(55.3%),女生792名(44.7%)。

1.2 方法 2005年9月进行基线调查,之后进行了为期1个学期的学校健康教 育 活动。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班主任统一组织,现场填写后当场收回。问卷内容主要 涉及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情况、就医取向以及对健康教育需求 、认同情况。2所农村学校为干预学校,另1所城市普通学校为对照学校。干预学校开展一系 列健康教育活动,对照学校不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措施包括在校园内设立健 康知识专栏、发放宣传折页、每周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健康知识讨论、组织学生开展以健 康为主题的班会、黑板报及绘画比赛、在班级内构建健康知识图书角等一系列活动。

1.3 统计分析 用Epi 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 析。

2结果

2.1 干预前后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农村学生相关知识知晓 率明显低于市内普通学校(P值均<0.01),大部分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于50%,市内普通 学校相 关知识的知晓率虽然比农村学校略高,但许多知识点的知晓率仍很低。通过干预,农村学校 学 生的各项知识点知晓率明显提高(P值均<0.01),均高于城市普通学校(P值均<0 .01)。见表1。

2.2 干预前后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比较 干预前,农村学校学生健康行为形 成 率明显低于城市普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选项(除刷牙和饭前洗手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农村学校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率明显提高,部分项目接近城市普通学校学生的健康 行为形成率。见表2。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别学校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同。干预前,城市普 通 学校显著高于农村学校,但通过1个学期的强化干预,农村学校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提 高 ,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干预效果明显。系统的教育可以使处在生长发育阶段、 缺乏良好生活条件的农村学生养成讲卫 生、爱清洁的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教育首先应提高知识知 晓率,其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个人行为规范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先普及、后提高需要一个过 程[1]。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学生的健康知识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健康 需求明显,但对健康知识掌握和理解不够全面,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基本健康知识、生活技 能健康教育的力度,系统规范地学习有关知识,以达到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提高学 生素质的目的。

4参考文献

[1]石文惠,史平.学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0):744-746.

(收稿日期:2007-02-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东北电力学院387名男大学生恋爱观 下一篇:合肥市2所初中学生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