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受挫后患多

时间:2022-09-20 09:05:32

最近的新研究发现:孩子如果在童年时期遭受到了侮辱或暴力,则很有可能会对他们未来的成长造成一系列的惊人后果——

近年来,社会上的虐待儿童事件频繁发生,虐待手法越来越变态,也越来越残忍。最近一名幼儿园女教师就用几乎变态的方式虐待了一名孩子:她用两手扯着孩子的双耳向上提,一直提到孩子的双脚离地数十厘米,孩子失声痛哭,而她却在开怀大笑。而且这名教师过去也曾多次虐待儿童——用胶条封孩子的嘴,把孩子丢进垃圾桶,让孩子下跪等等。殊不知,这些骇人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一辈子都难以磨灭的伤痛。

不愿合作、报复心强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心理学家麦卡洛通过囚徒困境的博弈问题,对244名男性和女性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设想你和你的同伙因为犯了事一起被送到警察局,同时被隔离审查,但彼此都不知道对方会做出何种反应。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合作),因为证据不足,只会暂时拘留一个月就将你们释放。如果一人坦白并作证指证对方,那么坦白者将获得自由,抵赖者则独自在监狱待两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并互相检举(背叛),那么每人都将被判处一年刑期。

博弈是多次进行的,只不过这些人是在电脑上完成博弈任务的。虽然被告知搭档是一起被招募过来的人,但事实上搭档是事先设计好的虚拟电脑程序。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可以根据同伙前一回合的行为,采取不同的策略,或者继续“合作”,或者“惩罚”前一回合对方的不合作行为。同时,研究人员会根据他们在任务中的得分情况(获刑时间最少)来给予相应的报酬。

在这些人完成任务之后,要求他们填写一份有关成长环境与生活经历的问卷,其中包含了社会经济状况,是否遭受过暴力或侮辱,周围的人是否有过严重的犯罪行为,以及是否有自己恪守的荣誉准则等问题。

结果显示,女性的成长环境与她们在任务中的得分情况并没有多大的关联。但是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曾遭受过暴力或侮辱的男性,他们更可能会在博弈过程中过早地出现背叛行为,并且还会对别人的背叛进行报复。研究人员还发现,他们每多得一分,在下一次的博弈过程中变节的可能性就会增加9.2%,而且在搭档背叛后他们选择“合作”的意愿也会降低4.2%。

麦卡洛认为,童年的不幸遭遇会直接导致这些人为了短期收益而选择冒险,同时还伴随着一种利用和报复他人的倾向。实际上,这种冒险的行为决策与“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心态极为相似。因为对于心智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来说,如果发现了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性,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一种活在当下、及时行乐的行为方式。这也说明了,一些童年时受过虐待的孩子,在青少年期甚至成人后,都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和行为。

增加癌症等疾病风险

社会上的虐待儿童事件是令人发指的,而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环境也同样令人担忧。长期以来,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是大多数中国家长都很认可的教子方法,即使在素质教育和赏识教育已深入人心的今天,很多家长也仍坚持用这一办法。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也会给孩子身心造成非常深远的危害。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科学家对沙特40岁至60岁的癌症和心脏病患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在沙特,殴打和侮辱孩子是司空见惯的家庭教育方式。结果显示:频繁的(一个月一次以上的)殴打和侮辱与患癌症、心脏病以及哮喘风险的大幅增加有关。与那些健康的人群相比较,儿时遭受过殴打的人患癌症的可能性增加了70%,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增加了30%。

研究人员认为,之所以容易患上这种高危病,主要是因为这种教育方式给孩子造成了身心压力。由于长期处在棍棒式的家教环境中,这样的孩子一般都缺乏自尊、自信及安全感,面对家长的打骂会感到非常沮丧和挫败,有时更会产生强烈的不满与愤怒,当这种不良情绪长时间的积压在孩子心里,无法得到宣泄,必然会危害到身体的健康。

现在我们明白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安稳、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是多么重要,因此,不论是社会与家庭,还是老师与家长,都有责任和义务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

上一篇:经济发展,就业未必上升 下一篇:批评催人奋进